民間剪紙的藝術特色與保護研究
在民族發(fā)展的歷程中,民間藝術經過時間的沉淀,已形成各種各樣的藝術表達形式。民間剪紙是一項廣泛流傳的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藝術特色突出,飽含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大對這一藝術瑰寶的保護力度,深入研究民間剪紙藝術所蘊藏的時代風采及勞動人民對美好理想生活的期盼,促進和諧社會構建。文章主要就民間剪紙的藝術特色與保護路徑進行研究分析。
我國歷史悠久,民間藝術形式豐富多彩,其中民間剪紙屬于一種很常見的藝術形式,且在民間廣泛流傳。民間剪紙還被稱作窗花、剪花等,包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民間剪紙最早出現在漢代,到了清代民間剪紙的發(fā)展達到鼎盛時期,不少精美的民間剪紙作品還走出國門,銷往其他國家。民間剪紙并不是單純的手工作品,還具有民族特色。我國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民間習俗文化,所以各個民族也會賦予剪紙不同的文化內涵。此外,民間剪紙也是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的結合體,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我們應對民間剪紙這一藝術形式進行更好地保護與傳承,使其成為展示中國悠久歷史及燦爛文化的藝術名片。
一、民間剪紙的藝術特色研究
藝術來源于生活,辛勤智慧的勞動人民除了使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之外,還能夠在簡樸的日常生活中摸索出富含文化底蘊的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中并沒有復雜的功利思想,而是依靠創(chuàng)造者的個人主觀意識,將自己的審美喜好及對未來生活的向往賦予藝術作品中。民間剪紙是一種常見的民間藝術形式,其因地域的不同、民俗的不同而有著不一樣的表現形式,所以應加強對民間剪紙藝術特色的研究,進而為制訂民間剪紙藝術方案提供參考價值。
(一)民間剪紙生活氣息濃厚
參與民間剪紙創(chuàng)作的人員通常是農村婦女,其文化水平整體不高,日常生活內容大部分都是家務活,所以會在業(yè)余時間選擇剪紙作為自己的愛好。在舊時期的農村地區(qū),掌握民間剪紙這一手藝的不僅是農村婦女,就連幾歲的女孩子,也會拿著剪刀和紙琢磨出一些花樣。由此看來,民間剪紙的悠久歷史,和老一輩的口傳親授傳統(tǒng)有關。傳承人從孩童到暮年,經過幾十年的剪紙經驗積累,掌握了獨特的表現技法。站在藝術的角度來欣賞民間剪紙可以發(fā)現,其和藝術的本質十分接近,再經過時代變遷,即可賦予剪紙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此外,民間剪紙的生活氣息濃厚,主要表現在創(chuàng)作者的選材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很容易從中看出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例如,很多剪紙的主題是“五谷豐登”“福壽雙全”“六畜興旺”等。這些民間剪紙除了各具特色之外,其用法也很有講究,比如主題為“龍鳳呈祥”的剪紙如果用于婚嫁場合,即意味著祝新人幸福美滿,而用于其他場合,則代表著吉祥如意。民間剪紙鮮明的藝術特色和風格是其長久發(fā)展的原動力。
(二)民間剪紙色彩明快、裝飾性強
民間剪紙在用色搭配方面也很有講究。在色彩選擇上要求簡中求繁,很少應用類似色或鄰近色,對比色運用稍多一些,但在使用對比色時還要注重選色協(xié)調、用色比例,使其整體呈現出明快效果。例如,在確定某個顏色為主色調時,其他顏色的對比度就應漸減弱些,進而使剪紙的色彩明快效果不被破壞,用色更協(xié)調。除此之外,民間剪紙也是一種裝飾性強的藝術形式,在裝飾房屋的過程中會經常用到民間剪紙這一裝飾元素,其裝飾性強的藝術特色可從細節(jié)上進行觀察研究。例如,在民間剪紙藝術作品中,如果剪紙的主要內容是人,則這個人的衣服上還會有一些裝飾物;如果剪紙的主要內容是動物時,例如是一只鹿,則還會在鹿角上裝飾一朵梅花,代表著這是一只梅花鹿。由此可見,民間剪紙藝術的裝飾性很強,將其作為房屋的裝飾品,能夠有效增強房屋的藝術效果。
(三)民間剪紙的意念性特點突出
在創(chuàng)作民間剪紙內容時,藝術家不僅會將肉眼可見的日常生活事物體現在剪紙作品中,還會把幻想中不存在的事物表現出來。例如鳳凰、麒麟、龍等一些神獸在世界上不是真實存在的,但古人在聯想出這些神獸形象之后,還能通過各種手段使其永久流傳下來。由此可見,在創(chuàng)作剪紙作品時,創(chuàng)作者不會把客觀存在的外在形象作為模擬參照,而是將其作為發(fā)揮聯想的基礎。如果詢問為何這樣創(chuàng)作的原因,創(chuàng)作者也難以給出確切回答。不過,在創(chuàng)作剪紙作品時也十分考驗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能力,比如鹿、鶴與牡丹花這三者很難被聯系到一起,但在剪紙作品《鹿鶴同壽圖》中卻被創(chuàng)作者用意念化手段結合到同一個作品中,代表著吉祥、富貴、長壽的寓意。像這種通過意念化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品還有很多,充分體現了創(chuàng)作者對美好理想生活的追求。經驗豐富的民間剪紙藝術家經常說剪紙花樣就按照心中所想,這樣有助于幫助后人塑造無拘無束的創(chuàng)作精神,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多藝術形象突出的民間剪紙作品。
二、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路徑探究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很多民間藝術都不得不面臨著潮流文化藝術的挑戰(zhàn)。但民間剪紙藝術是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瑰寶,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所以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力度,為民間剪紙藝術的長久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一)強化對民間剪紙傳承人群體的保護
民間剪紙傳承人在繼承與發(fā)揚民間剪紙藝術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為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方式一般由剪紙藝術家口傳心授完成,所以加大對民間剪紙藝術傳承人的保護力度,對于民間剪紙藝術的長久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民間剪紙傳承人可謂是民間剪紙藝術的“源頭活水”,其有著豐厚的民俗文化積累,還掌握著非常精湛的剪紙技藝,因此也可從民間剪紙傳承人的生存現狀中看出我國民間剪紙藝術的實際發(fā)展情況。首先,政府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當地部門可設置專項資金,鼓勵民間剪紙傳承人多帶徒弟,使剪紙技藝得到傳承的同時還能滿足他們的生計需求。其次,有關部門應加大對當地民間剪紙藝術的宣傳力度,從而吸納更多企業(yè)或組織的贊助,有助于擴大民間剪紙藝術傳承人的數量。
(二)增強民間剪紙藝人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新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都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避免被社會淘汰。所以,政府應增強民間剪紙藝人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其緊隨時代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作出更多滿足現代人審美需求的剪紙作品,進而有效保護民間剪紙藝術不在潮流藝術文化中被湮沒。一方面,作為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人,應率先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政府部門可組織學者對繼承人群體進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鼓勵其大膽創(chuàng)新,多從現代生活中汲取靈感,將當代人的生活現狀在剪紙藝術中展現出來,從而引發(fā)更多現代人的精神與情感共鳴,為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積累人才資源。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經常組織民間剪紙藝術家開展巡演活動,為全國各地的民間剪紙藝人創(chuàng)造交流學習機會,使其就剪紙技藝的創(chuàng)新進行研討,進而使民間剪紙技藝走出一條改革創(chuàng)新道路。
(三)提高全民保護民間剪紙藝術的意識
民間剪紙藝術要獲得長久的發(fā)展,提高全民保護意識很重要,因為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需依靠群眾基礎作為支撐。首先,民間剪紙藝術應融入教育體系中,可以通過開展手工課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民間剪紙技藝,使其對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通過學習民間剪紙藝術,能夠增強他們主動學習與保護民間剪紙藝術的積極性。其次,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與傳承可從現代人的娛樂生活方式著手,比如在電影開始前加映宣傳民間剪紙藝術宣傳畫面或在一些飲品、食品的包裝上加入民間剪紙元素等,通過這些途徑能夠使人們經常更廣泛地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的魅力,進而增強保護和傳承民間剪紙藝術的意識,最終形成全民參與保護民間剪紙藝術的局面,讓民間剪紙藝術中豐富的文化底蘊感染著每一代人。
三、結語
民間剪紙藝術可謂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而且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及民族風情各不相同,民間剪紙藝術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在各個民族中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民間剪紙之所以能夠歷經時代變遷依舊綻放光彩,與其本身蘊含的生活化、色彩明快、裝飾性強、意念性突出等藝術特色相關。對于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可從對傳承人群體的保護、增強民間剪紙藝人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全民參與保護民間剪紙藝術意識等方面著手,為民間剪紙藝術的長久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加絢爛輝煌。
本文來源:《黃河.黃土.黃種人》:http://m.xwlcp.cn/w/xf/26540.html
- 徐州蘇軾紀念館數字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與產業(yè)鏈研究
- 互聯網下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
- 復興與困境:“互聯網+”時代漫畫的發(fā)展現狀與意義生成
- 基于環(huán)境育人的高職院校教學環(huán)境設計提升的路徑探索 ——以設計專業(yè)教學樓空間改造為例
- 理性與詩性的交融:富蘭克林·布斯鋼筆墨繪畫風格的形成與影響
- AIGC技術助力藝術設計類職業(yè)人才“專精特新”培養(yǎng)路徑研究
- 定格動畫在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中的應用——以石頭畫為例
- 由藝造記憶談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
- 基于審美素養(yǎng)提升的美術鑒賞路徑探索
- 民間非遺工藝美術的現代化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