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化時代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
作者:戴增剛、李元左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12-20人氣:1024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以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對既有的社會生活、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樣對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等院校實驗室是開展人才培養(yǎng)、進行實踐性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工作是院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安全管理是完成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證。探索研究信息化時代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加強安全教育,從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線
實驗室安全教育是防止實驗過程中安全事故發(fā)生的預防性工作,也是基礎性工作,其目的就是培養(yǎng)實驗室人員和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樹立良好的實驗室安全意識。實驗教學設施、設備上的安全隱患往往是從實驗室人員和學生思想上的麻痹開始的,開展經常性的形式多樣的實驗室安全教育,營造重視實驗室安全的氛圍,提高實驗室人員和學生安全意識,是防止實驗室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有效途徑。
信息化對實驗室的實驗教學設施、教學內容和手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實驗室的主要設施、設備呈現出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新特點,實驗教學內容往往也是以網絡為基礎的,并呈現出系統(tǒng)性和虛擬仿真性等特點,針對信息化時代實驗室出現的這些新特點,在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時,不但要進行防水、電、暖、火、毒等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同時也應該特別注重防計算機病毒、防網絡攻擊、防失泄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據報道美國曾成功地將“蠕蟲”病毒注入到伊朗的核設施系統(tǒng)中,并成功引發(fā)病毒發(fā)作,使伊朗的核設施一度癱瘓,另據曝光美國“棱鏡”監(jiān)控計劃事件的斯諾登暴料:“美國曾多次攻擊清華大學網絡……”,所以無論是實驗室人員還是學生都應該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信息化時代的實驗室安全,要有安全意識。
各級領導也要重視實驗室安全教育,可以通過開辟實驗室安全教育宣傳欄、建立實驗室安全教育網頁、開展實驗室安全教育講座等多種形式,對實驗室人員和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的安全知識教育,組織學習有關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法規(guī)以及剖析實驗室安全的典型案例,增強實驗室人員和學生的安全觀念,從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線。
2 加強安全防范,從技術上筑牢安全防線
加強實驗室安全防范,增加實驗室的安全防護設施是保證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條件之一。實驗室安全管理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預防性投入是最經濟、最可行的措施之一,是確保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手段。完善實驗室安全技術防護設施,提高實驗室安全防護設施的科技含量可以將實驗室安全事故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
信息化時代實驗室安全設施的智能化為實驗室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證。智能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巡跟系統(tǒng)可以減輕實驗室人員的大量工作,防止實驗室設施被盜事件發(fā)生。智能煙感報警系統(tǒng)可以及時發(fā)現煙火的安全隱患,避免大的災害事件發(fā)生。智能漏電保護系統(tǒng)可以保護實驗室設備不受意外損壞。除了利用這些“硬件”技術防范外,還應該加強“軟件”技術防范。隨著網絡、智能等高新設備的不斷使用,實驗室的新設備、新技術越來越多,實驗室安全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一個小小的計算機病毒能癱瘓整個系統(tǒng),網絡泄密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針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應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防范。實驗室內可架設專用服務器和防火墻,在服務器上安裝實時防病毒軟件和網絡監(jiān)控管理軟件,隔離實驗室的內網與外網,對病毒感染和擴散做好技術防范、偵查和清除工作,終端計算機應安裝保密系統(tǒng)軟件,防止失泄密事件發(fā)生。
在增加實驗室安全設施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實驗室人員和學生的安全技術培訓,使他們不但能熟練掌握防火設施、防毒設施等基本安全設施的使用,還要熟悉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防計算機病毒等新的安全防范技能和知識,熟悉掌握新型安全設施的使用,從技術上筑牢安全防線。
3 加強建章立制,從制度上筑牢安全防線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論做任何工作,只有好的愿望,沒有好的制度,就很難有好的效果,有時制度比技術防范更重要。信息化時代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實驗室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法規(guī)和依據,是做好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保證實驗教學能順利進行的基礎。要使實驗室人員和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首先必須要根據有關高等院校實驗室工作條例、法規(guī)結合各自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完整、操作性強的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也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要不斷地完善和規(guī)范,除制定《實驗室守則》、《實驗室安全管理規(guī)定》、《設備維護保養(yǎng)制度》、《實驗室保密制度》等共同制度,還應根據各自實驗室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實驗室開放、交流、聯合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的健全只是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認真執(zhí)行并把各項安全制度落實到實處才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關鍵。首先要明確責任。實行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制,誰主管誰負責,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形成層層落實安全管理責任的格局。特別是對重要實驗、重點項目、重點崗位,要有具體落實安全責任制的辦法和措施,如簽訂《安全責任書》,通過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的辦法,將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實驗室的每一個房間、每一套系統(tǒng)、每一臺設備,從而強化每個實驗室人員的安全責任心。二是要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人員和學生都要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要做好,要在實驗前后做好各項安全檢查,要善于抓“小事”、抓點滴、抓日常、抓養(yǎng)成。使嚴格執(zhí)行制度成為每個人的份內事,形成事事有人管,責任有人究的良好氛圍。實驗室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組織領導,院校要建立實驗室安全管理機構,明確本單位實驗室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門,各部、系也要確定相應主管領導。實驗室要設立安全員,負責實驗室安全的日常檢查和監(jiān)督工作,堅決不允許將個人的電腦和存儲介質接入到實驗室內網,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連鎖互保安全管理,實現實驗室安全管理“雙保險”,從制度上筑牢安全防線。
4 結束語
實驗室安全是各級領導,包括老師和學生的共同責任?!鞍踩从诰?,事故來自麻痹”,實驗室安全管理得之于嚴,失之于寬。我們只有重視實驗室安全管理,形成一個人人關心實驗室安全的良好氛圍,才能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實驗室育人環(huán)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以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對既有的社會生活、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樣對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等院校實驗室是開展人才培養(yǎng)、進行實踐性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工作是院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安全管理是完成實驗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證。探索研究信息化時代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加強安全教育,從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線
實驗室安全教育是防止實驗過程中安全事故發(fā)生的預防性工作,也是基礎性工作,其目的就是培養(yǎng)實驗室人員和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樹立良好的實驗室安全意識。實驗教學設施、設備上的安全隱患往往是從實驗室人員和學生思想上的麻痹開始的,開展經常性的形式多樣的實驗室安全教育,營造重視實驗室安全的氛圍,提高實驗室人員和學生安全意識,是防止實驗室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有效途徑。
信息化對實驗室的實驗教學設施、教學內容和手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實驗室的主要設施、設備呈現出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新特點,實驗教學內容往往也是以網絡為基礎的,并呈現出系統(tǒng)性和虛擬仿真性等特點,針對信息化時代實驗室出現的這些新特點,在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時,不但要進行防水、電、暖、火、毒等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同時也應該特別注重防計算機病毒、防網絡攻擊、防失泄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據報道美國曾成功地將“蠕蟲”病毒注入到伊朗的核設施系統(tǒng)中,并成功引發(fā)病毒發(fā)作,使伊朗的核設施一度癱瘓,另據曝光美國“棱鏡”監(jiān)控計劃事件的斯諾登暴料:“美國曾多次攻擊清華大學網絡……”,所以無論是實驗室人員還是學生都應該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信息化時代的實驗室安全,要有安全意識。
各級領導也要重視實驗室安全教育,可以通過開辟實驗室安全教育宣傳欄、建立實驗室安全教育網頁、開展實驗室安全教育講座等多種形式,對實驗室人員和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的安全知識教育,組織學習有關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法規(guī)以及剖析實驗室安全的典型案例,增強實驗室人員和學生的安全觀念,從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線。
2 加強安全防范,從技術上筑牢安全防線
加強實驗室安全防范,增加實驗室的安全防護設施是保證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條件之一。實驗室安全管理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思想,預防性投入是最經濟、最可行的措施之一,是確保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手段。完善實驗室安全技術防護設施,提高實驗室安全防護設施的科技含量可以將實驗室安全事故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
信息化時代實驗室安全設施的智能化為實驗室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證。智能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巡跟系統(tǒng)可以減輕實驗室人員的大量工作,防止實驗室設施被盜事件發(fā)生。智能煙感報警系統(tǒng)可以及時發(fā)現煙火的安全隱患,避免大的災害事件發(fā)生。智能漏電保護系統(tǒng)可以保護實驗室設備不受意外損壞。除了利用這些“硬件”技術防范外,還應該加強“軟件”技術防范。隨著網絡、智能等高新設備的不斷使用,實驗室的新設備、新技術越來越多,實驗室安全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一個小小的計算機病毒能癱瘓整個系統(tǒng),網絡泄密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針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應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防范。實驗室內可架設專用服務器和防火墻,在服務器上安裝實時防病毒軟件和網絡監(jiān)控管理軟件,隔離實驗室的內網與外網,對病毒感染和擴散做好技術防范、偵查和清除工作,終端計算機應安裝保密系統(tǒng)軟件,防止失泄密事件發(fā)生。
在增加實驗室安全設施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實驗室人員和學生的安全技術培訓,使他們不但能熟練掌握防火設施、防毒設施等基本安全設施的使用,還要熟悉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防計算機病毒等新的安全防范技能和知識,熟悉掌握新型安全設施的使用,從技術上筑牢安全防線。
3 加強建章立制,從制度上筑牢安全防線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論做任何工作,只有好的愿望,沒有好的制度,就很難有好的效果,有時制度比技術防范更重要。信息化時代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實驗室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法規(guī)和依據,是做好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保證實驗教學能順利進行的基礎。要使實驗室人員和學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首先必須要根據有關高等院校實驗室工作條例、法規(guī)結合各自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完整、操作性強的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實驗室規(guī)章制度也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要不斷地完善和規(guī)范,除制定《實驗室守則》、《實驗室安全管理規(guī)定》、《設備維護保養(yǎng)制度》、《實驗室保密制度》等共同制度,還應根據各自實驗室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實驗室開放、交流、聯合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的健全只是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認真執(zhí)行并把各項安全制度落實到實處才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關鍵。首先要明確責任。實行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制,誰主管誰負責,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形成層層落實安全管理責任的格局。特別是對重要實驗、重點項目、重點崗位,要有具體落實安全責任制的辦法和措施,如簽訂《安全責任書》,通過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的辦法,將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實驗室的每一個房間、每一套系統(tǒng)、每一臺設備,從而強化每個實驗室人員的安全責任心。二是要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人員和學生都要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要做好,要在實驗前后做好各項安全檢查,要善于抓“小事”、抓點滴、抓日常、抓養(yǎng)成。使嚴格執(zhí)行制度成為每個人的份內事,形成事事有人管,責任有人究的良好氛圍。實驗室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組織領導,院校要建立實驗室安全管理機構,明確本單位實驗室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門,各部、系也要確定相應主管領導。實驗室要設立安全員,負責實驗室安全的日常檢查和監(jiān)督工作,堅決不允許將個人的電腦和存儲介質接入到實驗室內網,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連鎖互保安全管理,實現實驗室安全管理“雙保險”,從制度上筑牢安全防線。
4 結束語
實驗室安全是各級領導,包括老師和學生的共同責任?!鞍踩从诰?,事故來自麻痹”,實驗室安全管理得之于嚴,失之于寬。我們只有重視實驗室安全管理,形成一個人人關心實驗室安全的良好氛圍,才能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實驗室育人環(huán)境。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