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淺談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作者:孟月紅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10-22人氣:811
德育一直是我們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課標中更是明確了德育的地位。中學階段正是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學校應該舉行一些德育方面的活動,每個學科也要發(fā)揮各個學科的特點,在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物理表面上和德育教育沒有聯(lián)系,可是實際上在物理教學中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很多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接下來筆者就來談談如何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掌握科學知識,去除迷信思想,維護民族團結
“法輪功”這個邪教組織曾經發(fā)動了多起妨礙民族團結的事件,更是殘害了很多人的思想、身體,甚至是生命。人們之所以會被邪教組織引誘、利用和迫害,其根本原因是人們的無知。如果我們無法用所學的知識解釋所看到的或是聽到的事情時,就會很容易相信別人。這種無知信任,其結果常常是被人所欺騙。而如果我們掌握了科學知識這一有力武器,那么就不會被這種歪理邪說所蒙蔽。所以,科學知識還擔負著去除迷信,保持民族團結的重要使命。在這個過程中物理學科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從始至今物理知識一直是人們認識自然,解開謎團的重要工具。我們要在課堂上把物理的這一作用發(fā)揮出來。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迷信思想,這些思想嚴重地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有些甚至危及我們的民族團結。我們的學生一是要能夠看清這些迷信的本質,不被其蒙騙,二是利用我們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去幫助周圍的人,讓他們相信科學,重視科學。總之,掌握科學知識,去除迷信思想,將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我們的民族更加團結。
二、了解科學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悠久的歷史,在科學技術上我們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取得了驕人的成就。英國科學家培根說過一句話:“在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中,只有造紙、印刷術、火藥和羅盤對整個歷史的進程影響最大。”可是除了這些我們還有很多的成就是值得我們驕傲的,而這些成就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為此我們有義務讓我們的學生了解那些科學成就,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磁學方面,我國早有對磁石應用的故事。《晉書·馬隆傳》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夾道累磁石,賊負鐵鏜,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無所溜礙?!闭f的是馬隆在一次戰(zhàn)役中,命士兵將大批磁石堆壘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身穿鐵甲的敵軍個個都被磁石吸住,而馬隆的兵將身穿犀甲,行動如常。敵軍以為馬隆的兵是神兵,故而大敗。還有秦始皇利用磁石修建了阿房宮的北闕門,以此檢查有沒有人攜帶兵器。
在電學方面,避雷針是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發(fā)明,它的發(fā)明者是美國學者本杰明·富蘭克林。其實,我們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利用各種措施來防雷了。如古塔的尖頂多涂金屬膜或鎏金,高大建筑物的瓦飾制成動物形狀且沖天裝設,都起到了避雷作用。其中最為有名的是武當山主峰峰頂矗立著的金殿,它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雖高聳于峰巔卻從沒有受過雷擊。該金殿是一座全銅建筑,頂部設計十分精巧。每當雷雨時節(jié),云層與金殿之間存在巨大電勢差,通過脊飾放電產生電弧,電弧使空氣急劇膨脹,電弧變形如碩大火球。其時雷聲驚天動地,閃電激繞如金蛇狂舞,碩大火球在金殿頂部激躍翻滾,蔚為壯觀。雷雨過后,金殿經過水與火的洗煉,變得更為金光燦燦。如此巧妙的避雷措施,令人嘆為觀止。
三、了解科學家的事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我們要通過一些科學家的事跡來感動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例如,在講動量這一章的火箭時,可以說一說我們的“火箭之父”錢學森。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火箭之父”的錢學森,是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氣動力專家。他早年留學美國,在馮·卡門教授的指導下,從事火箭研究的工作。錢學森的成就是非常顯著的,36歲時就被美國麻省工學院聘請為終身教授。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一心要回國,為祖國的發(fā)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墒敲绹矫鎱s從中進行阻撓,甚至是對錢學森進行誣陷和監(jiān)禁。雖然美國方面百般威逼利誘,可是并不能阻止錢學森回國的決心。經過5年的努力,并且在周恩來總理的幫助下,錢學森終于回國了;并且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像這樣的事跡我們還有“兩彈”元勛鄧稼先,“核彈之父”錢三強的故事。
物理中并不缺乏德育教育的素材,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素材挖掘出來,在我們的課堂上,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把這些素材收納進去,并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在物理教學中做好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和科學教育是相輔相成的,當我們德育工作做得好的同時,我相信我們的科學教育也會取得好的成績。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