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應對學生的網(wǎng)罵-學生管理論文
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已形成了一個虛擬的社會,這個虛擬社會正同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交融,每一個現(xiàn)實中的人不管是否情愿,都會被投射到虛擬社會中去。網(wǎng)絡給人們提供了新的言論自由空間,在這里,一個人發(fā)出的聲音可以讓全世界聽到,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但它給思想插上自由的翅膀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縱容了我們的某些劣根性。其中之一表現(xiàn)為:人們經(jīng)常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匿名性不負責任的去攻擊他人。
人類行為學家早已證明,暗地攻訐是人類的天性,而動物行為學家們的實驗則進一步更新了這一理論:暗地攻訐在動物界也是普遍現(xiàn)象。而互聯(lián)網(wǎng)的匿名性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鼓惑了這一自私本能。
在前些時候,我就遇到了一位學生從網(wǎng)上發(fā)起的人身攻擊。人們之所以喜歡在網(wǎng)上攻擊他人,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在網(wǎng)線的另一端是安全的,因為不管自己做什么,都不會有人知道自己是誰。實際上,這種想法太自以為是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匿名性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互聯(lián)網(wǎng)的追蹤定位技術非常成熟,其實就算單憑簡單的搜集資料和邏輯推理,有時也能很容易的確定一個人的身份——網(wǎng)友稱之為“人肉搜索”。
事情是這樣,這天午飯后我去教室收取學生的作業(yè),有位同學叫住了我, “老師,你看這個帖子?!?她有些猶豫的把手機遞給我。
我接過手機,看到屏幕上是我們學校百度貼吧的網(wǎng)頁,上面是對我和另位一個老師指名道姓的辱罵。我當時真的感到吃驚,甚至有點現(xiàn)實感缺失的意味,這是我第一次面對來自網(wǎng)絡的攻擊,有些不知所措。如果現(xiàn)實中我的學生對我不滿,我可以同他溝通,最終取得相互的諒解并盡量達成一致。但對于這種網(wǎng)罵,我該找誰去溝通呢?這不免有點求告無門的委屈感。
回到辦公室,我靜靜的考慮了一會,我想我應該盡量找到發(fā)帖的同學,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即便沒法確定發(fā)帖的人是誰,也應該對我的學生有所表示,否則就是對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的鼓勵。甚至,還可能會有學生繼而效尤,這可不是一種健康的釋放情緒的方式。
在學校的微機教室,我登陸到百度貼吧,查詢這位學生的注冊資料,資料很簡短,但在個人介紹里,這位同學留了一個博客地址。我訪問了他的博客,在他博客的個人資料里,我看到了一個QQ號碼。接著,我進入到這個號碼所屬的QQ空間,在空間相冊里,我看到了許多朝夕相伴的面孔,里邊有許多我的學生的合影和單照,由于這些照片都位于“好友相冊”欄目下,我仍然沒法確定這個空間的主人是誰。但由于照片上都是些女生,基本可以確定,空間的主人也是名女生。我當然可以找到照片上的這些同學,直接問她們這個空間的歸屬,很明顯,我會得到答案,但如果我那么做了,就可能會在學生之間造成分裂,人們不喜歡背叛別人更討厭被人出賣,我不希望我的學生相互敵視,甚至人人自危,感到自己隨時會被出賣,從而使我的班級失去活力和團結。
我決定另謀出路,我仔細閱讀了她的空間日志,她的日志是大量的轉貼,這些轉貼多是關于一個叫賈斯汀·比伯的加拿大少年歌手,看來這位同學是他的忠實fans。這是一個有價值的線索。其他少數(shù)日志是關于她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文字很簡短,也沒有具體指向,在這種年齡段,她的情感表現(xiàn)同其他少年人沒多大不同,所以沒法從這些情緒性的表述中確認她是誰。正當我感到失望時,忽然一篇日志跳入眼簾《今天是我生日》,我眼睛一亮,QQ資料上的生日有可能是隨手填寫,但日志里的生日肯定是真實的。我點開這篇日志,正文只有三個字:不開心。我嘆了口氣,記下她的生日日期,關上電腦去了檔案室,通過查詢學籍檔案,我找到了答案。
在課外活動期間,我把她叫到了辦公室,一開始,她出于自我保護而下意識的否認,當我告訴我是怎樣一步一步確定是她的,她承認了,可這只是事情的開始,我面對的是該如何了結這件事情。看得出,她故意表現(xiàn)出抵觸情緒,這是一個倔強有聰明的孩子,我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認為我一定會懲罰她,所以,與其期望獲得不可能得到的諒解反不如保留最后一點自尊。
這只是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充滿了叛逆性,還是一名女孩,我該怎么做呢?讓她當眾檢討出丑?找來她的家長施加壓力?這都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粗暴的手段可能會使她屈服,但不會讓她心服和信服,更糟糕的是有可能影響到她的心理健康,從而毀掉這個孩子的一生。這不是危言聳聽,心理創(chuàng)傷總會有意識或下意識的影響到個人行為方式。我不想因為她一時的沖動而給她那種可能會帶來危險的打擊,但如果此事不了了之,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縱容錯誤就是鼓勵犯錯。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會使其他學生效尤。教師職責不僅是教書,還是育人,所以我必須引導她以及全體學生認識到這一行為的錯誤性,并盡可能的保證不會再犯。我相信,一個無法正視自己錯誤的人,是無法成長為一個具有責任心的人的。
下班后,我聯(lián)系百度,刪除了人身攻擊的帖子。在第二天和這位學生再次進行了溝通。我希望首先消除矛盾,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既然她在網(wǎng)上那般辱罵我,肯定同我存在誤解。但面對面的溝通仍然失敗,雖然她的態(tài)度有所變化,她道了歉,卻又找理由為自己開脫,比如她說罵我的是罵人程序,她在網(wǎng)上下載了一個罵人軟件,結果不想這軟件就把罵人的話發(fā)到網(wǎng)上了。我可以接受是罵人軟件罵人的說法,但罵人軟件怎么會把矛頭明確對向我呢?就算這種程序再智能,它也不可能自己從浩如煙海的漢字庫里挑出三個字拼出我的名字。當然我不能這樣直接駁斥她,因為我能理解,她所有的開脫都是出于懼怕心理。從她的態(tài)度上,我知道她怕了,但她怕的只是擔心受到懲罰,而并沒有意識到犯了錯理應要受到懲罰。我知道她現(xiàn)在處于強烈的自我保護形態(tài)下,不管我說什么,她的防御本能都會對我產(chǎn)生懷疑。所以,我想同她真誠溝通的愿望純屬白費力氣,我只好另做打算,于是我開始展開B計劃。
我寫了一封信,不僅僅給她,而是給全體學生。在信中,我并沒有提及她的名字,因為現(xiàn)在消息應該已經(jīng)傳開了,同學們都在觀望,看這種事情會以何種方式解決,而一旦解決不好,難免會有人效尤。這也就是我要寫一封公開信的原因,因為我必須給大家一個說法,并且杜絕以后再發(fā)生此類事情。但這封信不應是一封檄文,雖然需要給犯錯誤的人一些壓力,但不能出現(xiàn)譴責性和情緒性的語句,而應該以理以德服人,所以,這封信我是這樣寫的:
“各位同學:
想必大家也知道,最近有位同學在網(wǎng)上發(fā)帖辱罵我和你們的英語,對此我們感到非常遺憾,但并不想追究這位同學的責任。因為我們認為,對于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引導,而不是打擊和排斥。如果是一個成年人做出這種事,我們可能會報警,甚至通過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訴訟來解決,但對于你們……你們只是一群孩子,還是我們的學生,兩年來我們朝夕相處,你們就像是我的弟弟妹妹或者說兒女,作為你們的老師,理應給予你們格外的寬容和愛護。
每個人的童年都對生活充滿了憧憬和疑問,一方面我們發(fā)自天性的天真爛漫和無憂無慮,同時卻又對許多事物感到不解和懷疑。少年人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這使你們有時顯得很淘氣,但有時又十分率真可愛。雖然說我十分樂于了解你們,但如果說我完全做到了,那我不是太自以為是就是過于傲慢了。那位同學之所以在網(wǎng)上攻擊老師,我想那是由于缺乏足夠的溝通而導致的誤會,所以在新的學年里,我將和同學們做更多的交流和溝通,我希望在同學們離開這所學校時,每個人都能夠長大并且強大——內心強大。
在你們以后的學業(yè)生涯中,你們有可能會接觸到一位心理學家榮格。榮格認為,每個人都有陰暗面。就是說即便是一個好人,有時也會做出錯誤的事情。我們要接受這一點,沒有人是完美的,正是由于我們存在缺陷,正是由于我們和缺陷一直作斗爭,我們才成為了自己。王維有一首詩叫《過香積寺》,可能很多同學都會背誦,這首詩的最后一句是:‘安禪制毒龍’。毒龍是個什么東西呢?這是一個佛教典故,說是佛祖有日宣揚佛法到了一個村莊,村民們懷疑佛祖宣講的是否是真理,于是把他領到一個潛伏著惡龍的房屋住宿,以此考驗他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得道者。結果第二天,人們打開屋門,發(fā)現(xiàn)那條惡龍蜷伏在佛祖腳下,十分馴服,而佛祖一點也沒受到傷害,于是人們都拜服佛祖。后人把毒龍比作妄念,也就是不好的念頭?!捕U制毒龍’,就是要我們經(jīng)常反省自己,和內心的魔鬼戰(zhàn)斗,努力做一個好人。我們身邊沒有得道者,得道者只是一個傳說,但我們身邊不乏好人,我們對他們信任、尊敬并因此而感到人生的美好,所以,我們都要盡力去做一個好人,世界會因我們而改變。
當你們讀到這里時,可能會認為在網(wǎng)上罵老師的人不是好人,不,一定不要這樣想,因為這不是我給你們寫這封信的初衷。我寫這封信,是為了給網(wǎng)上發(fā)帖的同學以及關注此事的同學們一個正式的答復,讓我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人是難免犯錯誤的,只要他愿意改正錯誤,并且愿意付諸于行動,他就是一個好人。那位同學是犯了一個錯誤,但不必放在心上,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追求正確,不斷和錯誤作斗爭的過程。當我們做了正確的事情,我們的內心就會感到滿足和寧靜,那是生活所能給予我們的最好的報償。
我講的這些可能你們暫時無法了解,沒有關系,因為許多道理總得到了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才能完全懂得,你們每一天都在長大,你們正在不斷的變得完美——雖然人永遠不可能真正完美,但我們卻可以無限的接近完美。
我知道你們喜歡上網(wǎng),如果你們在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難,如果因各種原因不方便面談,可以和我在線交流或者給我發(fā)送電子郵件,當然那應該是在課余時間。我希望自己不僅是你們的老師,還能成為你們的朋友。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去追求完美,無限的接近完美。
最后,我喜歡這樣一句話,‘人類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純粹的自在的黑暗中點亮一盞燈’,與你們共勉。
祝你們暑假快樂?!?/p>
在我發(fā)給學生們這封信的時候,我告訴學生們,這封信要拿給家長看,并且假期結束后還要家長署名再交回來。我這樣做的用意,是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對學生做好教育工作,雙管齊下,效果可能會更好。
當然,這封信寫的倉促,不夠達意,但效果還是達到了。在假期中,我收到了許多學生的電子郵件和即時消息,他們紛紛談到自己對這一事件的認識,所有的表達都是積極的,這讓我感到很寬慰。而那位辱罵我的學生,也發(fā)來了郵件,從那些字句中,我知道她已經(jīng)了解到了我的苦心,我們之間不再有隔閡。她很快就要畢業(yè)了,她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希望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一路好走。
另外,雖然那件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但就在前幾天的家長會之后,還有家長同我專門提到那封信,他們?yōu)槔蠋煹膶捜莺徒逃椒ǜ械綕M意和欣慰。
本來這件事不值得寫出來,處置得可能也不夠妥當,但我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聽聽同行們的見解,讓我們一起進步。
欄目分類
- 館藏《(增修)施南府志》的修復與保存
- 紙媒介在平面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與教學方法探討
- 廣電媒資從紙質向數(shù)字化轉型中的敘事重構研究
- 空間設計教學中紙藝技術的創(chuàng)意應用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紙質出版智能化轉型:技術融合與創(chuàng)新路徑
- 非遺傳統(tǒng)手工藝中紙張應用的技術體系與活態(tài)傳承策略
- 紙藝術的跨文化符號:中西方剪紙的英譯對比研究
- 數(shù)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傳承路徑——以河南剪紙為例
- 基于環(huán)保視角的紙制品企業(yè)廢物管理與再利用策略
- 圖書館紙質文獻數(shù)字化存儲平臺的優(yōu)化設計與文件管理方法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