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淺析張居正政治改革措施

作者:吉林大學行政學院-程星超來源:http://www.zzqkw.com日期:2013-04-20人氣:1625
要改革,就要先集權,也就是首先加強中央集權,而在封建社會加強中央集權的標志就是要加強君權,進而才能推行改革措施。近代“戊戌變法”的失敗主要是光緒皇帝被囚禁,保守派瘋狂反撲,因此在中國封建史上的歷次改革都是先從加強中央集權為始。張居正認為,危機的根源在于君主勢衰,政事馳靡,政局失控,他說當今“國威未振,人有悔心”,“君臣乾綱不肅,法度不行,上下務為姑息,百事悉從委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官吏無視朝廷和君主的行政權威,拖拉敷衍,延誤公事,行政效率極低,所以張居正的尊主權,重詔令,嚴肅綱紀的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君權。 主要從三個方面改革:1、君主要親自總攬法紀刑賞之權。他說“張法紀以肅群工,攬權綱而貞百度,刑賞予奪,一歸之公道”,君主“不可一日而倒持也”,否則就會喪失權威,失去對群臣百官的有效控制。2、強化君主詔令的絕對權威。行政命令是君主行政權威的具體體現(xiàn),張居正認為:“君者,主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明確要求提高君主詔令的至上權威,凡部院復奏,行撫按勘,皆以“大小緩急為限,誤者抵罪”。3、嚴明法制。張居正認為,君主“無威”,臣下就“無法”,嚴明法制是強化中央行政權威的制度保障,因此“情可順而不可徇,法宜平而不宜猛”,嚴明法制的關鍵是執(zhí)法公平無私,不偏不倚,做到“法所當加,雖費近不宥;事在所枉,雖疏賤必申”。 二、裁汰冗官 明朝中葉以后,由于官員數(shù)量漸增,致使國家的財政開支急劇加大,而冗員的泛濫是吏治腐敗的必然產物,反過來又會刺激著吏治的更加腐敗,因此為了財政的節(jié)流和整治吏治有了裁汰冗員的需要。張居正擔任首輔后,就開始裁汰冗員,但此時只是零星進行。從萬歷八年,張居正開始大力推行裁汰冗員。 基本可分為四個階段:1、整個萬歷八年,是裁汰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雖然包括了各級武官和多種文官,但主要矛頭還是指向各布政司和按察司的副職道員,幾近這個階段裁汰冗員數(shù)量的一半。2、萬歷九年正月開始,是裁汰的高潮階段。這個階段主要矛頭是兩京各部院司寺。3、萬歷九年二月后,是裁汰的發(fā)展階段。這個階段裁汰數(shù)量超過了以往,對象也擴大化,其中占大多數(shù)的是各省司府州縣的副職雜職。4、萬歷九年十月至十年六月,是裁汰的收尾階段。這個階段裁汰的數(shù)量明顯減少,期間甚至出現(xiàn)了增設部分官職和提高所設官職的行政級別。據《國椎》記載,僅萬歷九年,中央即裁減冗員419人,地方裁員902人,基本將整個官員機構調整完畢,對于貪官污吏和阻止改革的官,一概罷免,并起用改革派,從而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 三、省議論,核名實,行考成法 張居正認為:“朝廷之間,議論太多”,“是非于唇吻,用舍決于愛憎,政多紛更,事無統(tǒng)記…語曰:多指亂視,多言亂聽,此最當令大患也”。因此,就應該“掃無用之虛詞,求躬行之實效”,要求各衙門章奏就要簡切,明白直陳。器必試而后之利鈍,馬必駕而后知優(yōu)劣,所以在省議論后如何“重行取”,張居正提出了“核名實”。選拔官吏要用心考核,吏部要嚴格務求名副其實,一切以“功實”為評價標準,為了遏制辦事拖延,公文繁多而無實效的嚴重官僚作風,萎靡不振的官僚機制,便在“核名實”的基礎上提出考成法,做到事有責成。經過“考成法”的整肅,使吏治為之一新,行政效率大為提高,雖“萬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風無不披靡”。 四、推行官員久任法 張居正認為“官不久任,事無責成,更調太繁,遷轉太驟”,官員的頻繁調動也不利于熟習業(yè)務,施展才華,也無益于朝廷對其政績的品評考核,所以主張推行官員久任制度,知府、知縣六年一遷,期間如發(fā)現(xiàn)有“才不宜于官,官不宜于地者”,由撫按官量情更替,各省布政使、按察使三年一遷,中央科道六年一遷,這樣“藩臬守令皆得自展”。同時為了保證官員遷動的相對穩(wěn)定和業(yè)務的專熟,張居正還提出副職也要熟悉職業(yè),一旦正職有缺,副職即可代之;京官品級相同的官員,盡量專熟業(yè)務,不要更相調動;地方官干得出色,就地升遷,不必遷往他省。這樣一來“人有專職,事有責成,而人才也不患其缺乏矣”。 五、人事上知人善任,選賢使能 為了保證改革的有效推行,就必須要有大批官吏的支持,因此張居正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任用。他的選才方針是“立賢無方,唯才是用”,只要“才有可用,孤遠不遺”,凡“能辦國家事,有禮于君者,即舉而錄之”,同時對待人才的態(tài)度上,做到了用人不疑,任之專信,提出“要審之于始,務求相應”,不可草率輕動。然而一經薦拔就要任之專信,用人不疑,任憑“謗書盈篋而終不為之動”。為了加強北疆的防務,他力排眾議,將戚繼光由南方調到北方,鎮(zhèn)守薊州,并全力庇護,駁斥反對勢力對他的無端攻擊,潘季馴治理黃河時,也鼎力相助,同時消除一切掣肘,使他無后顧之憂地投身于河道治理。張居正就是需要像戚繼光、潘季馴這樣的干練務實之才,可以說在當時他偏愛那些務實的“干才”,厭惡坐而論道的“腐儒”,即“用循吏而不用清流”。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