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給”的教學——社科縱橫

作者:王燕、彭有明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3-29人氣:1047
 介詞“給”有不同的句法結構,不同的句法意義,還有不同的語用條件。它們的典型性各不相同,共同形成了介詞“給”的典型用法和非典型用法,從而形成了介詞“給”的典型用法教學和非典型用法教學。
(一)典型用法的教學。從句型來講,介詞“給”的典型的句法結構為:NP1+給+NP2+VP1+(NP3);從語義的角度來講,介詞“給”典型的用法有引進給予、指向、損害、致使對象等語法意義;從語用的角度來講,介詞“給”典型的語境為留學生衣食住行等日常飲居學習生活環(huán)境。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通過將介詞“給”的典型句法結構、典型語法意義、典型語用環(huán)境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可以使留學生更有效率地掌握介詞“給”的用法,并且能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靈活運用。
1.典型的句法結構。句型上,介詞“給”的典型句法結構為:NP1+給+(NP2)+VP1+(NP3)。林佳娜(2010:162-164)曾提出,“給”的介詞用法很復雜。介詞“給”不光能表達多種意思,而且所出現的情況也不是單一的。呂叔湘先生(1999:226-227)解釋的時候分出了六種情況。但是這六種情況所使用的基本句式只有一個,即:NP1+給+(NP2)+VP1+(NP3)。其他各種用法均是在這個基本句式上演變出來的。例如:小華給大家做自我介紹。在例子中,“小華”為NP1,“大家”為NP2,“做”為VP1,“自我介紹”為NP3,組成典型結構NP1+給+(NP2)+VP1+(NP3)。
2.典型的語法意義。從語義來講,介詞“給”典型的意義用法主要有如下幾類:引進轉移或傳遞的對象,即接受者;引進動作行為的指向對象;引進服務對象;引進動作行為的服從對象。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該先給留學生講清楚介詞“給”所引進的典型的、常用的指向對象。
周紅(2010:1-7)認為,在認知隱喻與類推機制的作用下,存在“給”的本義(使事物位移)分別向給2(方向性標記)、給4(目標性標記)引申的放射型過程;介詞“給”比較常用的是給2(方向性標記)、給4(目標性標記)這幾個義項。因此,在介詞“給”的對外漢語教學中,較多的是說明這幾個義項的使用情況。
(1)引進轉移或傳遞的對象。當“給”引進轉移或傳遞的對象時,后面所接的動詞往往是表示給予類、取得類和制作類動詞,如:送、打(電話)、發(fā)(郵件)、租(房子)、拿、畫、寫、做等動詞。例如:我給女朋友送了一份禮物。在例子中,“禮物”轉移到“女朋友”手中,表示給予類動詞。可見,介詞“給”在上面例句中的意義屬于“引進轉移或傳遞對象”這一典型語法意義。
(2)引進動作行為的指向對象。當“給”引進動作行為的指向對象時,后面所接的動詞表示言語行為或身體表情類動詞。如:講、說、談、描述、敘述、表示、講述、介紹等動詞。例如:老師給留學生講介詞的用法。例子中,由介詞“給”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指向對象,“講介詞”這一動作指向的是“留學生”,是通過介詞“給”來引進這些指向對象的,此時后面所接的動詞是表示言語行為類動詞“講”??梢?,介詞“給”在上面例句中的意義屬于“引進動作行為的指向對象”這一典型語法意義。
(3)引進服務對象。當介詞“給”引進的是表示服務對象時,后面所接的動詞主要為服務施惠,添加,給予、取得、制作類動詞,如洗(碗)、打掃、出(主意)、辦(事)、檢查、治病、布置、擦、澆(水)、涂、上(色)、安裝、增添等動詞。例如:小華總是給大家出主意。在例子中,介詞“給”引進了服務對象是“大家”,后面所接的動詞是表示服務類動詞,“出主意”??梢?,介詞“給”在上面例句中的意義屬于“引進服務對象”這一典型語法意義。
(4)引進動詞行為的服從對象
例如:你給我說清楚!在例子中,介詞“給”引進了動詞行為“說”要服從的對象“我”,表明了說話者的意志,同樣屬于典型用法。
以上例句中,介詞“給“引進的是服從對象“我”等,雖然也屬于典型結構“NP1+給+NP2+VP1+(NP3)”,但所表示的語義是引進動作行為的服從對象,使用頻率不高;所以此類用法劃分到非典型用法中。
3.從語用來講,介詞“給”典型的語境為留學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飲居生活,教師在講解介詞“給”的用法時要結合留學生最熟悉的語用環(huán)境進行教學。例如:給他送禮物,給他打電話,給媽媽寄信,給朋友發(fā)郵件,給老人讓座,給小王租房子,給老師倒水,給小李拿作業(yè)本,給他買書,給他畫畫,給爸爸寫信,給客人做飯,給我們炒菜,給朋友講故事,給大家介紹北京,給我們講語法,給朋友打招呼,給長輩敬酒,給大衛(wèi)出主意,給奶奶捶背,給朋友洗衣服,給病人檢查身體,給教室打掃衛(wèi)生,給小張理發(fā),給朋友布置教室,給花澆水,給圖片涂顏色,給汽車加油等典型語境。
其實,我們在講解介詞“給”的用法時,切莫分開來講,在教學中所舉的例子要體現“給”的典型用法,包括“給”的典型句型、典型語義、典型語用環(huán)境,我們上面所列舉的例子都是如此,下面我們再來舉例:老師給我介紹了一下北京。以上例句屬于典型結構“NP1+給+NP2+VP1+(NP3)”,例子中,“老師”為NP1,“我”為NP2,“介紹”為VP1,“北京”為NP3;在語義上也是典型的用法,由介詞“給”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指向對象,如“我”,此時后面所接的一般表示言語行為類動詞“介紹”;語境也是典型語境,跟留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如“介紹北京”。
(二)非典型用法的教學。除了典型句法結構、典型句法意義、典型語用環(huán)境外,介詞“給”還有非典型的句法結構,非典型的句法意義和非典型的語用環(huán)境,由此形成介詞“給”的非典型用法教學。
1.句法結構的非典型用法教學。從句法結構來講,介詞“給”的非典型句法結構有:N1+ VP1+給+N2+(NP3),這時的“給+N”在句中做補語修飾動詞“V”。
例如:媽媽寄給我1000元人民幣。例子中,“媽媽”為N1,“寄”為VP1,“我”為N2,“1000元人民幣”為N3。因為在這種結構中,“給+N”在句中做補語修飾動詞“V”,留學生接觸的相對較少,所以我們劃分到非典型結構中。
2.語法意義的非典型用法教學。在語義方面,我們介紹完介詞“給”的典型語義后,把剩下的劃分到非典型用法中,這些句法意義的使用頻率相對較小,主要包括引進受損或受害對象;結果性動作承受者;引進動作發(fā)出者,即施事。
(1)引進受損或受害對象和結果性動作承受者。周紅(2010:2)認為,隨著人類認知的發(fā)展,當傳遞的不再是物體而是抽象行為時,“給”通過事件是物體(Event is object) 隱喻擴展為抽象行為傳遞的目標,成為目標性標記詞。接受者擴展為受損者和承受者,不過用例比受益者少。給予者和接受者也可為無生命者。
①引進受損或受害對象
當“給”引進受損或受害對象時,后面所接的動詞表示損害類動詞,如:弄丟、摔破、弄臟、吹亂、記錯、寫錯等動詞。例如:對不起,這本書給你弄丟了。例子中,“書弄丟”,“你”為受損對象,是通過介詞“給”來引進受損或受害對象的,此時后面所接的動詞表示損害類動詞,“弄丟”??梢姡樵~“給”在上面例句中的意義屬于“引進受損或受害對象”這一非典型語法意義。
②引進結果性動作承受者
當“給”引進結果性動作承受者時,后面所接的動詞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動詞。例如:在中國生活給留學生提供了學習漢語的環(huán)境。例子中,“提供學習漢語環(huán)境”這一動作的承受者是“留學生”,動作的承受者是通過介詞“給”引進的??梢?,介詞“給”在上面例句中的意義屬于“引進結果性動作承受者”這一非典型語法意義。
3.介詞“給”引出動作的發(fā)出者,即施事,且多表示被動。“給”引出的對象一般都是動作的承受者,當它所引出的對象是動作的發(fā)出者時,那么“給”的這種語義就更加是非典型的了。例如:他逃課的事給老師知道了。例子中,“知道”這一動作的發(fā)出者是“老師”,這一動作的發(fā)出者(施事)是通過介詞“給”引進的。因此,介詞“給”在上面例句中的意義屬于“引進動作發(fā)出者”這一非典型語法意義。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對于非典型用法的“給”的教學,不能像典型用法那樣教學,教師可以采用將句型、語義和語用分開,有重點地進行教學。
結語
漢語屬于孤立語,虛詞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表達語法意義的手段,而虛詞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屬于一大難點,介詞“給”的句法結構較多,語法意義復雜,在日常交流中也經常會用到。本文結合句法、語義和語用三個方面,根據原型理論,把介詞“給”的教學分成兩個階段:典型用法的教學和非典型用法的教學,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初級階段應該重點教授介詞“給”的典型用法;在中高級階段,先復習典型用法,然后教授它的非典型用法。通過這種由易到難、有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使留學生更有效率地掌握介詞“給”的用法。
參考文獻:
[1]孫玉新.對象類介詞“給、為、替”對比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2]林佳娜.“給”字在對外漢語中的教學問題[J].語文學刊,2010(5):162-164.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