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栗山天牛研究進展
摘要:栗山天牛是外來入侵的主要蛀干害蟲之一,由于傳播速度快、隱蔽性強等特點,對柞樹危害極大,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文章對栗山天牛的形態(tài)特征、危害與發(fā)生規(guī)律、生物學特性、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治技術等研究進行了綜合闡述。
關鍵詞:栗山天牛;柞樹;綜合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3.5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昆蟲綱,鞘翅目,天??疲炫喛?,山天牛屬,是重要的蛀干害蟲之一,幼蟲俗稱哈蟲。主要危害中齡以上的天然柞樹林,近年在東北柞樹天然次生林調查發(fā)現栗山天牛大面積發(fā)生,危害十分嚴重,對林區(qū)企業(yè)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栗山天牛的研究進行深入探討,為開展栗山天牛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打下理論基礎。
1 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4-28mm。體背黃褐色,腹面黑色,觸角粗短,約為體長的1/2。前胸背板近球形,有黃、赤、褐及黑色橫條斑。鞘翅基部寬闊,前半部為3黃3黑條交互形成的斜條斑,其下另有褐色橫條紋,鞘翅端部黃色。雌蟲前胸背板前緣鮮黃色,腹部末端尖,裸露鞘翅之外;雄蟲前胸背板前緣灰黃或褐色,腹部末端為鞘翅覆蓋。卵:長4-5mm,長橢圓形,初產時為乳白色,后變?yōu)榈S色,端部具疣狀突起。幼蟲:老熟幼蟲體長約60-70mm,圓筒形,淡黃色。頭小,隱匿在前胸內。前胸大,近前緣有4個褐色斑紋,2個橫列于背部,2個在側面。蛹:長60-65mm,裸蛹,長橢圓形,淡黃色。
2 危害與發(fā)生規(guī)律
栗山天牛專食性較強,它通常潛伏于柞樹樹干內反復鉆蛀,形成密布的蟲道,每個蟲道孔口寬約1.5cm,長約5-25cm,多蟲多年被害木橫斷面呈蜂窩狀,被害樹干千瘡百孔,樹干內蟲道縱橫,輕者導致木材降級降等,重者致使木材失去利用價值。在國內廣泛分布,主要分布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
2007年張輝對栗山天牛在丹東的研究發(fā)現,僅寬甸縣栗山天牛危害造成木材損失達200萬m3。調查表明,樹齡越大危害越重,危害部位集中在主干及粗枝上。皮忠慶等人在吉林省調查栗山天牛成災面積81339.1 hm2,并有進一步擴散和加重危害的趨勢。于云龍等人調查發(fā)現,被害亞種的林分多分布在崗脊的過成熟林,林齡多在40-60年生,胸徑約16cm以上;林齡愈大、樹徑愈粗、坡位愈高、柞樹占得比例大林分栗山天牛危害就越重;陽坡重于陰坡;主要危害樹干4 m以下的部位,蟲道約占84.3%。
3 預測預報
高純在2001年對栗山天牛發(fā)生期測報系統進行了研究,制定栗山天牛發(fā)生期期距值表,并建立回歸預測方程,提出了3種有效的預測預報方法,分別為期距法預測方法、回歸預測方法以及根據3個世代的觀測資料,將栗山天牛的發(fā)生期與發(fā)育階段匯總制表,當實際觀測到某一植物的發(fā)育階段,直接查表便可測出栗山天牛的發(fā)生期。本溪縣森防站隊栗山天牛進行發(fā)生期預報為成蟲始見期為7月25日,始盛期為8月2日,高峰期為8月8日,盛末期為8月23日。
4 綜合防治技術
回顧十幾年的防治栗山天牛實踐,防治方法多采用營林措施、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科學防治辦法,才能實現長期有效控制和減輕栗山天牛危害,具體防治技術如下:
4.1 營林措施防治技術
于云龍總結前人經驗認為,營林措施主要采用營林撫育和衛(wèi)生伐,對控制栗山天牛的危害具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及時清理蟲害木,對受害嚴重的林分及時進行更新改造,適時擇伐成過熟寄主林木,在擇伐空地適地適樹補植針葉樹種,促使林分向針闊混交林方向發(fā)展,不斷增強林分自身的穩(wěn)定性,提高林分自控能力。
4.2 物理防治技術
利用栗山天牛成蟲出現整齊、多在樹干上集中活動的特點,在成蟲羽化期,組織人力到受害林分中進行捕捉;栗山天牛成蟲具有較強的趨光性,可利用紫外熒光燈、黑光燈、高壓汞燈、熒光燈、白熾燈等誘集,其中紫外熒光燈誘集效果最好。
4.3 生物防治技術
王國平發(fā)現栗山天牛天敵種類較多,初步發(fā)現啄木鳥、五道眉和姬蜂是其主要天敵。中國林科院研究發(fā)現另一天敵--花絨堅甲,并已解決其繁育的關鍵技術,但應用技術還有待突破;謝振東等人利用管氏腫腿蜂進行林間防治效果較好。因此創(chuàng)造良好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天敵,將有利于栗山天牛生物防治技術的開展。
4.4 化學防治技術
研究發(fā)現,林間利用40%氧化樂果原液和20%康福多等藥劑,在成蟲羽化高峰期進行噴霧防治;利用林丹殺蟲煙劑在栗山天牛卵孵化幼蟲的8月中旬進行,殺蟲效果達75.1%;采用磷化鋁片劑帳幕熏蒸林中伐倒木或木場原木中的幼蟲,7d效果可達100%;打孔注藥效果更好,主干各方位打均勻下斜孔,孔深2cm;利用對環(huán)境影響較小的仿生制劑滅幼脲Ⅲ號不育劑1500倍稀釋濃度對栗山天牛卵的孵育有明顯抑制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成德.森林昆蟲學.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6,353.
[2] 張輝.丹東市栗山天牛發(fā)生現狀及防治策略.遼寧林業(yè)科技,2008,3:44-45.
[3] 曾林,馬喜英等.栗實象無公害防治藥劑篩選試驗.遼寧林業(yè)科技,2004,3:16.
[4] 姜靜,楊忠岐等.三種仿生不育劑對栗山天牛成蟲的不育效應.環(huán)境昆蟲學報,2011:58.
作者簡介:于秀蘭(1962-),女,就職于黑龍江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江山嬌實驗林場,從事森林保護研究工作。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