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二級公路勘察設計技術-科技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m.xwlcp.cn來源:滕漢茹日期:2012-11-29人氣:870

  1 采用的主要及時標準

  根據(jù)《合同協(xié)議書》的要求和交通部頒布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及《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本設計采用的主要技術標準如下:設計公路等級:二級公路。計算行車速度:全線采用60km/h。路基寬度:12m橋涵設計荷載:新建橋涵為公路I級。

  2 工程概況

  S317線臨洮至康樂至和政公路位于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和臨夏州康樂縣、和政縣境內,是國道75線與省道309線間的重要連接線,也是甘肅省區(qū)域內重要的路網(wǎng)主骨架,同時也是定西市臨洮縣與臨夏州康樂縣、和政縣連接線的重要組成路段。路線起點位于蘭臨高速公路臨洮縣北出口處,終點位于和政縣城三合橋東橋頭,主線路線全長69.053km,定臨公路連接線0.313km。

  本項目共計占地2 213.524畝,拆遷房屋11 000.4m2,路基土石方1 216.55km3,瀝青混凝土路面793.547km2,大橋1座,中橋3座,小橋12座,涵洞202道;隧道620m/1座,收費站1處,公路養(yǎng)護工區(qū)1處。

  3 沿線地形、地質、地震、氣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3.1地形地貌

  項目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整個地勢中部高,東西低。中段太子山為突起于黃土梁中的石質山嶺,其余路段均為河谷平川地形。全線海拔高度1 860m~2 500m,全線海拔最高點為太子山,海拔最低點為洮河。地貌類型根據(jù)成因可分為:侵蝕構造的中低山地貌和以堆積為主的河流階地地貌。

  3.2 工程地質評價

  寬谷盆地及河流階地工程地質區(qū)(Ⅰ):分布于洮河、三岔河、蘇家集河、南岔河河谷及其兩岸階地。局部出露基巖以泥巖、砂巖為主,河流階地區(qū)主要以沖洪積的黃土、卵礫石為主;在高階地及兩側山坡上均有黃土覆蓋,厚度不等。本區(qū)內斷層、褶皺不發(fā)育,區(qū)域上總體比較穩(wěn)定。

  侵蝕低中山工程地質區(qū)(Ⅱ):該區(qū)內的基巖主要是上第三系的泥巖、砂巖,局部為砂礫巖,成巖程度較差,其分布地區(qū)山勢平緩渾圓。山頂、山坡普遍有黃土覆蓋,厚度不等,多在10m~20m左右。沖洪積黃土為主,結構較疏松,大孔隙較發(fā)育,土質不均,粘粒含量較高,含水量變化大,物理性質不均勻,本段山坡及坡腳多有黃土、粉質粘土與卵礫石土的坡積物,松散、土質不均,含水量變化大,穩(wěn)定性差。

  3.3 水文地質評價

  沿線各河流地表水大部分水質優(yōu)良,多為重碳酸鈣~硫酸鈣·鎂型的淡水,pH值7.4~8.3,微呈弱堿性,對混凝土無腐蝕或有弱腐蝕性,適于工程建設用。

  沿線地下水的分布、埋藏與含水層的富水性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和氣候條件,按地下水貯存條件和含水層性質,可分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第三系碎屑巖類裂隙層間水。

  3.4 不良地質路段情況

  擬建公路沿線存在的不良地質主要有滑塌。K3+140~+180右側15m有一小型黃土滑坡?;麦w地形平緩,無變形滑動跡象,穩(wěn)定性高,復活滑動的可能性小,對擬建公路不構成危害。本段為填方路基,路基填方高度2m左右,在滑坡前緣路基填方起反壓作用,有利于滑坡體的穩(wěn)定。

  據(jù)區(qū)域地質資料及地震研究成果表明,地震主要與晚第三系以來有明顯活動的構造體系和構造帶有關。根據(jù)國家地震局頒布的《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qū)劃圖》、《中國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qū)劃圖》G18306—2001圖A和圖B公路沿線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和反應譜特征周期分布如下:場地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0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5g。

  根據(jù)JTJ 004—1989《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本項目的大橋、隧道為抗震重點工程,宜進行烈度復核或地震危險性分析,抗震設防應提高一級進行抗震設計,其余公路工程構造物可采用簡易設防。

  4 與周圍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相協(xié)調情況

  本項目基本沿三岔河、蘇集河及南岔河兩岸布設,由于現(xiàn)有沿溪線較多,公路兩側城鎮(zhèn)化較嚴重,學校和水文條件對本項目的影響較大。其他環(huán)境沒敢點位路線經(jīng)過康樂縣沿線的清真寺及沿線的電力電訊設施較多。

  1)本項目途徑少數(shù)民族聚集區(qū),布線時充分考慮了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尤其對具有宗教意義的清真寺采取了避讓;

  2)本項目沿線分布光纜、灌溉水渠及自來水管道,布線時盡量采取避繞通過,對于不能避繞的盡量采取正交方式通過或采取工程措施予以恢復;

  3)路線在經(jīng)過太子山自然地貌改變較大的工程,則采用中置喬木、灌木進行綠化和路基防護,破壞的自然水系及灌溉溝渠移至路外予以恢復,同時完善全線排水系統(tǒng)。通過對路基的防護、綠化、美化使得公路建設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

  5 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采用和計算機應用情況

  1)GPS技術:平面控制測量應用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技術,采用靜態(tài)定位與快速動態(tài)定位相結合的方法,中樁測設采取PTIC—GPS三維放樣測量;

  2)利用緯地三維道路CAD系統(tǒng)軟件,在計算機上進行路線平、縱、橫一體化的設計;

  3)在路基、路面設計中,采用路面計算軟件、理正擋土墻及邊坡穩(wěn)定性計算軟件及CAD繪圖技術進行設計和繪圖;

  4)在橋梁、涵洞、隧道設計及結構計算中,采用了橋梁大師繪圖軟件、橋梁博士V3.1.0結構計算軟件及MIDAS2006有限元結構分析軟件,大大提高了設計質量和效率。

  6 結論

  本文通過二級公路勘察設計技術進行闡述,總結了二級公路勘察設計技術控制的一些經(jīng)驗。

文章來源于《科技傳播》雜志2012年第19期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