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撫今追昔長歌當(dāng)哭-文學(xué)論文

作者:楊燕霞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6-01人氣:745
祭悼詞在宋代存在的數(shù)量已非常之多。大概有170多首。宋代祭悼詞的類型主要有:悼先賢、悼妓、悼妻、悼夫等。祭悼詞在宋代的出現(xiàn)絕不是偶然的,是與宋代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密切相關(guān)的。
1、從政治上看,宋代是一個以成熟的文官制度為基礎(chǔ).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quán)空前強化的封建王朝,朝廷為防止文官專權(quán).采取了一系列鉗制措施,迫使文人士大夫必須依附于國家政權(quán),再加上統(tǒng)治者所施行的恩惠,文人士大夫?qū)嶋H上只能在忠君的范圍內(nèi)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所以他們并不能完全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最終抱恨而終,但是實際上他們中很多人都是滿腹經(jīng)綸的飽學(xué)之士或愛國忠臣。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感慨,在那樣一個時代里,多數(shù)詞人只能在自己的詞作里借祭悼先輩中那些與自己一樣有著滿腹才華但政治失意的先賢們來寄予自己的情懷?!吧n生喘未蘇,賈筆論孤憤。文采風(fēng)流今尚存.毫發(fā)無遺恨。凄惻近長沙。地僻秋將盡。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楊冠卿《卜算子》)賈誼是西漢負一代盛名之政論家、文學(xué)家。他在赴任長沙途經(jīng)湘水時,作賦吊屈原,并自抒政治失意之感,辭情凄怨很可能引起后世一切有著類似遭遇的文人們的共鳴。楊冠卿本人也一生坎坷,懷才不遇,因此他之所以吊賈誼,自有個人英雄失意的苦悶,同時也有對南宋朝政的不滿。于是宋代祭悼詞中出現(xiàn)了“悼先賢”這一類題材。
2、從經(jīng)濟上看,宋代城市經(jīng)濟發(fā)達,這就為宋代的享樂風(fēng)氣提供了豐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與物質(zhì)保證。宋代的士大夫文人和上層市民之所以能過上十分優(yōu)裕的享受生活,就正是以兩宋高度發(fā)達的商業(yè)經(jīng)濟作其經(jīng)濟基礎(chǔ)的。宋人的“享樂人生”和“快活人生”就在很大程度上是枕奠在這商業(yè)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社會大舞臺上的。同時兩宋社會經(jīng)濟繁榮和旖旎的城市生活也為文人享受“聲色服務(wù)”提供了十分優(yōu)裕的條件。宋代的貴族官僚,一般都擁有三妻四妾,除此之外·大城市隨處可見的歌樓妓館,也為他們狎妓野游大開了方便之門,但宋人的享樂又是詩意的,而大多數(shù)青樓女子不僅能唱詞侑酒,更加可人心意的是她們多能文詞,善談吐.所以文人士大夫與她們有的不僅僅是情感和文化上的交流.甚至可以產(chǎn)生真摯的愛情。所以當(dāng)這些女子不幸去世后,文人就用手中之筆來緬懷她們。因此,“悼妓”成為祭悼詞中很常見的一個題材。
3、從社會文化因素上來看,宋代文人狎妓,是一種普遍的社會風(fēng)氣,“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柳永《鶴沖天》)青樓女子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她們的才智和藝術(shù)趣味高于同時代婦女的一般水平之上,因此文人士大夫在秦樓楚館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而且還能獲得精神愉悅,覓得藝術(shù)知音,甚至能得到在封建禮教眼開眼閉的監(jiān)視之下那種公然走私的愛情。從宋代的悼妓詞中,我們就能感受到文人與歌妓之間那種心心相印的款款深情。宋代著名詞人史達祖早年與一歌妓相愛,后因故久別,歌妓思念不已,終于憔悴而逝。詞人重訪故人,惟見“錦瑟橫床”,而玉人已埋香冢。史達祖悲痛難抑,作《三妹媚》詞以寄托哀思宋代狎妓的社會風(fēng)氣,是宋代“悼妓”題材的詞出現(xiàn)的一個原因。
二、宋代祭悼詞的價值取向
1、祭悼詞中的自悼情感
在宋代祭悼詞中,詞人的自悼情感的體現(xiàn)是非常明顯的。在經(jīng)歷了愛人失去后的情感埋葬過程后。祭悼者身心受到強烈創(chuàng)傷。不免流露出身世凄涼和人世滄桑之感。這種自悼成分。使祭悼作品更添了凄切感染之感。
朱敦儒《昭君怨》:朧月黃昏亭榭。池上秋千初架。燕子說春寒。杏花殘。淚斷愁腸難斷。往事總成幽怨。幽怨幾時休。淚還流。此詞體現(xiàn)了作者心底悼念亡妻的巨大悲哀和自感人生寂謬的凄涼情懷,給人以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李清照《孤雁兒》除了祭悼亡夫之情外,又表現(xiàn)了她“泣孤舟之贅?gòu)D”的身世飄零之感。吳文英《高陽臺》:“自消凝,能幾花前,頓老相如!傷春不在高樓上,燈前欹枕,雨外熏爐。怕艤游船,臨流可奈清癯?飛紅若到西湖底,攪清瀾,總是愁魚。莫重來,飲金香綿,淚滿平英?!贝嗽~表達了作者的“懷人”之情以及“生命無多.老鏡侵迫”的人生感傷,怎不讓人傷悲?這些都是由祭悼轉(zhuǎn)為自悼的傷逝價值的體現(xiàn),也體現(xiàn)了祭悼主體對死亡的一種深刻認識。
2、祭悼對象品格的升華
祭悼詞是祭悼主體以詞這種形式來表達對祭悼對象的追悼之情。祭悼作品中出現(xiàn)的亡妻的品格往往會給人“見盡世間婦,無如美與賢”之感。
祭悼詞大都寫于祭悼對象亡故一年后,長時間的思念與追憶使得“賤內(nèi)”的價值直線上升。以至于妻子生前的某些缺憾也會變得美好。晚宋詞人劉克莊與夫人林氏共同生活過十七年。詞人在為她撰寫的《亡室墓志銘》中,這樣記述他們患難與共的往事:“余宦不遂.江湖嶺海,行路萬里,君不以遠近,必俱嘗覆舟嵩灘,十口從死獲生。告身橐裝,漂失且盡。余方窘撓,君夷然如平時。又嘗泛漓江,柁析舟漩,危在瞬息,君亦無怖容。余貧居之日多,君節(jié)縮營薪水,未嘗嘆不足,即有祿米,君奉養(yǎng)服用,一不改舊……”。從中可知,林氏真是一位難得的賢妻良母,不僅平日能相夫教子勤儉持家,而且意志堅毅,在丈夫最困難得時候曾多次給予他以精神力量的支持。在這里足可見詞人劉克莊對妻子林氏的感激與懷念之情。
3、祭悼者內(nèi)心感情的顯現(xiàn)
古代祭悼詞大都出于中年人之手.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中年正是事業(yè)與家庭都已建立時期,而家庭關(guān)系的破壞必定使事業(yè)受到影響,更何況是恩愛夫妻。據(jù)《禮記.喪服》規(guī)定,丈夫為妻子服喪致哀一年,其間不得舉樂。因此,服滿后作的祭悼作品往往蘊含了自造者奔騰得自我情感,但這種情感又不能表達的大直露。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宣揚的是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悼亡作品中的情感有如一股暗流,雖然表面風(fēng)平浪靜,而實質(zhì)上卻是一瀉千里不可遏止,以至幾千年后的人們讀來仍不免受到其強烈情感的沖擊。
蘇軾《江城子》起句“十年生死兩茫茫”,既凝聚了他對亡妻想要傾訴千言萬語和滿腔柔情,又表現(xiàn)了面對生死界河而無法與之相唔的無奈與沉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安凰剂?,自難忘”,真實而又深刻地剖析作者的心跡:對她既不作專門思量,卻又未嘗一日能忘。這是因為:身為世網(wǎng)中人,蘇軾每天都要面對數(shù)不盡的凡事雜物,哪有心思整天去冥想長眠已久的亡妻;更何況歲月的流逝也會沖淡人的記憶,但詞人對亡妻的思念卻又是在其顯意識中仍頑強的存在著。因此“自難忘”.這后一句就用反跌的寫法道出了他對王弗始終無法忘懷的深情。“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弊髡咧販亓怂退捌薜亩鲪蹜偾椋瑓s又“冰山一角”地展現(xiàn)了他心底悼念亡妻的巨大悲哀和自感人生寂寥的凄涼情懷,傳遞給人以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孫道絢《醉思仙.寓居妙居湛悼亡作此》:“念云軒一夢,回首春空。彩風(fēng)遠,玉簫寒,夜悄悄,恨無窮。嘆黃塵久埋玉,斷腸揮淚東風(fēng)?!北磉_了祭悼主體的深切懷念之情。朱敦儒《菩薩蠻》“無人同向夕.還是愁成憶,憶昔結(jié)同心,鴛鴦何處尋”,史達祖《阮郎歸》“情多多斷魂。芙蓉孔雀夜溫度,愁痕即淚痕”等都表達了這種價值取向。
三、宋代祭悼詞的文化意蘊
1、宋代祭悼詞的夢幻意境
夢,可以說是宋詞最常見的主題之一。在宋代的祭悼詞中,以夢所營造的夢幻意境來寄托生者對死者的哀思,寄托生者的一種理想與希望已經(jīng)衍變成了一種普遍的形式。夢在這里已經(jīng)衍化成了一種夢文化。
“倦出屏帷,頻夢見,玉孫驕馬。諱道相思.偷理紹裙.自驚腰衩。”(史達祖《三妹媚》此詞也是在夢所營造的意境中,表現(xiàn)了感人至深的愛情,在夢中,詞人夢見了心愛的人的嬌媚的身姿,濃濃的相思之情充盈其中。只不過史達祖用夢所營造的意境比起蘇軾的《江城子》多了幾許溫馨、幾許甜蜜。在甜蜜、溫馨的意境中,實現(xiàn)了雙方愛情的堅貞。
2、宋代祭悼詞的女性意識
張炎《詞源》云:“顛弄風(fēng)月,陶寫性情,詞婉于詩?!痹~以艷麗、撫媚、婉曲為文體特色。這種審美特征決定了詞之體在女性世界中的文體價值與文學(xué)地位。詞之為體,始終與古代女性結(jié)下不解之緣。我認為宋代祭悼詞中的女性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表現(xiàn)為女性詞人對民族責(zé)任的思索和強烈的愛國之情。
“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fēng)流。綠窗朱戶.十里燦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qū)入,歌臺舞榭.風(fēng)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載.典章人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鑒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后,夢魂千里,夜夜岳陽樓?!薄稘M庭芳》。此詞為宋亡之際,岳州徐君寶之妻所作。陶宗儀《輟耕錄》卷三載:岳州徐君寶之妻,被掠來杭,居韓薪王府。主者數(shù)欲犯之,因告日:“俟妾祭先夫,然后為君婦。主者喜諾。乃焚香再拜,題詞一闋于壁上,投池中死。這位女詞人在絕命詞中所表達的不僅僅是思念和哀悼亡夫徐郎的沉痛,更多的是對故園淪亡的遺憾。尤其對趙宋皇朝守內(nèi)虛外、國勢不振,“典章人物”誤國誤民的政局進行了冷峻的揭露和鞭撻,是她們對民族責(zé)任的思索和愛國情緒的激憤。這一點
二表現(xiàn)為宋代女性詞人廣泛的通過詞這種文體來抒發(fā)祭悼情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念云軒一夢,回首春空。彩風(fēng)運,玉簫寒,夜消消,恨無窮。嘆黃塵久埋玉,斷腸揮淚東風(fēng)”(孫道徇《醉思仙》)“西風(fēng)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李清照《憶秦娥》)。李清照通過詞這種文體把對亡夫的深深思念之情融入其中,而孫道殉也把對侍女的深深懷念之情通過詞這種文體來表現(xiàn)。宋代女性詞人把祭悼情感通過詞這種文體來表現(xiàn),說明了在宋代的祭悼詞中,女性詞人已占有一席之地,這體現(xiàn)了宋代祭悼詞中的女性文化。
3、宋代祭悼詞的器樂意象
在宋代的祭悼詞中,可以到處看到音樂的影子,感受到它的魅力。而這種音樂魅力的載體就是器樂。
在宋代的祭悼詞中,最常見的器樂意象是簫、琵琶。但是在不同的祭悼詞中,同一種器樂它所懷念的祭悼對象是不同的,所包含的意蘊也是多種多樣的。
1、簫
在宋代的祭悼詞中,簫這種器樂與其它兩種器樂比起來是出現(xiàn)頻率相對較多的。
周密《踏莎行》:“十年二十四橋春,轉(zhuǎn)頭明月簫聲冷。賦藥才高,題瓊語俊?!痹谶@首詞中所祭悼的對象是自己的友人,在簫這種意象中所寄予的是對友人的無限懷念之情以及景存人亡的孤獨凄涼之感。張炎《長亭怨》:“望花外,小橋流水,門巷愔愔,玉簫聲絕”。在此詞中詞人所要祭悼的對象是自己情深意重的妻子,只是斯人已去,玉簫聲絕,再也聽不到妻子動聽的簫聲了。在此,簫這種意象寄予了詞人對妻子的深切懷想之情。曹原《齊天樂》:“翠簫聲斷青鸞翼,心期破釵誰表”在這里,詞人所要祭悼的對象則是自己的友妾,通過簫所要表達的是對友妾才華的贊美之情以及對友妾的懷念之情。同樣是作為一種意象出現(xiàn)的器樂簫,在不同的詞作中,詞人通過這種器樂所祭悼的對象和表達的感情卻是截然不同的。
2、琵琶
劉塤《買陂塘》:“箏琶塵暗弦縐.欲圓春夢今猶未,怪得西飛太驟?!?br />張炎《霜葉飛》:“不見換羽移商,杏粱塵遠.可憐都付殘照,座中泣下誰最多,嘆賞音人少?!?br />曹原《齊天樂》:“夜燭銀屏,春風(fēng)粉袖,猶記琵琶斜抱”
在劉塤的詞中,詞人所要祭悼的對象是一名女子,在琵琶這種器樂中所蘊含的是詞人對與女子在一起的美好歲月的追憶之情以及對女子刻骨的懷念之情。而在張炎的詞中。詞人所要祭悼的對象卻是自己的友人,與友人在一起的美好日子只能存在于回憶之中,知音難尋的感慨更增添了詞人對友人的思念。在曹原的詞中,所要祭悼的對象是友妾,這與前面兩位詞人在詞中所要祭悼的對象是不同的,在此詞中,琵琶所要寄予的是詞人對友妾才貌雙全的贊美和懷念之情,這種感情顯然與前面兩首詞中琵琶所寄予的感情不同。
在宋代的祭悼詞中,作為音樂載體的器樂,特別是簫、琵琶、在詞人表達哀悼與懷想之情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意象存在于宋代祭悼詞中。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zé)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