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以趣引路”促進“言之有物”-文學論文
作者:楊修榮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5-29人氣:910
大自然是最美的。旭日東升,霞光萬道的清晨,皓月當空、星光燦爛的夜幕,桃紅柳綠、鳥語花香的春色……這一切都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我們就要趁著這樣的興致,讓學生有意識去觀察大自然、練就一雙敏銳的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激發(fā)觀察興趣,讓他們打開心扉去看、去說、去發(fā)現(xiàn)、去體會。
“看、想、說、寫”是我在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中對學生有意觀察提出的要求。雨中,我送給學生一把趣“傘”,教他們?nèi)ビ^察地面上打起的點點水花兒——“雨打點點波”,抓住屋檐下的滴珠,拍下冬青葉上的水霧,欣賞荷花池中的景象以及珍珠連串的天幕。冬天雪后的早晨,我?guī)蠈W生走出校園去看一看大雪覆蓋的小巷、公園、林木、田野……去玩一玩雪、打一打雪仗,真正體驗一下雪天的感受。仲秋,我?guī)е鴮W生參觀豐收后的田野景觀:那白胖胖的花生、紅乎乎的番薯,那笑紅了臉的高梁、笑彎了腰的谷穗,那喜笑顏開的收獲者、那來往穿梭的忙碌的拖拉機、小貨車……每次觀察后我都安排二三十分鐘口頭交流時間。因為有了親眼所見,學生的話匣子也就打開了,那平時閉口不語的孩子到后來也都滔滔不絕,各抒己見。這時,我再對學生進行點評,然后讓學生相互評議,場面熱鬧起來了。于是我又趁熱打鐵,讓學生把剛才看到的、想到的、交流的寫下來,不拘形式和字數(shù)。這樣,一篇篇優(yōu)美的作文片斷描寫便呈現(xiàn)在了眼前。我再指導學生交流、修改、評議。大自然的萬千變化躍然紙上,學生真正嘗到了“用我手寫我心”的樂趣。
由此可見,啟發(fā)學生心中裝著大自然,激發(fā)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寫作的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提高寫作能力尤為重要。
二、活動中引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yǎng)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家庭、社會和學校三者教育是一個有機整體,學生心中有家,才會心中有學校,才能滋生奉獻社會的情感。校園外,每個學生身邊的生活豐富多彩,如果不引導他們對其感興趣,不僅浪費了這塊素材資源,而且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留下了可惜的“腦空白”。為此,我從每學期的接班時候起,就引導學生通過“傳遞信息”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我首先要求學生在活動中,向他人介紹身邊的人,傳遞身邊剛發(fā)生的事,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只要有新意、有特色,我都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發(fā)揮想象,用恰當?shù)奈淖职阉季S火花表達出來,寫成一個個精彩的片斷進行交流,每周兩次,從不間斷。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激發(fā)寫作的興趣。一次,自習課上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男同學放下作業(yè)不做,卻圍在一位同學的桌前,爭著看一只用彩色紙粘糊起來的小燈籠。當時雖處于緊張的復習階段,但我覺得這正是引導學生具體觀察寫好作文的大好時機,于是就和大家一起觀察起來。為了把學生的"無意注意"引導到"有意注意"上來,我就布置孩子們在第二天下午帶來剪刀、糊精、色紙等,教他們親手做這樣的燈籠。這樣一動手,孩子們對燈籠的構造就比較清楚了,一只只五顏六色的燈籠也就在興致勃勃中做成了,他們動起筆來也就有話可說了。這時,我的相機引導也就發(fā)揮了最佳效果。
三、游戲中創(chuàng)趣
創(chuàng)趣,就是我在訓練學生由愛作文、練作文到能作文的過程中,主動參與的收獲。生活中,我常常給學生提供一些及時生成的作文素材。一日早讀,幾名學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談論著關于早上上學前被媽媽打斷了美夢的話題,我不失時機去點撥,讓做美夢的學生來談談自己早上起床前做的夢,讓曾經(jīng)做過的美夢的孩子回憶一下自己的夢境。這樣一來,孩子們有了展示自己美好愿望的舞臺了,個個興致高昂。理想也隨之被喚醒。在“貼鼻子”游戲中,我先在黑板上畫一個沒畫鼻子的小孩頭像,正在學生哈哈大笑之時,我取出“鼻子”,言明活動要求,學生興致倍增,爭先恐后地上臺“貼鼻子”。于是,我用頭巾遮住學生的雙眼,抱著他原地晃一晃或轉(zhuǎn)上幾圈,然后讓他表演特技——“貼鼻子”,每一次都惹得同學們哄堂大笑。這中間,我成了學生中的一員,不時地與學生一起大呼小叫,抱著學生聲東擊西,做幾個滑稽動作,孩子們笑得前俯后仰……直至貼好鼻子為止。一場上好的小品竟然就能夠給學生帶來如此無窮的樂趣,在學生興致正濃之時,我再次相機提出要求:交流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感,然后出示題目《貼鼻子》,學生興趣來了,提筆就寫,剛才發(fā)生的一切生動地再現(xiàn)在作文本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奈淖直磉_出來?!币蚨?,小學生作文是練習,是練筆,是習作,它不同于寫作,更不同于創(chuàng)作。以活動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文興趣與習慣,讓學生愛寫、多寫、喜寫、必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
四、鼓勵中激趣
放膽表達,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空間。所謂放膽表達,就是提供一種或幾種習作的范圍,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命題,自己選材立意,不限體裁,不規(guī)定字數(shù)與時間,學生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寫就怎么寫,任學生思路盡情馳騁,自由傾訴與表達。這樣,就能夠調(diào)動他們的內(nèi)在潛質(zhì),讓學生的習作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學生便擁有了想象的翅膀,減少了條條框框的約束,多了份稚氣率真的表達。
鼓勵學生放膽表達,教師可以采用寫想像作文的形式進行訓練,想像作文最能讓學生的思想得到自由馳騁的發(fā)揮。在批改作文時,學生奇特而豐富的想像就能夠得到淋漓盡至的表達。
當寫作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當學生面對寫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時,不但“作文難”會離我們遠去,而且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欣賞到學生的生花妙筆,讓他們用自己的手,寫自己的心,讓寫作成為一種本能,成為一次愉快的旅行。
“看、想、說、寫”是我在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中對學生有意觀察提出的要求。雨中,我送給學生一把趣“傘”,教他們?nèi)ビ^察地面上打起的點點水花兒——“雨打點點波”,抓住屋檐下的滴珠,拍下冬青葉上的水霧,欣賞荷花池中的景象以及珍珠連串的天幕。冬天雪后的早晨,我?guī)蠈W生走出校園去看一看大雪覆蓋的小巷、公園、林木、田野……去玩一玩雪、打一打雪仗,真正體驗一下雪天的感受。仲秋,我?guī)е鴮W生參觀豐收后的田野景觀:那白胖胖的花生、紅乎乎的番薯,那笑紅了臉的高梁、笑彎了腰的谷穗,那喜笑顏開的收獲者、那來往穿梭的忙碌的拖拉機、小貨車……每次觀察后我都安排二三十分鐘口頭交流時間。因為有了親眼所見,學生的話匣子也就打開了,那平時閉口不語的孩子到后來也都滔滔不絕,各抒己見。這時,我再對學生進行點評,然后讓學生相互評議,場面熱鬧起來了。于是我又趁熱打鐵,讓學生把剛才看到的、想到的、交流的寫下來,不拘形式和字數(shù)。這樣,一篇篇優(yōu)美的作文片斷描寫便呈現(xiàn)在了眼前。我再指導學生交流、修改、評議。大自然的萬千變化躍然紙上,學生真正嘗到了“用我手寫我心”的樂趣。
由此可見,啟發(fā)學生心中裝著大自然,激發(fā)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寫作的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提高寫作能力尤為重要。
二、活動中引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yǎng)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家庭、社會和學校三者教育是一個有機整體,學生心中有家,才會心中有學校,才能滋生奉獻社會的情感。校園外,每個學生身邊的生活豐富多彩,如果不引導他們對其感興趣,不僅浪費了這塊素材資源,而且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留下了可惜的“腦空白”。為此,我從每學期的接班時候起,就引導學生通過“傳遞信息”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我首先要求學生在活動中,向他人介紹身邊的人,傳遞身邊剛發(fā)生的事,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只要有新意、有特色,我都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發(fā)揮想象,用恰當?shù)奈淖职阉季S火花表達出來,寫成一個個精彩的片斷進行交流,每周兩次,從不間斷。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激發(fā)寫作的興趣。一次,自習課上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男同學放下作業(yè)不做,卻圍在一位同學的桌前,爭著看一只用彩色紙粘糊起來的小燈籠。當時雖處于緊張的復習階段,但我覺得這正是引導學生具體觀察寫好作文的大好時機,于是就和大家一起觀察起來。為了把學生的"無意注意"引導到"有意注意"上來,我就布置孩子們在第二天下午帶來剪刀、糊精、色紙等,教他們親手做這樣的燈籠。這樣一動手,孩子們對燈籠的構造就比較清楚了,一只只五顏六色的燈籠也就在興致勃勃中做成了,他們動起筆來也就有話可說了。這時,我的相機引導也就發(fā)揮了最佳效果。
三、游戲中創(chuàng)趣
創(chuàng)趣,就是我在訓練學生由愛作文、練作文到能作文的過程中,主動參與的收獲。生活中,我常常給學生提供一些及時生成的作文素材。一日早讀,幾名學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談論著關于早上上學前被媽媽打斷了美夢的話題,我不失時機去點撥,讓做美夢的學生來談談自己早上起床前做的夢,讓曾經(jīng)做過的美夢的孩子回憶一下自己的夢境。這樣一來,孩子們有了展示自己美好愿望的舞臺了,個個興致高昂。理想也隨之被喚醒。在“貼鼻子”游戲中,我先在黑板上畫一個沒畫鼻子的小孩頭像,正在學生哈哈大笑之時,我取出“鼻子”,言明活動要求,學生興致倍增,爭先恐后地上臺“貼鼻子”。于是,我用頭巾遮住學生的雙眼,抱著他原地晃一晃或轉(zhuǎn)上幾圈,然后讓他表演特技——“貼鼻子”,每一次都惹得同學們哄堂大笑。這中間,我成了學生中的一員,不時地與學生一起大呼小叫,抱著學生聲東擊西,做幾個滑稽動作,孩子們笑得前俯后仰……直至貼好鼻子為止。一場上好的小品竟然就能夠給學生帶來如此無窮的樂趣,在學生興致正濃之時,我再次相機提出要求:交流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感,然后出示題目《貼鼻子》,學生興趣來了,提筆就寫,剛才發(fā)生的一切生動地再現(xiàn)在作文本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奈淖直磉_出來?!币蚨?,小學生作文是練習,是練筆,是習作,它不同于寫作,更不同于創(chuàng)作。以活動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文興趣與習慣,讓學生愛寫、多寫、喜寫、必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
四、鼓勵中激趣
放膽表達,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空間。所謂放膽表達,就是提供一種或幾種習作的范圍,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命題,自己選材立意,不限體裁,不規(guī)定字數(shù)與時間,學生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寫就怎么寫,任學生思路盡情馳騁,自由傾訴與表達。這樣,就能夠調(diào)動他們的內(nèi)在潛質(zhì),讓學生的習作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學生便擁有了想象的翅膀,減少了條條框框的約束,多了份稚氣率真的表達。
鼓勵學生放膽表達,教師可以采用寫想像作文的形式進行訓練,想像作文最能讓學生的思想得到自由馳騁的發(fā)揮。在批改作文時,學生奇特而豐富的想像就能夠得到淋漓盡至的表達。
當寫作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當學生面對寫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時,不但“作文難”會離我們遠去,而且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欣賞到學生的生花妙筆,讓他們用自己的手,寫自己的心,讓寫作成為一種本能,成為一次愉快的旅行。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廣西民族文化的“出圈”傳播
- 鄂南文化在文創(chuàng)設計中的應用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與意義衍生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與意義衍生
- 文化自信自強視域下推進縣域文化建設研究
- 非遺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研究
- 傳承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浙學與當代浙江精神發(fā)展路徑探索
- 從“三蘇”文化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表現(xiàn)形式
- 從湘西苗繡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知識產(chǎn)權保護的難題 ——— 一種社科法學的視角
- 民族文化元素在國際時尚市場中的再利用與轉(zhuǎn)化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