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教學論文
首先,對全冊教材進行德育滲透的分析。力求吃透教材,明確滲透德育的著力點,達到音樂學科德育滲透的預期目的。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一九年級)》教材內(nèi)容為研究對象,確定滲透德育重點主要包括: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學習、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等。然后,做好德育滲透的單元備課:依據(jù)大綱的要求,切合學生實際.設計每一個單元德育滲透的側重點。最后,在課時備課中體現(xiàn)德育滲透點:每節(jié)課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在課時備課過程中確定德育滲透點及滲透方法等都要體現(xiàn)出來。如在教唱《游擊隊歌》(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時,教師先讓學生欣賞《游擊隊歌》的音樂畫面,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此時,教師再用優(yōu)美的伴奏、抒情的范唱向學生介紹作品,那么學生對《游擊隊歌》的感受就不言而喻了,同時,在學唱過程中,更加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德育的滲透點在不知不覺中被學生接納,并化為自醒自悟。
二、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因素
德育的實施,應該在學生喜聞樂見、積極參與的課堂活動中體現(xiàn),喜歡參與的活動是學生愉悅身心的樂園、學習本領的課堂、施展才能的舞臺、塑造心靈的基地。因此,教師要認真設計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德育滲透在教學的全過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說教,要見縫插針聯(lián)系實際,要制定切實可靠的音樂常規(guī)來訓練學生講文明、有禮貌的好習慣,從學生步入音樂教室、師生問好、坐站姿勢等都要養(yǎng)成一定的規(guī)范動作,以培養(yǎng)遵守紀律、舉止文明、尊老敬師的良好行為,基本訓練要通過發(fā)聲練習、節(jié)奏訓練,聽音練耳等培養(yǎng)學生和諧統(tǒng)一的良好心態(tài),新課教學要結合教材采用多種方法,使德育內(nèi)容有機地滲透在教學中,課堂小結要面向全班各類學生,鼓勵他們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通過這些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高尚的行為。
1、在唱歌教學中凈化學生的心靈
歌唱教學是音樂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歌唱最易使學生直接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同時又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過程。歌曲以它獨特的美——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音響的意境美、表達的情感美在學生們的心靈中扎根,從而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凈化學生的心靈,美化學生的行為。
《青春舞曲》是一首維吾爾族民歌。歌曲中以“太陽”“花兒”“鳥兒”等大自然生態(tài)的變化為借喻和依托,抒發(fā)了維吾爾族青年贊美青春、珍惜青春年華的歡樂情緒。這首歌曲活潑明快,富于民族特色,歌詞具有教育意義,教育人們要珍惜青春,不要虛度年華。中學生正值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酋歌曲引導學生于歡樂、健康中步入青春期?!缎▲B,小鳥》(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歌曲描寫了小鳥在春天里,自由自在地飛翔,抒發(fā)了對小鳥的熱愛,同時也暗示了孩子們渴望象小鳥一樣自由的心情。在這個單元里選材都與春天,與大自然有關,其目的就是啟發(fā)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教唱這首歌時,要把親切深情的感情教進去,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美好的大自然是要靠所有人來保護的。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我們現(xiàn)在必須努力學習。
2、在音樂欣賞課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音樂欣賞教學是通過對古今中外音樂作品的欣賞,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趣,開闊視野,提高鑒賞能力,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特別是通過對我國民歌、民族音樂的欣賞,使學生熱愛祖國民族音樂文化,激勵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還要事先根據(jù)學生的各自特點,或組織學生收集有關《黃河大合唱》的音樂、文字、圖片等資料,或組織學生舉行不同形式的演唱會,或組織學生出版專題音樂墻報、手抄報,或組織討論《黃河大合唱》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討論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對中國音樂事業(yè)所做出的偉大貢獻。鋼琴協(xié)奏曲第四樂章《保衛(wèi)黃河》,在欣賞之前,教師先為學生介紹作者的生平和歌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以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在欣賞的同時,教師還可以播放有關的錄像,使學生感受作品的宏大氣勢、黃河的洶涌澎湃,體會中國人民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斗爭的偉大形象,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賀綠汀指出:“音樂是培養(yǎng)人民高尚道德品質、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币皇缀玫母枨?,常使人浮想聯(lián)翩,回味無窮,尤其是對青少年更能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甚至作用于他一生。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一首《義勇軍進行曲》曾鼓舞了多少愛國志士不怕拋頭顱、灑熱血,走上抗日最前線。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較深刻地理解歌曲、樂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強化功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引起他們感情的變化,產(chǎn)生心靈的震顫,從而深刻理解歌曲、樂曲的思想感情美。深入淺出地介紹偉大音樂家的生平故事和講解音樂家的優(yōu)秀作品時,會激發(fā)學生各種美好的感情,提高他們對生活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識別能力。
三、在教師自身形象中滲透德育因素
教師的人格在學生品德形成中具有參照作用,能對學生產(chǎn)生潛在的、持久而深刻的影響。一個獻身于音樂教育事業(yè)的教師應當具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豐富的知識,認真的態(tài)度,這將會對學生起著示范作用。教師整潔大方的衣著,自然端莊的教態(tài)、形象生動的語言、富有激情的歌唱,優(yōu)美動聽的琴聲,準確嫻熟的指揮、工整認真的板書都會時刻影響著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因此教師在各方面要率先垂范,用自身的形象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真正做到以情動情、以愛育愛、以德育德,有效提高德育滲透的實效?!吨袊逃母锖桶l(fā)展綱要》指出:“教師應當把德育貫穿和滲透到教育和教學全過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薄稑酚洝分幸灿涊d:“樂也者,施也?!币虼?,教師要重視發(fā)揮音樂的教育作用,通過音樂藝術的魅力,給學生以積極向上、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力量。
總之教學探索證明了在音樂教學中加強德育,不但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正像音樂教育家賀淥汀說過的一樣:“一個人有了一定的音樂修養(yǎng),不但不會妨礙他的專業(yè)。由于經(jīng)常接觸優(yōu)美純潔的音樂,使他的思想潛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蔽覀冊谝魳方虒W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過革命傳統(tǒng)、愛國主義和高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素質,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最實質的問題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不但使學生學到作品知識能準確的把握作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真正懂得我們中華民族是經(jīng)過無數(shù)苦難磨練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我們的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從而喚起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使他們自覺的為了祖國的強盛而學習,為了祖國的明天而加倍努力。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