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怎樣提高計算機上機操作課的質量-計算機論文
作者:軍事經濟學院襄樊分院—陳秋娣、常夙恒、歐婷婷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3-14人氣:973
1、布置上機任務時,進行科學合理的梯度設計
上機任務的設置是上機課中教師和學生互動交流的媒介,任務設置的科學性對上機過程的優(yōu)化起著基礎性的關鍵作用。因此,上機任務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到理論教學的內容和要求,進行一個梯度設計。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需求。
在這里建議將上機任務梯度設計為簡單、一般、較難和提高四個梯度,較低層次的學生可以通過簡單任務中具有一般梯度要求的任務來提高自己,通過這小部分任務的不斷練習、自我提高和鞏固,最終可以進入到上一層次的學生群體中,接下來便可以直接接收一般梯度層次的任務,以此逐漸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和水平。
2、分配上機任務時,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與上機任務的梯度相對應,學生層次劃分也應當有四個層次,可分別叫做一般、好、良和優(yōu)四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層次選擇相應梯度的上機任務來進行接收和完成,但同時也鼓勵學生依據個人的情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拔高選擇,在完成本層次對應梯度任務基礎上,選擇更好層次對應梯度的任務來嘗試完成。通過任務的梯度設計和學生的層次劃分,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整體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水平。
3、教師個別輔導時,要以歸納總結個性問題為目的當上機任務布置完畢后,教師要在機房內及時發(fā)現提問的學生,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的個別輔導不再是簡單的一對一解答每個學生的問題,而是對不同層次學生對不同梯度任務的提問有所預測和準備。這需要教師在個別問題解答輔導過程中,既要解決一定量的個別問題,同時還要記錄和掌握每個層次學生的群體情況。這樣做不但能夠解答大部分學生的問題,而且可以將四個層次學生對任務的完成情況有一個基本了解和掌握,為最終的總結性集體解答提供了依據。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將個性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
4、教師總結答疑時,要以梯度再設計和層次再劃分為目的
教師的個別輔導不可能解決所有學生的個性問題,所以在上機課最后一段時間內,教師要將個性問題提煉為共性問題,并集中解答這些共性問題,以此引起學生的注意。
教師還應該在答疑互動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任務設計是否有改進的可能和余地,研究其是否有利于學生層次的動態(tài)提高。與此同時,在這個集中答疑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根據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四個層次的學生進行一個動態(tài)的劃分,爭取做到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合理的層次劃分找到適合自己的層次群,通過該層次群所接收的上機任務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即爭取為每位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展、鞏固和提高的成長空間。
二、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任務再設計要考慮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基于構建主義思想,我們知道每個學生的操作能力是應當隨著課程的發(fā)展和推進而逐步得到提高的,那么這個提高的程度不同就意味著學生層次的動態(tài)變化沒有固定規(guī)律,這就要求教師在上機課中加強對學生個性情況的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整體情況進行一個科學合理的統計與分析,并借此設計出科學合理的任務梯度。任務的各個梯度,隨著課程進度的發(fā)展均要不斷提高其內容的涵蓋面和難度。
2、鼓勵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
從學生中選擇小組輔導代表也是對學生的一個激勵和引導,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和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輔導代表主要是在上機過程中能夠協助教師對所在層次的同學進行一個幫助。這樣的好處是不但使教師的輔導壓力減低,而且教師可以通過該代表及時了解該層次對任務的完成情況,也就為教師歸納總結和集中解答問題提供了幫助,同時也是任務再設計和層次再劃分的依據。
3、鼓勵學生對個人作品進行展示
鼓勵學生完成上機任務后對個人的作品進行展示,尤其是那些進步大提高快的學生,這不但是展現個人能力的一個機會,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這對于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模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借助一定的工具輔導上機
上機課的優(yōu)化可以借助一定的輔導工具來提高優(yōu)化效果,進而能夠提高輔導效率。比如電子教室軟件,教師可以通過該軟件在教師機上對學生機進行分組管理,這個分組剛好可以依據學生的層次來劃分,學生接收到任務后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進行練習,遇到問題還可以通過學生機的客戶端向教師機舉手提問,教師則可以進行遠程操控來幫助學生機解決問題,同時該軟件的屏幕廣播功能和演示操作功能,也能很好的完成遠程操控演示的作用,該軟件具有的學生機操作展示功能,也便于學生展示自己的任務完成情況和作品,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上機任務的設置是上機課中教師和學生互動交流的媒介,任務設置的科學性對上機過程的優(yōu)化起著基礎性的關鍵作用。因此,上機任務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到理論教學的內容和要求,進行一個梯度設計。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需求。
在這里建議將上機任務梯度設計為簡單、一般、較難和提高四個梯度,較低層次的學生可以通過簡單任務中具有一般梯度要求的任務來提高自己,通過這小部分任務的不斷練習、自我提高和鞏固,最終可以進入到上一層次的學生群體中,接下來便可以直接接收一般梯度層次的任務,以此逐漸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和水平。
2、分配上機任務時,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與上機任務的梯度相對應,學生層次劃分也應當有四個層次,可分別叫做一般、好、良和優(yōu)四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層次選擇相應梯度的上機任務來進行接收和完成,但同時也鼓勵學生依據個人的情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拔高選擇,在完成本層次對應梯度任務基礎上,選擇更好層次對應梯度的任務來嘗試完成。通過任務的梯度設計和學生的層次劃分,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整體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水平。
3、教師個別輔導時,要以歸納總結個性問題為目的當上機任務布置完畢后,教師要在機房內及時發(fā)現提問的學生,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的個別輔導不再是簡單的一對一解答每個學生的問題,而是對不同層次學生對不同梯度任務的提問有所預測和準備。這需要教師在個別問題解答輔導過程中,既要解決一定量的個別問題,同時還要記錄和掌握每個層次學生的群體情況。這樣做不但能夠解答大部分學生的問題,而且可以將四個層次學生對任務的完成情況有一個基本了解和掌握,為最終的總結性集體解答提供了依據。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將個性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
4、教師總結答疑時,要以梯度再設計和層次再劃分為目的
教師的個別輔導不可能解決所有學生的個性問題,所以在上機課最后一段時間內,教師要將個性問題提煉為共性問題,并集中解答這些共性問題,以此引起學生的注意。
教師還應該在答疑互動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任務設計是否有改進的可能和余地,研究其是否有利于學生層次的動態(tài)提高。與此同時,在這個集中答疑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根據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四個層次的學生進行一個動態(tài)的劃分,爭取做到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合理的層次劃分找到適合自己的層次群,通過該層次群所接收的上機任務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即爭取為每位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展、鞏固和提高的成長空間。
二、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任務再設計要考慮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基于構建主義思想,我們知道每個學生的操作能力是應當隨著課程的發(fā)展和推進而逐步得到提高的,那么這個提高的程度不同就意味著學生層次的動態(tài)變化沒有固定規(guī)律,這就要求教師在上機課中加強對學生個性情況的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整體情況進行一個科學合理的統計與分析,并借此設計出科學合理的任務梯度。任務的各個梯度,隨著課程進度的發(fā)展均要不斷提高其內容的涵蓋面和難度。
2、鼓勵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
從學生中選擇小組輔導代表也是對學生的一個激勵和引導,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和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輔導代表主要是在上機過程中能夠協助教師對所在層次的同學進行一個幫助。這樣的好處是不但使教師的輔導壓力減低,而且教師可以通過該代表及時了解該層次對任務的完成情況,也就為教師歸納總結和集中解答問題提供了幫助,同時也是任務再設計和層次再劃分的依據。
3、鼓勵學生對個人作品進行展示
鼓勵學生完成上機任務后對個人的作品進行展示,尤其是那些進步大提高快的學生,這不但是展現個人能力的一個機會,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這對于構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模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借助一定的工具輔導上機
上機課的優(yōu)化可以借助一定的輔導工具來提高優(yōu)化效果,進而能夠提高輔導效率。比如電子教室軟件,教師可以通過該軟件在教師機上對學生機進行分組管理,這個分組剛好可以依據學生的層次來劃分,學生接收到任務后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進行練習,遇到問題還可以通過學生機的客戶端向教師機舉手提問,教師則可以進行遠程操控來幫助學生機解決問題,同時該軟件的屏幕廣播功能和演示操作功能,也能很好的完成遠程操控演示的作用,該軟件具有的學生機操作展示功能,也便于學生展示自己的任務完成情況和作品,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 館藏《(增修)施南府志》的修復與保存
- 紙媒介在平面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與教學方法探討
- 廣電媒資從紙質向數字化轉型中的敘事重構研究
- 空間設計教學中紙藝技術的創(chuàng)意應用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紙質出版智能化轉型:技術融合與創(chuàng)新路徑
- 非遺傳統手工藝中紙張應用的技術體系與活態(tài)傳承策略
- 紙藝術的跨文化符號:中西方剪紙的英譯對比研究
- 數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路徑——以河南剪紙為例
- 基于環(huán)保視角的紙制品企業(yè)廢物管理與再利用策略
- 圖書館紙質文獻數字化存儲平臺的優(yōu)化設計與文件管理方法研究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