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傲慢與偏見》看簡●奧斯汀的婚姻觀-人物審美論文
簡·奧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是英國18-19世紀杰出的現實主義女作家,是一位描繪日常平凡生活和生活中的人物的小說家。她一生中共寫了六部完整的小說,其中《傲慢與偏見》是最為廣大讀者所喜愛的,同時也是作者本人最喜愛的一部作品。這部小說通過對幾對婚姻的描述,闡述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觀:只有愛情或只有財產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愛情與財產的結合才構成美滿的婚姻。作者這種婚姻觀的形成和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而這種反應當時社會擇偶標準的婚姻觀,在今天看來也有一定的道理和指導作用。
一、對《傲慢與偏見》中三起不同婚姻的分析
(一) 莉迪亞和威克姆的盲目婚姻
莉迪婭是班納特家最小的女兒,她長得漂亮,但生性輕率、自負,也繼承了母親的愚蠢和虛榮。她雖然才15歲, 卻情竇早開, 滿腦子想著談情說愛, 只要附近一來軍官, 她就會跑去勾搭。青年軍官威克姆道德敗壞、游手好閑,但其外表風度翩翩、談吐文雅、魅力十足。莉迪亞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一時感情沖動,跟著他私奔。威克姆之所以從布萊頓逃跑,完全是為賭債所逼,而并非如事情表面看來的為了和莉迪亞的“愛情”。莉迪亞無權無勢, 無利可圖, 威克姆根本不喜歡她,而他選擇莉迪亞的原因,只是樂意在出逃的路上有個女人陪伴他。不過他最終之所以同意與莉迪亞結婚,金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因達西先生出面,替威克姆償還了債務,并在莉迪亞名下的錢之外,又給了她一千英鎊,并給威克姆買了個官職,才最終換來了威克姆和莉迪亞的婚姻。
(二) 夏洛特和柯林斯的現實婚姻
伊麗莎白的好友夏洛蒂是個極為現實的人,只是因為沒有財產,長得也不漂亮,所以27歲了,依然待字閨中。為了安逸的生活,盡管柯林斯先生拘泥禮節(jié)、反應遲鈍、滿口廢話、自以為是,但當這個家伙向她求婚時,她卻一口答應。因為“結婚到底是她一貫的目標: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過相當教育的青年女子,總是把結婚當作僅有的一條體面退路,盡管結婚并不一定會叫人幸福,但總算給她安排了一個最可靠的儲藏室,日后可以不挨凍受饑 [1]。”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女性不擁有財產繼承權,家庭生活被認為是最適合婦女的天地。婦女要生存,要獲得生活上的保障和“財政保證”,婚姻是捷徑也是唯一的途徑[2]。在嚴酷的現實面前,夏洛蒂放棄了自己的理想,犧牲了自己一生的幸福。這樣的一種靠金錢財富維持的婚姻雖然并不完美,但畢竟也是一種婚姻。在這樁婚姻里,夏洛特和柯林斯之間是沒有溫暖和幸福的感覺的,只是枯燥平淡的生活著。奧斯丁并不欣賞這樣的婚姻,透過文字可以感覺到她對這種婚姻的嘲諷之意。
(三) 伊麗莎白和達西的完美婚姻
伊麗莎白出身于中產階級家庭,受過中等教育,是個聰慧、有主見的女孩,并且目光敏銳、富有洞察力。她不同于自己的妹妹們,并常常為缺乏教養(yǎng)的妹妹們而羞愧,為愚蠢的母親而汗顏。達西性格偏內向,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再加上他出身豪門,擁有巨額財富,難免會給人以傲慢的印象。兩人剛開始接觸時,對彼此的印象都不好。但隨著接觸的增多,漸漸地達西被伊麗莎白的美麗和可愛所打動,尤其是她機靈的頭腦和詼諧的語言更是深深吸引了他。他覺得伊麗莎白出身不算高貴,看不起她的家庭,并認定自己向伊麗莎白求婚,已經是降低了要求,違背了自己的意志、理智,甚至是違背人格來做的。他認為身份低微而又缺少金錢財富的伊麗莎白一定會對他這樣身份的貴公子表達愛意而欣喜若狂的接受。但是當他自以為肯定會得到個滿意的答案,臉上流露出一副穩(wěn)操勝券的神氣時,卻激起了伊麗莎白的怨恨,并斷然拒絕了他的求婚,還毫不留情地指責他的傲慢無禮。后來,達西漸漸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他接受了伊麗莎白的指責,并改正了自己傲慢自負的缺點。而當伊麗莎白親眼觀察了達西的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特別是看到他改變了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tài)后,伊麗莎白也開始放棄由自尊造成的偏見,真正認真地去了解達西,在消除了對達西的誤解和偏見后,逐漸接受了“悔過”的達西,兩人之間終于產生了真摯的感情。
通過這三起婚姻,奧斯汀向我們展示了她的婚姻觀,那就是:只為美貌和感情而結婚是錯誤的;只為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結婚也是錯誤的;只有既考慮配偶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又考慮他的個人優(yōu)點并為真正的愛情而結婚才是正確的。
二、奧斯丁婚姻觀的形成及原因
簡·奧斯丁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并且具有高超藝術技巧的作家,這可以說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迅速變革的歐洲與封建主義色彩濃重的英國的特定時代造就了她。除此之外,簡·奧斯丁的獨特的生活環(huán)境與人生道路也對其婚姻觀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一)時代的影響
在簡·奧斯丁所生活的時代,財產由男人繼承、掌握,女人沒有社會地位,沒有生活來源,她們的財產即生活的保障只是他們出嫁時有限的嫁妝。不僅如此,女性工作的權利也被社會無情剝奪,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婦女不允許外出工作,家庭困難也只能教點書,還要被人看不起。所以為了保證婚后舒適的生活她們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尋求能給她們相當財產的伴侶。這樣的時代特點促使奧斯丁逐漸認識到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女性婚姻的成敗決定了她們是否能在上流社會占有一席之地,只有金錢婚姻才能保證女性無憂無慮享受富裕生活。
同時,奧斯丁生活的大部分時代受18世紀古典主義的影響,英國的18世紀被稱為“理性的時代”。理性統(tǒng)治一切,所以這也是奧斯丁用理智的眼光來看待婚姻的原因之一。
(二)奧斯汀個人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
奧斯丁生活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清新的鄉(xiāng)村,家庭有高雅的文化氛圍,她的父親是位博學的學者、牧師,有穩(wěn)定的經濟收入,她不愁衣食,沒有變革的欲望,盡情享受生活。所以當時英國社會經濟的大變革對她沒有產生什么大的影響,歐洲轟轟烈烈的革命也沒有激起她絲毫的浪漫情懷。她小說中所描寫的主要是與她個人社會地位相吻合的鄉(xiāng)村紳士、地主的日常生活,“服從簡約和精選這兩條原則,毫無牽強、冗贅之處?!边@就是她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想。她從生活最實用的角度出發(fā),以一種最現實的眼光看待婚姻、看待生活并反映這種最現實的想法。
(三)奧斯汀的個人經歷與個性的影響
奧斯丁的生活平淡舒適,她的一生“決不是充滿事件的一生”。除了有限的社交生活(家庭聚會、舞會、散步、串門)外,生活沒有大的變化。她的生活變化只是搬幾次家和遭到幾次小小的失意。這些足以說明,奧斯丁滿足于她舒適穩(wěn)定的生活,因而欣賞這種平靜、情趣高雅的生活。她這種封閉、舒適的生活以及她易于滿足的個性不會使她產生改變生活的欲望,因而她對周圍人的褒貶也自覺不自覺地以她自己的價值觀、審美觀來衡量。她瞧不起那些由于缺乏財產而低級趣味的人,因此財產在她的小說中一再被提到,因為財產是維持高雅享受的基礎。所以在她的小說中只有那些像她那樣有一定的財產、趣味高雅、懂理智的人才被她欣賞,而她們的婚姻伴侶都是與她們在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相和諧的人,這就是她的實用婚姻觀。
三、奧斯汀婚姻觀的現實意義
奧斯丁的時代已經遠去了,但人們追求美好婚姻的共同人生訴求卻沒有任何改變,而且還愈加強烈。《傲慢與偏見》中詮釋的婚姻觀念也沒有完全脫離我們的實際,還給現代人帶來某種啟迪。與小說塑造的情節(jié)相似,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在談婚論嫁時,何嘗又不是進行著愛情與金錢的權衡呢?《傲慢與偏見》雖是一出閃爍著斗智意味的愛情輕喜劇,但實際卻告訴我們一個真理,那就是牢固的愛情是婚姻的奠基石。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簡·奧斯丁通過小說告訴人們必須行動和自省才有希望,人的尊嚴絕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行動和自省中獲得,透過理性的行動,把人類的王國建立得具有一個心靈價值的模式,以與物質世俗有別。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