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美玉無瑕——《清和先生傳》的自傳色彩

作者:田泳錦來源:《芒種》日期:2015-08-19人氣:2005

    目前,學(xué)界對《清和先生傳》的文體歸屬有多種看法。曾棗莊的著作《宋文通論》中稱《清和先生傳》“也是小說家言”,[1]965歸之于傳記文中的“傳異”一類。劉成國在《宋代俳諧文研究》一文中把“俳諧文”分為“擬體俳諧文、假傳類俳諧文、假托鬼神類俳諧文三類”,[2]39《清和先生傳》歸之于假傳類俳諧文。王皓在其碩士論文《宋代單篇傳記研究》中說:“除人物傳記外,還有一部分擬人化的物傳”,[3]17歸之于寓言體傳記。

    以上對《清和先生傳》文體歸屬的看法立足于該文的虛構(gòu)性及其詼諧的文風(fēng)。筆者認為,這正是該文奇幻絢麗風(fēng)格的體現(xiàn)。而從本質(zhì)上看,《清和先生傳》更契合自傳文的特質(zhì)。首先,傳主清和先生是秦觀的自我寫照?!肚搴拖壬鷤鳌分^,“孟子稱伯夷清,下惠和。先生自謂不夷不惠,居二者之間,而兼有其德,因自號曰清和先生云?!?nbsp;[4]689塑造了清和先生“不夷不惠”的形象。伯夷叔齊的形象大放異彩,始于《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第一》對伯夷叔齊的記載,伯夷叔齊辭讓帝位充分呈現(xiàn)了周人崇信“禮”和“孝”的社會倫理道德。其次,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餓死于首陽山。此后,伯夷叔齊就以其“仁”德、清白高潔的崇高品格屹立于中國文學(xué)各種文學(xué)樣式之中。柳下惠也是道德的至高無上者,《孟子·萬章下》中說“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是因其“不羞污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與鄉(xiāng)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甚至意志強大到“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cè),爾焉能浼我哉”的程度。可見,“清”與“和”均為道德的至高境界,以清和為號,正是對自我品格的高調(diào)標示。

    在表現(xiàn)方法上,《清和先生傳》明顯深受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的霑濡。《五柳先生傳》雖只有短短百來字,卻成功塑造了一個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隱者形象?!段辶壬鷤鳌烽_篇寫道,“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以宅邊柳樹為名號的“五柳先生”,隨意且瀟灑。而《清和先生傳》開篇則鄭重其事地寫道“清和先生姓甘名液,字子美”,還記“其先”,即家譜中的先祖,又記“其后”,即家族的傳承,洋洋灑灑介紹一通之后才述及取號“清和先生”的原因。寫作風(fēng)格迥異,但開篇定下全文基調(diào),旨在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式是一致的。

    《清和先生傳》用相當多的篇幅記敘了清和先生一生曲折的際遇。清和先生渴望有所作為,嘗自稱“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價者也”。此處化用《論語·子罕》篇語典??鬃幼员热缌钾洿Z,清和先生(即秦觀)也在孜孜以求仕途之路。秦觀的仕途之路多坎坷,雖然文才出眾,得到蘇軾、王安石等文壇諸將的眾口稱贊,但元豐元年(1078)、元豐五年(1082)參加了兩次科舉考試,均以失敗告終。在元豐五年,第二次參加科舉考試前,自謂“頗自摧折,不復(fù)如向來簡慢。盡取今人所謂時文者讀之,意謂亦不甚難及,試就其體作數(shù)首,輒有見推可者,因以應(yīng)書,遂亦蒙見錄,今復(fù)加工如求應(yīng)舉時矣。但恐南省所取又不同”。[5]991透露其心路歷程:曾經(jīng)是落拓不羈的他,為了踏進仕途做出的諸多努力,包括改變個性、認真?zhèn)淇嫉鹊?,但其?nèi)心卻是極不踏實的。到元豐八年(1085)他第三次參考才考中進士,時年三十七歲。從少年游學(xué)至登進士第,秦觀竟然耗費了近二十年的時間,此處曲筆記錄的,正是秦觀內(nèi)心的隱痛之一:蹉跎科場。

    《清和先生傳》文中還寫到清和先生在士大夫中名聲漸起,終于得到皇上的重用。清和先生深得人心,“士大夫愈從先生游,鄉(xiāng)黨賓友之會,咸曰無甘公不樂”(甘公即酒),連一向被禁止喝酒的釋氏門徒亦“竊與先生游”。可惜好景不長。秦觀還在《清和先生傳》借歷史上“坐與先生為黨而被罪者”灌夫、季布、李景簡和桓彬等人因酒而得罪的事實,曲筆敘寫自我人生境況。當初與清和先生交游密切的人,“多中道而變,不承于初,咸毀之曰:‘甘氏孽子,始以詐得,終當以詐敗矣’”。

    據(jù)《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卷四六三記載:

(元祐六年八月戊子朔),又以趙君錫《論秦觀疏》付三省。劉摯私志其事云:“初,除觀為正字,用君錫之薦。既而賈易詆觀不檢之罪。同日,君錫亦有一章曰:‘臣前薦觀,以其有文學(xué)。今始知其薄于行,愿寢前薦,罷觀新命。臣妄薦觀,罪不敢逃也?!蚓a之薦觀也,非本知觀也?!盵6] 438

    元祐六年(1090)(七月),秦觀以趙君錫之薦,由秘書省校對黃本書籍遷黃本正字。按說趙君錫應(yīng)當是相當了解并認可秦觀的。當賈易詆毀攻擊秦觀以“不檢”之罪時,趙君錫即反悔之前的推薦,說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秦觀,甚至上《論秦觀疏》彈劾秦觀,和賈易異口同聲攻擊秦觀舉止不端。受此事牽連,元祐六年(1091)八月,蘇軾被迫放外任,秦觀則被罷正字。《清和先生傳》一文中,清和先生被加上“性不自恃”的罪狀,面對的是“禮法之士疾之如仇”的窘境,皇上“惡其朋比”,只有孔融“嘗上書辨先生之無罪”。《秦少游年譜長編》所記也可以相互印證,其記“(元祐八年)先生嘗至中山謁東坡,有《清和先生傳》志其事。”[6] 515《清和先生傳》文中所記清和先生事正與秦觀自身際遇相吻合?!肚搴拖壬鷤鳌分标愖约沂?,透露出秦觀內(nèi)心隱痛之二:坐黨爭罪,人生苦悶。

    《清和先生傳》塑造了秦觀美玉無瑕之人生境界,曲筆記錄了其內(nèi)心深處最為慘痛的人生體驗,從本質(zhì)上說,《清和先生傳》正是繼承了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刻畫人物本質(zhì)的寫法,自傳色彩濃厚。

本文來源:http://m.xwlcp.cn/w/zw/1534.html芒種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zé)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