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視角下看《牛虻》的翻譯技巧
對《牛虻》的翻譯,應該要符合我國讀者的閱讀需求,因此在翻譯的時候,不能完全按照直譯的方式,而應該要進行改變,從美學的視角出發(fā)對這部作品進行翻譯。從翻譯版本和原本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人物是被刪除的,這是在美學思想下產生的一種翻譯結果,是為了融入我國的主流文學而采用的一個翻譯技巧,是為了保持規(guī)則上的一致性而形成的一種翻譯方式。在原著中,主人公經過了角色的轉變,他作為一個革命者,不僅有著十分復雜的性格,也有十分英勇的一面,也與平常人一樣有著正常的思考方式,在對人物的個性特征以及形象進行塑造的時候,作者采用了一種十分細膩的表現方式,但是我國的在進行翻譯的時候,為了更多地契合我國讀者的閱讀習慣以及我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規(guī)范,做出了相應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必須的,因為直譯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作品原本的含義??傮w說來,譯本基本上保持了和原著的同步。
在小說中,作者講述了牛虻與蒙泰尼里之間相互認識的場面,蒙泰尼里的兒子能夠死而復生,是一件十分值得慶幸的事情,但是這種復活發(fā)生的地方并不是十分美好,是發(fā)生在監(jiān)獄中的。在這個時候,這個兒子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但是這個時候他也面臨了一個艱難的選擇,因為如果他選擇了自己的性命,又會出現與自己的信仰,與自己的事業(yè)違背的問題,這樣的尷尬使得他十分煎熬,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最后蒙泰尼里選擇了自己的信仰,當牛虻死去之后,對于上帝的信仰也坍塌了,雖然多年來自己一直都十分信奉上帝,一直在對上帝進行懺悔,但是上帝還是沒有如他所愿,將他的兒子還給他,于是他為自己的信仰所構建起來的堤防終于坍塌了,在他心中積攢了很多年的怨恨,終于還是爆發(fā)出來,他不再屈從于自己的信仰,將封鎖了自己很多年的枷鎖打開,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可以看出,蒙泰尼里其實是一個宗教的犧牲品。
一直以來,牛虻都被塑造成為一個具有覺醒意識但是卻又有一定局限性的革命家,從翻譯作品與原文進行對比中可以看出,譯本中對于牛虻的描述是比較客觀的,基本反映了牛虻這個人的本質,作者在對這個人物進行塑造的時候,塑造的是一種十分真實豐滿的形象,是對一個愛國戰(zhàn)士進行塑造的過程,同時也對他作為普通人的一面進行了展示,作為一個普通人,他也有愛恨情仇,也有愛恨癡怨,他會為了生活不斷地奮斗,為了自由甚至犧牲,由此可以看出,牛虻其實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在多年的牢獄生活之后,牛虻見到了自己的父親,那個人似乎是欺騙了自己的人,但是他的心中其實有很多話想說,卻又說不出來,在翻譯的時候,使用了比較細致的心理描寫,對當時牛虻以及他的父親的心理上的矛盾刻畫得十分清楚,這種心理上的煎熬遠遠超過身體上的折磨,讓牛虻更加難受。對于自己的不幸以及遭遇,他將這一切的原因都歸結于自己的父親,正是由于自己的父親才導致了自己失敗的人生,因此他開始宣泄自己的情感,當宣泄完成之后,他開始進行報復。對于蒙泰尼里,牛虻的態(tài)度卻是體現出一種人性的,他十分希望他能得到寬恕,但其實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蒙泰尼里殺死了自己,對蒙泰尼里的攻擊,其實是牛虻的目的,他想要推翻這種愚昧的宗教,同時也希望可以拯救自己的父親,希望上帝不要一直都占據在他的心中,從而讓自己的父親可以遠離宗教。然而,父親卻成為了上帝的代言人,因此在最后,父親還是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兒子。從翻譯中可以看出,譯者對于人物的心理的刻畫十分到位,體現出人物內心的矛盾、煎熬,這種翻譯的方式可以使得翻譯的水平不斷提升,使得我國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有更加深刻的體驗。
本文來源:http://m.xwlcp.cn/w/zw/1534.html 《芒種》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