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論述舒婷的詩歌創(chuàng)作

作者:莫玲玲來源:《芒種》日期:2015-07-07人氣:7708

一、舒婷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

朦朧詩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舒婷是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之一。舒婷原名龔佩瑜,福建人,舒婷詩歌創(chuàng)作與其生活背景有著很大關系。舒婷的詩歌創(chuàng)作始于文革后期,她剛剛從狂熱的革命熱情中清醒過來,開始審視這段史無前例的歲月,她敏感的察覺到整個社會災難和個人的不幸,這種情感促使她開始書寫這段人生經歷和心路歷程。她的詩中既有濃重的時代烙印,有時代給予個人的痛苦、壓抑,有當代青年迷惘的痛苦與幸福的期待。作者以女性獨有的敏感,寫出了感同身受的人生體驗,給讀者展示了情感鮮明的內心世界。同時作者的詩中又有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這段苦難的生活經歷給鍛煉了作者堅強不屈的性格,詩人的作品中也充滿了這種奮發(fā)向上的格調。舒婷的詩一經推出立即引起廣大青年讀者的共鳴和喜歡,不僅成為新時代女性文學的旗幟,也為當時社會營造出新的詩歌創(chuàng)作氛圍,標志著中國詩歌的新開始,引領著中國文壇不斷前進和發(fā)展。

二、舒婷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征

1、意象的運用

現(xiàn)實主義是當時文壇的主要風格,舒婷作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其詩歌以營造意象見長,給當時文壇引入了一股新風。作為“朦朧詩”的代表作家之一,舒婷的詩作以追求詩歌意象見長。所謂意象就是詩人在詩歌寫作過程中通過對人或者物的描述來抒發(fā)個人的情感,是詩歌變現(xiàn)手法的重要元素,也是詩人構建抒情方式的重要手段。意象在古典詩歌創(chuàng)造中比較常見,舒婷是一個深受古典詩歌影響的詩人,她的作品中很好的借鑒了意象這種藝術表達手段,并加以深化,具有獨特個人風格。孫紹振先生曾經說道,舒婷的作品代表著我們的未來,但她的風格是過去的延伸。舒婷作品深得古典詩歌的韻味,將傳統(tǒng)詩歌的唯美巧妙的傳達給讀者,有力的烘托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例如詩人有一首代表作《船》,“滿潮的海面/一只小船/傾斜的擱淺在/荒涼的礁岸上/風帆已被折斷/波浪喘息著/水鳥焦灼地撲打翅膀/縱有遼闊的疆域/卻喪失了最后的力量/他們悵然相望/愛情穿過生死的界限/交織著萬古常新的目光/……”讀罷這首詩,一股哀怨、無奈的氛圍躍然紙上,一種悠然的些許傷感頓時漾出心中,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強烈的情感色彩,詩人以擬人化的手法,將破敗的漁船與海浪比喻成一對情侶,咫尺之間、朝夕相對,卻猶如天塹,永遠無法聚首,這種意象和境界不自主的讓我們聯(lián)想到唐詩宋詞中的婉約之美。最后,詩人也賦予了海邊的船以靈魂,盡管船在不斷腐爛,但是追求幸福和愛情的信念永遠不會放棄,縱然經過千年萬古,也永不放棄。這種意象也正是詩人直抒胸臆、表達情感的最佳方式。當然,舒婷作為現(xiàn)代作家,尤其是經歷過五四運動和文革時代的詩人,她的創(chuàng)作具有一種表達上的多義性,例如在《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中,詩人一開始就通過幾個關鍵詞語為讀者營造出舊中國貧窮和衰敗的意象,像干癟的稻穗、破舊的水車、失修的路基等等,情感表達強烈,意象手段比較鮮明。隨后作者用新社會的欣欣向榮反襯出舊社會的落后,尤其是第三段是全詩的高潮,幾個排比詞匯的運用,如“掛著眼淚的笑渦”、“絆紅的黎明”等,這種意象手段的運用將時代的劇烈變化、人們的歡欣鼓舞表達的淋漓盡致。在詩人的其他作品中,也常見意象手法的運用,例如《土地情詩》、《春雨綿綿》、《這也是一切》等,詩人利用了大量的物體來進行意象的創(chuàng)造,有百合、橡樹、大雁、候鳥、云朵、月亮等等,詩人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獨特的創(chuàng)造手法將這些常見的物體賦予了新的靈魂和色彩,地傳達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這種對自由的意象塑造正是詩人作品魅力的所在。

2、強烈的女性意識營造

在傳統(tǒng)的男權社會,女性是男人的附屬品,沒有獨立自主權,女性只有通過婚姻來依附男人才能被社會所認可。中國社會盡管受到五四運動的洗禮,但是男性作為社會的主宰地位一直未動搖,女性對男性的依賴心理一直存在著。舒婷一直是女性獨立的倡導者,她的很多作品中都強烈的表達出女性意識。千百年里,對女性貞潔的要求是女性自由最大的桎梏,女性以情感和青春被埋葬為代價,來獲得社會的認可,這種悲劇的做法卻被男權社會奉為女性道德的最高風范,多少女性的鮮血和眼淚換來的只是封建禮教的不斷強化。舒婷在作品《神女峰》中對這種封建節(jié)烈觀進行大力鞭撻,“心真能變成石頭嗎?”、“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苦一晚?!边@句話像一道閃電,是對男權文化下那扭曲的女性觀念的一種控訴,喚醒女性獨立意識和自主追求幸福的渴望,在詩人看來,癡癡地等待、堅守的婦德,都是封建文化給女性身體和精神上的桎梏,都不是正確的選擇,最終女性必將淪為男權社會的犧牲品。新時代女性應該從男權的蔭蔽下走出來,主動表達情感、去追求幸福,表達出一種新時代女性的愛情觀。特別是詩人的經典之作“致橡樹”,更是表達出女性追求與男性平等的意識,“致橡樹”與其說是詩歌,不如比喻成女性獨立宣言,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強烈的表達了對獨立人格與平等觀念的召喚,“我如果愛你/絕不學攀緣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作品開篇就直抒胸臆,表達出女性不是男性的陪襯,也不是男性的犧牲品,女人不是攀援的凌霄花,是獨立的、自主的,她也是一棵“樹”,是與男性并肩站立、互相扶持的,甚至以柔弱的身軀給予男性以扶持和力量。整部作品情感強烈、節(jié)奏激揚,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的獨立意識和愛情觀,既是對男性社會的控制,也是對極端女權主義的否定。同時,舒婷的女性意識與后期的女權運動也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在舒婷的詩中,我們明顯看到男女之間的明顯不同,例如在舒婷筆下,男的是太陽,陽剛有力。女的則像月亮,溫婉美麗。在《致橡樹》中,男的是橡樹,參天茂盛,女的則是木棉,鮮艷美麗。作者并沒有以兩棵橡樹的視角來比喻男女關系,這說明舒婷的女性意識是對男權社會的一定改造,是為女性最大限度的爭取平等機會,并沒有大刀闊斧的對男權社會進行徹底推翻,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正因為如此,才得到了男權社會的支持,這也使得舒婷的作品得以廣泛的流傳,有著如此大的影響力。

3、豐富的情感色彩

豐富的情感是舒婷“朦朧詩”的一大特點,與同時代“朦朧派”其他詩人不同,舒婷的語言大多清新委婉,有著唐詩宋詞般的古典韻味,也正是由于這種清新的語言風格,使得她的詩流露出獨到的情感之美,深深地打動讀者的心。但同時我們也看到,舒婷的詩歌世界中除了有清新委婉之外,還有著憂郁的色彩,她所用的語言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諸如“黃昏”、“黑夜”、“病樹”、“斑駁”、“古井”等詞語,為讀者營造出一副衰敗昏暗的場景。例如在她的作品《墻》中,有這樣的描述:夜晚,墻活動起來,/伸出柔軟的偽足/擠壓我,勒索我,要我適應各種各樣的形狀/我驚恐地逃到大街上/發(fā)現(xiàn)同樣的噩夢/掛在每一個人的腳后跟/一道道畏縮的目光/一堵堵冰冷的墻……。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那種壓抑苦難到無以復加的情形,也是詩人對那個年代的控訴。那個荒蠻的年代,人的思想和行為受到極大的管制,甚至哭和笑都不能發(fā)自內心,每個人都是行尸走肉的生活著,都是時代的犧牲品。在《日落白藤湖》中,詩人寫了這樣一段觸目驚心的詩行:“在湖漪的諧振里/我顫抖猶如一片葉子/任我淚流滿面吧/青春的盛宴己沒有我的席位/我要怎樣才能找到道路/使我/走向完成”,詩人欲哭無淚,對未來的迷茫躍然紙上,在作者所處的年代,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就這樣白白逝去,詩人在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對未來失去了信心。從這幾段文字可以看出,舒婷的詩具有豐富的情感基調,會極大引起讀者尤其是同時代人的共鳴,深深的打動人心。舒婷的詩在形式上也為情感宣泄做了有力鋪呈,在作者的詩中有著大量的排比、比興以及反復等手法,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情感不斷的升華。例如在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作者以“祖國啊”這三個字反復詠嘆,將對新社會的期盼之情真摯的表現(xiàn)出來,使作品中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

三、結語

舒婷生長于一個特殊的年代,但也正是這段苦難的生活經歷給她提供了寫作的思想源泉和素材,作者用詩歌形式寫出了那個時代的共鳴之音,由于種種原因,為了回避一些壓力和挑戰(zhàn),作者用曲線和委婉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聲音,這也使得她的詩被冠以“朦朧詩”的原因,在當時也引起不少爭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舒婷的詩歌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她的詩歌情感濃烈、語言清新、意象運用嫻熟、女權思想鮮明,讓讀者從心靈到感情上都能感受到震撼和感染,從而讓更多的喜歡上舒婷、喜歡上寫作,這也許正是舒婷的詩歌帶給后人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洪子誠、劉登翰:《中國當代新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版。

2.李新宇:《中國當代詩歌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劉禾編:《持燈的使者》,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4.於可訓:《當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本文來源:http://m.xwlcp.cn/w/zw/1534.html  《芒種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