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生態(tài)消費的制約因素分析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生態(tài)消費;制約因素
倡導生態(tài)消費,既滿足人類的物質文化需求,又有利于能源資源的節(jié)約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的消費構成危害。[1]然而,大學生這一消費群體存在著“非生態(tài)”消費現(xiàn)象。
一、高校大學生“非生態(tài)”消費的表現(xiàn)及危害
1.盲目消費,造成浪費
大學生消費群體中,雖然大多數(shù)有消費計劃,但在消費的過程中看到的僅僅是五花八門的商品,考慮的是消費購物時的快樂和幸福,而很少注意開銷的平衡和節(jié)制,隨意性很大。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浪費,主要有食堂浪費、校園浪費和生活浪費?!伴L流水”、“長明燈”、亂倒飯菜、隨便扔掉沒有用完的本子、扔掉可再使用的生活用品、賀卡滿天飛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
2.攀比消費,缺乏理性
大學生由于年輕,消費經(jīng)驗不足,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來到城市,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他們眼花繚亂、無所適從,但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拉近與城市大學生的距離,會不顧家庭經(jīng)濟狀況,消費攀比模仿現(xiàn)象較嚴重。從飲食、服裝、娛樂到消費的意識、心理等多個方面進行模仿消費。雖然這是大學生適應校園環(huán)境、融入大學生群體、形成和諧人際關系的有效方式。但過于攀比模仿,不考慮商品是否適合自己,是否需要,更不考慮是否具備家庭條件,導致消費缺乏理性,消費低效。
3.習慣“一次性用品”消費,污染嚴重
“一次性用品”是指只能使用一次的塑料制品、木制品或紙制品等。如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等。一用即丟、方便、快捷,又免去了很多后續(xù)工作,使得“一次性用品”日益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一次性”帶來的方便、快捷的背后卻是資源的巨大浪費;同時,“一次性用品”多為塑料制品,使用后由于難以降解,造成垃圾成災,又使環(huán)境的負擔沉重。此外,亂吐口香糖膠、亂扔廢電池,也是污染環(huán)境的罪魁禍首。
4.注重交往、娛樂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
大學生合理的消費應當是以基本生活和學習消費為主,兼顧休閑、人際等其他消費。但部分大學生用于休閑娛樂、人際交往的消費比重則不斷增長,更多用于名牌服飾的穿著、手機的更新、電腦的換代、吃請的應酬和戀愛的花費上,注重物質、娛樂消費,過于追求感官刺激,而對精神需求、發(fā)展需求關注甚少,傾向于“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超前消費。這種消費結構,不僅會影響大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而且加重了他們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
二、高校大學生生態(tài)消費的制約因素
(一)學生方面
1.崇尚物質主義價值觀。崇尚物質主義價值觀是過度追求物質消費,把物質消費視為身份地位的象征,把過度的物質財富視為成功的標志,把幸福感視為物質需求的滿足。節(jié)儉的傳統(tǒng)美德被這樣的價值觀沖擊著,制約著生態(tài)消費的實現(xiàn)。
大學生消費群體中,靠自己勤工儉學和獎學金生活的大學生很少,絕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暫時不具備獨立的經(jīng)濟來源,主要依賴父母,但消費水平卻日漸攀升。大學生們無法真切體會到父母的辛苦,節(jié)約觀念淡薄,在消費中產(chǎn)生超前消費(借錢)、奢侈消費、炫耀消費、攀比消費和一次性浪費消費等現(xiàn)象,有錢盡情消費的“月光族”大學生,大有人在。
2.不成熟的消費心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加之西方消費主義的影響,大學生遠離父母,缺少自我約束,追求時尚與流行的從眾心理、攀比心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量存在,它表現(xiàn)為高消費心理、虛假心理、超前消費心理。大學生們追求的消費時尚中,普遍增加了手機、電腦的消費項目,而且向高端、智能方向發(fā)展。有些大學生為了擁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機,為了舉辦一次排場的聚會,為了和“對象”過一個浪漫的洋節(jié),他們情愿節(jié)衣縮食,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甚至不惜向別人借錢,更有甚者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消費缺乏理性。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不合理的消費。
(二)家庭方面
1.家庭消費觀念的影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直接地影響著子女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國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總體達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富裕家庭的消費水平會比較高,來自這些家庭的大學生也會具有相應的消費觀念和習慣,高消費、浪費消費等 “非生態(tài)”消費的可能性大增。
2.家長溺愛的影響。大學生經(jīng)濟來源主要是家庭。中國文化重視生命、民族、社會價值的延續(xù)基因,這種基因可稱之為根文化。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兒女考上大學是一件令人感到榮耀的事情?!巴映升垺薄ⅰ霸概渗P”是父母的心愿。所以,父母不惜代價滿足子女在校園的消費,而不太考慮子女的消費是否合理,生怕孩子孤身在外受苦,可謂“窮家富路”。這種溺愛行為成為大學生的“非生態(tài)”消費行為的強有力的經(jīng)濟支撐。
(三)學校方面
1. 高校合理消費教育的缺失。在大學里,大多數(shù)的教育者只關注大學生課內文化知識的學習,而對于大學生課外生活了解甚少。現(xiàn)在高校普遍還沒有開設有關消費的課程,消費教育的任務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有關課程承擔,進行消費教育主要是停留在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使他們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作風,生態(tài)消費教育就更顯得薄弱。致使部分大學生由于在大學里沒有受到科學、系統(tǒng)的消費教育,從而盲目消費、沖動消費和缺乏合理規(guī)劃的消費,導致“非生態(tài)”消費。
2.高校日常管理需要加強。隨著高校的擴招,其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顯得滯后。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員錯誤地認為,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學生生活闊綽是正常的;只要不違法,怎么花錢消費是他們自己的事,與學校沒多大關系。因而,對浪費、抽煙飲酒等現(xiàn)象視而不見,缺乏管理,放任自流。致使部分大學生無所顧忌、隨心所欲地消費,客觀上助長了大學生的“非生態(tài)”消費。
(四)社會方面
1.傳統(tǒng)的“面子”文化和西方消費主義文化的影響。“面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價值觀、人格特征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因此,中國人的消費行為和心理理所當然具有較深的“面子”情結。大學生的“面子”情結更多是表現(xiàn)為虛榮,他們通過超前消費、炫耀消費來展示自己,以引起同齡人的關注,維護自己的“面子”,體現(xiàn)自己的地位和價值。同時,由于西方消費主義的影響,不加考慮地完全接受“不消費就衰退”的法則,社會對個人消費需要的滿足缺少規(guī)范、準繩、限制,對消費品用過即扔,又使一些大學生走入消費的誤區(qū),形成了“非生態(tài)”消費。
2.社會的消費環(huán)境的影響?!耙敫唬瑖鴮W校開店鋪”。在市場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的條件下, 商家為尋找市場,大學生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成為商家的“眼中盯”。他們抓住大學生具有好奇的心理,通過各種手段來吸引、挑起大學生消費欲望,刺激他們的購物激情,誘惑大學生盲目、沖動地消費,從而導致消費的浪費,繼而導致“非生態(tài)”消費的出現(xiàn)。
總之,大學生生態(tài)消費的制約因素涉及面非常廣泛,需要集全社會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加以調控。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