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生命中的乾坤陰陽——評周敦頤的文藝思想與文學創(chuàng)作

作者:李陽來源:《名作欣賞》日期:2015-02-02人氣:1924

一、周敦頤的處世為人

在思想上,佛道二教經(jīng)過隋唐的大盛,至北宋已與儒學鼎立三足,成為中國文化的主干。而中唐時期,韓愈提出“道統(tǒng)”觀念,成為崇儒排佛老的里程碑式人物。至于北宋,統(tǒng)治者開始普遍推崇儒道。周敦頤學術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援道入儒”(如《太極圖說》),這反映出北宋崇道排佛的時代風尚。同時,為了傳道和授業(yè),北宋的士大夫開始廣泛采用私人書院講學的形式,“宋初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是宋初書院講學的代表,他們“一反訓詁文辭之風,強調社會經(jīng)義與時務?!?/p>

在文學上,繼韓愈主張“文以明道”、倡導文章的社會政教功用以來,慶歷作家群體范仲淹、歐陽修、梅堯臣等將“復古明道”與人生統(tǒng)一起來,縮短了“道”與現(xiàn)實的距離,拓展了文學反映現(xiàn)實的深度和廣度。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述了憂國憂民的政治抱負,這不僅是范仲淹的個人理想,也成為北宋文人士大夫階層的整體追求,也恰好反映了傳統(tǒng)儒家“內圣外王”的理想。

在此時代語境下,周敦頤應運而生,他的作品中明顯地體現(xiàn)了理學與文學的互動。作為理學家的周敦頤,強調“文以載道”,這在《通書》中表露無遺;另一方面,作為文學家的周敦頤吟詩游樂,“寓懷于塵埃之外”,這在他的詩文中占有突出地位。

蒲宗孟在回憶周敦頤時寫道,周敦頤年少“慨然欲有所施,以見于世,故仕而必行其志,為政必有能名?!边@與黃庭堅形容其“光風霽月”稍有出入,顯示出周敦頤為官雖入世,而為人卻超脫。所以周敦頤“一生嗜好山水,講求清凈,既有道家的超塵出世之風,更兼文人覽勝尋幽之好,加上居官理事敢于負責的嚴肅作風,是一個性格多向的人物?!?/p>

前后兩者貌似矛盾,可以用周敦頤本人的詩歌來概括。《按部至春州》中“丈夫才略逢時展,倉廩皆無亟富民”一句體現(xiàn)的是儒家修齊治平的入世抱負;而《宿大林寺》中“始覺空門客,不生浮世愁”一句反映的則是佛道的出世追求。這一入一出之間,恰恰透露出周敦頤本人在政治追求、日常生活和理學思考之間的張力。

中國自古有將對立統(tǒng)一的雙方歸結為“陰-陽”結構的傳統(tǒng),這是《易經(jīng)》哲學的首創(chuàng),也是周敦頤的《太極圖說》與《通書》的哲學主題,更是周敦頤生命實踐的底色。換言之,周敦頤的政治理想沒有干擾自身對山水自然的游樂和對詩文的創(chuàng)作,而他自然悠游的處世態(tài)度,也并不妨礙他對理學之“道”與“誠”的思考與構建。在周敦頤的生命中,儒家的“乾”(剛健、入世)與佛道的“坤”(柔順、出世)被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二、周敦頤的文藝思想

周敦頤的文藝思想集中于《通書》中。《通書》一共四十章,涉及禮樂的達到六章內容,占有很突出的地位。

1、禮樂關系

周敦頤的禮樂思想,脫胎于《禮記·樂記》。《樂記》認為,“樂”來自天地,是對天地之中和的反映,“樂”是自然的中和,而“禮”是自然的秩序:“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敝芏仡U繼承了這個思想,而且他認為,依邏輯順序和重要性而言,“樂”在“禮”后,“禮”是“樂”得以存在的制度性保障:

禮,理也;樂,和也。

陰陽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后和。故禮先而樂后。(《通書·禮樂第十三》)

周敦頤的“禮先而樂后”,其哲學依據(jù)是陰陽的“理而后和”,沒有秩序作保障,就會喪失建立在秩序之上的內容。

2、樂的社會、政治功能

《禮記·樂記》注重道德教化,所以認為禮樂的根本目的不是宣揚欲望而是為了美善民心:

“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瓨芬舱?,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保ā抖Y記·樂記》)

周敦頤作為儒家“道統(tǒng)”的重要一環(huán),當然也堅持圣人教化的思想,并且進一步認為“樂”的作用是宣暢百姓的“和心”:

古者圣王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敘,百姓大和,萬物咸若。乃作樂以宣八風之氣,以平天下之情。(《通書·樂上第十七》)

樂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則天下之心和。故圣人作樂,以宣暢其和心,達于天地,天地之氣,感而太和焉。(《通書·樂中第十八》)

周敦頤的思想也帶有傳統(tǒng)儒家“崇古”的傾向,所以他認為應該繼“古樂”而復“古禮”:

后世禮法不修,政刑苛紊,縱欲敗度,下民困苦。謂古樂不足聽也,代變新聲,妖淫愁怨,導欲增悲,不能自止?!瓨氛吖乓云叫?,今以助欲;古以宣化,今以長怨。不復古禮,不變今樂,而欲至治者,遠矣?。ā锻〞飞系谑摺罚?/p>

既然“樂”的作用在于道德教化,那么就要注重“樂”的形式而不能隨意發(fā)揮,情感的基準是“中和”,所以也要求樂聲平淡和樂辭美善,以更好地移風易俗。如果樂聲和樂辭出了問題,也一樣會導致不好的后果:

樂聲淡則聽心平,樂辭善則歌者慕,故風移而俗易矣。妖聲艷辭之化也,亦然。(《通書·樂下第十九》)

3、文論

周敦頤是儒家正統(tǒng)文藝觀“詩以言志”的繼承者,也是道德優(yōu)先的理論倡導者,他針對時弊提出了“文以載道”:

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文辭,藝也;道德,實也?!锻〞の霓o第二十八》

三、周敦頤的文學創(chuàng)作

第一部分著重敘述了周敦頤的處世為人有君子風范,而使他體現(xiàn)君子氣質的,還有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從這點來說,周敦頤的為人與為文是一致的。世所周知,他的文學代表作是《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這篇短文駢散兼行而又流暢自然,大家耳熟能詳,讀者常常注意到“出淤泥而不染”,寓意君子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然而,讀者又常常忽略緊接著與此句對仗的下一句“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的用意十分明顯:君子不僅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關鍵還要堅持“濯清漣而不妖”;不僅做到丑惡的事情不影響自己本來的廉潔,即使是美好的事物也不能改變自己的本色。只有在無論美丑面前都保持自己的本色,才是真正的如蓮君子。因為君子的本色是由內心所保養(yǎng)的“誠”所決定的,“誠”純善無惡,所以君子應當保持自己的本色,要做到“誠”,不僅“自誠”,還要“誠之”,即幫助別人變得“誠”。認識到這一層,才能體會到周敦頤行文立意的全面與精微。

另外,人們也常注意到,蓮花在佛教中具有特殊寓意,亦有經(jīng)文以蓮花命名,曰《妙法蓮花經(jīng)》。又比如《華嚴經(jīng)探玄記》卷三有對蓮花品質的描述:

大蓮華者,梁《攝論》中有四義:一、如世蓮花,在泥不染,譬法界真知,在世不為世法所污?!?、如蓮花有四德: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譬真如四德,謂常、樂、我、凈。

但人們又常據(jù)此認為《愛蓮說》直接取自佛經(jīng)。實則不然。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理想人格的追求舉世皆有,不能因為所謂的“異端”稱贊了蓮花,理學家們就要急于撇清關系,要么指責周敦頤是“禪客”(如程頤),要么認為《太極圖說》不是周敦頤的作品或者不是他成熟的作品(如陸九淵、陸九齡)。因此,較為嚴謹適當?shù)谋硎鍪牵骸稅凵徴f》是獨創(chuàng),不排除受到佛經(jīng)影響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還有他的一首律詩:

《任所寄鄉(xiāng)關故舊》

老子生來骨性寒,宦情不改舊儒酸。

停杯厭飲得醪味,舉筋常餐淡菜盤。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贏得夢魂安。

故人欲問吾何況,為道舂陵只一般。

周敦頤在開頭一句就自稱“老子”,或許有著利用官威來表明決不受賄從而告誡鄉(xiāng)親的意圖。另外,湘楚一帶男子,口語習慣稱說自己是“老子”。周敦頤是湖南人,自然受家鄉(xiāng)口語的熏陶,而且當時文人的詩文習慣(如范仲淹也在詩文中自稱“老子”)也會對他有影響。

周敦頤的詩,游山玩水的主題占多數(shù),相互酬唱的也不少,然而有一首詩充滿理趣:

題門扉(又名書舂陵門扉)

有風還自掩,無事晝常關。

開闔從方便,乾坤在此間。

這首詩前兩句寫實,白描門扉的特征;后兩句談“理”,將門扉的開關和陰陽的闔辟聯(lián)系起來,在一開一合之間,表達了陰陽乾坤的寓意。

由周敦頤處世為人的“乾坤陰陽”,再到他文學創(chuàng)作中表露出的“乾坤陰陽”之“理”,至此,他的整個生命就和他的哲學、文學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形象豐滿的標志性人物,對后世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