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從女性主義視角解讀《自傳の小說》——文學論文

作者:邱伶艷來源:《名作欣賞》日期:2014-12-23人氣:1721

    《自傳の小說》是臺灣作家李昂的寫的關于謝雪紅的傳記小說,它以女性視角揭開女性的自我身世,為女性正名。李昂在《自傳の小說》序文中提到“我一直想找尋一種有別于過去編年史,事件陳述方式的政治小說寫作,并試圖探討女性與權力,政治的書寫關系”①她以小說的筆法將女性與政治結合,筆墨逸出歷史與神話框架,在歷史、政治、神話、源起等宏大敘事外建構一種女性話語。這部小說沿著時空順序的主線:從日本占據(jù)時期到國民黨政府遷臺至中共文化大革命;文本透過中謝雪紅一生的經(jīng)歷折射出歷史的興替和女性成長史。此小說探討了女性、權力和政治的書寫關系。

一、成長——父權制下的女性

    父權制下的女性成長艱難,革命中的女性也不例外。文本以三伯父作為父權社會的代表呈現(xiàn)臺灣社會對謝雪紅看法。小說一開始的謝雪紅出自三伯父口中?!啊x雪紅’三個字是三伯父始自童小,即用來嚇唬我的一個重要名詞?!雹谠谌秆壑?,女人的利用價值除了生育外,就是女性的身體,女人須將貞節(jié)看得比命重要,“查某人生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自古烈婦節(jié)女,那個不是甘愿求死以全名節(jié),不愿活著被污辱。查某人最重要的就是貞操,戰(zhàn)亂時,特別可見一斑?!雹廴笇⑴砸暈槟行宰诜ㄖ贫戎械母綄俚匚?,當男性尊嚴可能因女性失節(jié)而蒙羞時,寧可犧牲女性生命以成全男性尊嚴。因此對謝雪紅逃離洪家做張樹敏的姨太太的行為,為三伯父這位傳統(tǒng)道德維護者無法見容。三伯父一向反對女人騎自行車,認為女人騎自行車不成體統(tǒng),而據(jù)聞謝雪紅是當時臺中市內(nèi)第一個騎腳踏車的女人。故三伯父對她是嗤之以鼻。謝雪紅的行為在傳統(tǒng)宗法中是被視為罪惡?!芭松砩媳恢肛煘椤異旱隆钠沸形幢鼐褪墙^對的邪惡的,之所以被指責為‘惡德’只是因為它表現(xiàn)了女人身上的‘男人氣’”。④ 

    “狐貍精”是謝雪紅的表征,她代表著美麗而妖媚的狐,謝雪紅的美麗與妖媚是大家所公認的。她被賣為“媳婦仔”時是以高于別人一倍的價格嫁到夫家的,這拜她的美貌所贈。臺灣南方有“狐貍精”而北方則是“魔神仔”的說法。魔神仔要修練千年才成,她有一張紅唇,隨時能化身為一個又一個絕世美女。但是“魔神仔”她們不需要男人,她們有自己玩樂的方式,而這種所謂玩樂的方式,即是將男人玩弄于股掌間,這也是三伯父以魔神仔來形容謝雪紅的背后用意。而同樣有能力操縱情勢又擁有“移山倒?!鄙窳Φ呐邮恰胺婊ā薄7婊ǖ哪苣钪浼吧胶R莆灰粯恿钊丝謶?。 由“狐貍精”、“魔神仔”到能“移山倒?!钡摹胺婊ā?,這三個女性妖媚的象征著男性無法捉摸和掌握的女性。此即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中所提的“厭女癥”。厭女癥(misogyny)是女權主義批判男性中心文學常用的一個術語,指文學中歪曲、貶低婦女的形象,把一切罪過都推到女人頭上的情緒或者主題。⑤從后世無數(shù)敷衍改編之作可知,以妖精形象出現(xiàn)的各種女性無疑形成了文學的厭女癥傳統(tǒng)。三伯父是父權男性的代表,謝雪紅的能力才智已超越男性所能掌控,于是父權社會賦予她妖媚的神話,此僅張顯了男性對于她的無可奈何及恐懼。

    謝雪紅從事政治活動時也受到男權中心的詆毀,人們顯然愿意接受一個幕后‘垂簾聽政’的女人,對男人身邊進‘讒言’的女人也無從防抗,但必得這女人仍在幕后。一走到幕前,各批評必將她萬箭穿心而后快之。在謝雪紅當上臺灣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書記長的時候,人們對她的猜想是:“那‘私逃的細姨’必然有所有同。⑥由此可見,在共產(chǎn)主義政治運動中,作為女性的謝雪紅仍受到男權話語的詆毀和男權中心排斥。

二、正名——女性自我身份認同

    文本以謝雪紅不斷為自己正名的方式體現(xiàn)了女性對自我身份的認同。謝雪紅以她 女性特質(zhì)企圖突破傳統(tǒng),沖破鉗制于女性身上的桎梏。身在保守和傳統(tǒng)社會中的謝雪紅一直在尋找自主與獨立,她從未拒絕自己的女性身份。文本中寫到她處用自己的“第二性”身份尋求支援,并從中取得權力,獲取她最終的目標,她是自我生命中的主角并每個在她生命中過渡的男性都成為重要的配角。謝雪紅這一角色的展現(xiàn)不僅是政治上的強人,也是性別上的勝利者。

    謝雪紅之所以變成革命領導者,也全出自于她的對女性命運、臺灣命運與人類命運的徹底覺悟,這種覺悟是她在社會經(jīng)驗中產(chǎn)生的。謝雪紅十二歲時就為了父母的醫(yī)藥費及喪葬費而被賣為臺中洪家“媳婦仔”,丈夫過逝是她脫離“媳婦仔”身份的好機會,于是她逃跑了,成為被張樹敏帶到日本的“細姨”。而“細姨”又是一個代表次等女性身份的名稱。“媳婦仔”和“細姨”都是依附于男性的身份,于是她又一次選擇逃離,此時的她完全了解自己需通過經(jīng)濟獨立才能擺脫男性束縛。當她離開張樹敏回到臺灣,她到“勝家裁縫商會”接受訓練獲得經(jīng)濟獨立,她對自己說“這個時候,我心中的理想是希望能做一個歐美式的職業(yè)婦女——據(jù)說那那種職業(yè)婦女依靠自己的勞動在經(jīng)濟上能夠獨立,免受男人的束縛,自由自在地區(qū)性掌握自己的命運?!雹摺扒镨俏易畛绨莸呐畱?,她是我做人的榜樣”⑧她是在秋瑾的身分背景上才確定了她自己。”⑨此時的謝雪紅已明白自己要追求女性自主。 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她從實際政治運作中,學習到的第一法則職,是排位置。”⑩當她在爭取位置時即發(fā)現(xiàn)身為女性的她,再如何的努力都不可能排在男人之上,于是她利用了身邊聽命于她的林木順?!八€很快發(fā)現(xiàn),她做給他人前人后的面子,還不全為他,也為自己的位置?!疂q船高’,她在黨內(nèi)的人望,地位愈高,她能分享的也愈多。”⑪ 她是個具有才干的女人,同時又善利用自己作為女性的弱勢地位,通過男性作為她的權力跳板。 

    謝雪紅從不排斥自己身為女性的性別,面對困境盡力突破,處于政治漩渦中的謝雪紅終其一生沒有放棄過爭權奪位的性格,從不以自己身為女人身份思考,反而當別人以性別來限制她時,謝雪紅不正面反擊,常隨勢而行,然后待機而動。當時的男黨員仍以女性特質(zhì)及女性性格評論謝雪紅,這是謝雪紅在政治中遇到的性別因境。就在這一次次的找到自己位置的過程中,這位二十六歲的女人,未受過正式教育最終卻成了“臺灣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書記長”。她以謝雪紅的名字為自己于黨內(nèi)尋得位置。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臺灣回歸祖國的同時,謝雪紅在臺灣成立了“人民協(xié)會”為人民組織工會,通過她精練的外交手法,黨內(nèi)的同志稱呼她為“歐巴?!?,這個稱呼代表著對她資歷、輩份的尊敬,此時謝雪紅成為“臺灣人的‘歐巴桑’。”這個擺脫男人附屬的稱呼體現(xiàn)了她的地位與價值。之后在她不斷努力下, 她贏得了許多人的尊敬,被稱為“謝先生。”

三、命運——女性和臺灣身份互喻

    文本還將女性命運和臺灣身份命運互相隱喻指涉,拓寬了小說的表達層次。謝雪紅一生經(jīng)過日本占據(jù)時期、國民黨執(zhí)政時期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統(tǒng)治時期。 她穿越三個不同政權時代,歷經(jīng)入獄、通輯、整肅斗爭。   “她一向知道自己出身再微寒,然她并不特別在意。同作為日本殖民下的‘亡國奴’,臺灣人永遠是次等人,次等里的一等或三等,她以為差別不大?!?#9323;革命運動的血在謝雪紅身上流著,她認為面對革命才可化解被殖民的命運。

    C.T.莫漢蒂認為,婦女在這個所謂的文明世界,事實上是附屬品,更為嚴重的是第三世界婦女的生存經(jīng)驗和生存文化在相當程度上被忽略了。作為“第二性”,女性是以男權為中心的主流話語中的異質(zhì)存在。而作為第三世界的第二性,女性更是邊緣中的邊緣。在不同革命環(huán)境中,謝雪紅不斷感受到身為臺灣人命運的無奈,臺灣的命運無人幫助,臺灣被忽略。身為當時的臺灣人,總是處在非日本人亦非中國人的處境上。在五卅慘案發(fā)生后,謝雪紅看清楚了臺灣人的處境,當時臺灣就如同被買斷的小妾一般,一紙合約就是定下了島民的命運。臺灣一連串命運的轉(zhuǎn)折和被殖民人民的無所適從,背負著亡國奴以及臺匪的名義,夾處于日本和中國之間,就如同謝雪紅前半生的命運般波折。謝雪紅的身份被一張張契約轉(zhuǎn)賣,直到與沒有婚約的林木順交往才無需再以契約的方式來約定她的身份。然而在無契約狀況下與林木順間的情感,與有契約關系的張樹敏相較,反而使謝雪紅感到若感情真能銀貨兩訖,兩不相欠能更清楚彼此關系。

    《自傳の小說》從文化的角度考察了權力/話語關系中的兩性身體政治,從女性/女權角度對抗和消解男權對女性身體或欲望的壓抑。這顯示李昂在性議題的處理上不僅是針對社會變遷而改變。在社會更加資本化、物質(zhì)化的情形下,身體的商品化操作及它所帶給女性和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加上以女性形體象征臺灣命運的描寫,國族的轉(zhuǎn)變才是李昂最想呈現(xiàn)出的一部分。這種手法拓展了文本的表達空間,使文本顯現(xiàn)出豐富的層次來。但在重構臺灣歷史的主體性與重構女性的主體性合二為一的過程中,李昂的作品也走入了一個誤區(qū),失去了早期作品的中的細膩感與生命力,藝術性有所削弱。

注釋:

①②③⑥⑦⑧⑨⑩⑪⑫李昂.自傳の小說.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8, 18, 72, 151-152,36,100,102,150,151,101.

④⑤康正果.女權主義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49,45.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