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樣病變臨床觀察——醫(yī)學論文
一類向膽囊腔內局限性隆起病變的總稱就是膽囊息肉樣病變(PLG),膽囊息肉樣病變是臨床中較為多見膽囊疾病,其病情隱秘性較高,難以及時發(fā)現(xiàn),發(fā)病機率大,病情容易轉移,極易引發(fā)癌變等,主要包含息肉樣改變(由膽囊黏膜細胞變性所導致)、黏膜息肉樣增生(膽囊炎癥所引發(fā))、息肉樣膽囊癌以及膽囊腺瘤性息肉等[1]。筆者將對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198例膽囊息肉樣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一、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198例膽囊息肉樣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1例,女77例,年齡在24~73歲之間,平均年齡59.3歲,其中年齡在45~65歲之間的患者有176例,占總數(shù)的88.9%?;颊卟〕虨?個月~11年,平均病程為6年。慢性膽囊炎病史有39例,并且伴有消化不良、右上腹不適等癥狀,在B超檢查中發(fā)現(xiàn)有159例沒有自覺癥狀。198例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前均進行了B超檢查,且通過手術以及手術后的病理得以證實。
1.2手術指征、方法以及病理結果
對患者采取膽囊切術手術的指征表現(xiàn)為:(1)息肉樣病變直徑大于1cm的患者;(2)病變較小,但是所處位置在膽囊的頸部,常出現(xiàn)膽絞痛,對膽囊功能造成影響的患者;(3)年齡在60歲以上,雖然沒有癥狀,也建議采取膽囊切除手術;(4)在短期內不會出現(xiàn)生長過快、病變擴大、病變基底加寬的患者;(5)膽管炎、多發(fā)息肉反復合并膽囊炎以及急慢性胰腺炎患者[2];(6)通過B超檢查,膽囊壁呈現(xiàn)不規(guī)則隆起的患者;(7)合并急慢性膽囊炎和膽囊結石的患者。
1.3統(tǒng)計學分析
二、結果
在全部患者中,實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有147例,經腹手術有51例,手術之后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病例類型如下表1所示,膽固醇性息肉176例,單純腺瘤8例,腺瘤樣增生6例等。
表1 膽囊息肉樣病變病理類型(例)
病理類型 例數(shù) 所占比例 |
膽固醇性息肉 176 88.9% 單純腺瘤 8 4.04% 腺肌瘤樣增生 4 2.02% 息肉型早期膽囊癌 3 1.52% 腺瘤樣增生 6 3.03% 乳頭狀腺瘤 1 0.51% |
三、討論
3.1膽囊息肉樣病變診斷
在臨床上,膽囊息肉樣病變不存在特異性,臨床癥狀基本上是由膽囊是否存在梗阻、是否與結石合并來決定的。通常是在B超檢查過程中察覺,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無法對其給予定性,同時難以對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良性與惡性加以鑒別。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主要憑借超聲對膽囊息肉進行有效的診斷,超聲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即有較高的檢出率,使用簡單方便,價格較低,同時還可以動態(tài)的觀察出病變的大小、數(shù)量、所在位置、膽囊壁是否變化以及和結石合并與否等。超聲造影能夠將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血供狀況清晰準確的顯示出來,不但對膽囊息肉樣病變的鑒別與診斷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同時對膽囊息肉的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另外,對膽囊息肉樣病變的檢查方式還有CT檢查,但是檢出率相對較低,價格偏高,因此在臨床中不是少用。
3.2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病理特點
依據(jù)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病理特點,皮執(zhí)民將膽囊息肉樣病變分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以及膽固醇息肉等三類,其主要的特點為:第一,膽囊息肉樣病變病理特點主要是小息肉,通常是在兩個以上[3]。在人體膽固醇代謝出現(xiàn)異常狀況時,泡沫細胞會將其吞噬掉,然后在聚集在一起形成多發(fā)性息肉,并附在膽囊壁上,通過膽固醇結晶的形式,其所在的位置可能是在膽囊的各個位置,沒有癌變傾向的病變。第二,腺瘤樣增生,它是屬于增生性病變的一種,其主要特征是以間質和上皮活躍增生進而構成的腺腔樣結構,在其上皮中可能出現(xiàn)非典型性增生,這種情況可能會存在潛在的惡變。第三,炎性息肉可多發(fā),也能單發(fā),其直徑約為4~5mm,通常會伴有膽囊慢性炎癥,并且沒有癌變傾向的病變。
3.3膽囊息肉樣病變的治療
(1)手術治療的時機:目前針對膽囊息肉樣病變能否進行手術治療,意見不一[4]。葛長青等人覺得膽囊息肉的直徑和膽囊腺瘤樣息肉的比率兩者之間,并不存在極為顯著的關聯(lián),尤其是針對膽囊息肉直徑大于0.5cm的患者,在發(fā)現(xiàn)并確診之后應該及時采取內鏡下治療措施。現(xiàn)對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加以說明,并予以手術治療。第一,單發(fā)病變,直徑在1cm以上,蒂粗大的,年齡在50歲以上,特別是處在膽囊頸部的患者[5]。第二,通過多普勒彩超檢查,出現(xiàn)膽囊邊不清、病變存在豐富的血供、漿膜浸潤以及基底部變厚等,說明是惡性新生物。第三,膽囊息肉病變存在癥狀明顯,且反復不斷的患者。第四,多發(fā)病變,同時伴有膽囊結石,有明顯癥狀的患者。第五,膽囊直徑小1cm,沒有癥狀的患者,在相隔6個月之后應該來院進行檢查,假使出現(xiàn)病變變多、變大,且有明顯癥狀的,應該及時采取手術治療。當前,通常指出膽固醇性息肉沒有出現(xiàn)惡變的,就不需要采取手術治療,如果出現(xiàn)極為顯著的癥狀,那么就應該考慮進行治療。
(2)手術方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由于恢復快、創(chuàng)傷較小,且住院時間較短等優(yōu)勢,已經成為首選的膽囊疾病治療方法[6]。在手術中,通常進行常規(guī)性切開,并對其息肉病變進行觀察,針對病變在1cm以內,并且對肌層沒有造成侵犯的,不需要進行開腹手術加以治療。伴隨著醫(yī)療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已經了解到膽囊為免疫功能器官,考慮到切除膽囊之后將會導致LC手術風險、增加大腸癌發(fā)病概率以及手術之后消化功能變化等諸多因素,針對膽囊功能較好,可以切除良性息肉,并且能夠完全取凈結石,膽囊炎癥不是很明顯,在手術中對病理加以證實,發(fā)現(xiàn)并不是腫瘤性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病例,可以采取保留膽囊、切除息肉的手術予以治療。內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息肉術,是通過微創(chuàng)構建通道,運用纖維膽道鏡切除息肉,能夠任意對鏡頭端進行改變以便達到膽囊口位置,避免出現(xiàn)盲區(qū),進而導致殘留息肉。當前,在我國的一些醫(yī)院中已經開始采取保膽手術治療的方式,其中包含對膽囊息肉患者利用硬質超聲膽道鏡實行診斷與治療,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郭瑩,趙微微.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超聲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02(1):131,134.
[2]劉勇.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診治進展[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09,19(4):371-373.
[3]房艷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臨床意義[J].交通醫(yī)學,2012,26(2):192-193.
[4]董曉菲.彩色超聲對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診斷[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04(12):115-116.
[5]陳偉達.微創(chuàng)保膽治療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臨床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
[6]夏益青.膽囊息肉樣病變62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27):129-129,153.
欄目分類
- 為什么發(fā)表論文都不開雜志社的發(fā)票呢?
- 2021-2022年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理科南大核心目錄完整版
- 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2023-2024年度)南大核心目錄
-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地方新聞網站媒體的發(fā)展路徑
- 創(chuàng)新與繼承:70周年獻禮片“三杰”研究
- 人本導向下的城市更新規(guī)劃思路探索——以上海松江區(qū)中山街道老城區(qū)為例
- 預制裝配式地鐵車站施工技術
- 從框架理論看“中國學習的人”
-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古都洛陽城市形象建構與傳播探析
- 價值工程在房地產開發(fā)管理分工中應用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