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在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之間撞擊——論亦舒筆下女性的情愛

作者:江紫娟來源:《名作欣賞》日期:2014-09-27人氣:2165

 一 “女強人”們的情感遭遇

    在亦舒的筆下,女性是絕對的主角,這些女性所構(gòu)建起來的故事,大多與社會潮流、時代步伐緊密結(jié)合,作品往往通過對這些女性人物的書寫,表現(xiàn)她們的愛及其生存形態(tài)這一主題。

    如果說傳統(tǒng)的女性多依附婚姻和家庭,亦舒筆下的女性則展現(xiàn)了另外一種形態(tài),她們更多的專注在事業(yè)上,有種類“女強人”的形象。這些女性一般分布在報社、洋行、律師樓、跨國公司等地,她們通常身居高位或要職,能力出眾,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和能力,為香港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做出貢獻。

    《她比煙花寂寞》中的女記者徐佐子,由于對當紅女星姚晶遺產(chǎn)繼承的困惑和好奇,展開了對姚晶人生的一次次刨根問底。她發(fā)現(xiàn),姚晶生前猶如煙花一樣絢爛地開在世人面前,身后卻伴隨著無邊無盡的寂寞。佐子對姚晶興趣愈濃就愈想往下探究,身為報社社長之子的男朋友楊壽林,卻百般阻撓佐子將姚晶遺產(chǎn)問題當作事業(yè)查下去。楊壽林希望佐子可以嫁給自己,為人妻相夫教子,不羈的佐子卻一直把事業(yè)放在第一位。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佐子是一位典型的新時代女性,她獨立自主,有自己的思想,工作不愿被束縛,愛起來也大膽無畏,這兩個追求新潮的青年,經(jīng)過多次心靈和思想的猛烈碰撞后才終成為眷屬。

    男朋友楊壽林想獲取怎樣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佐子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目標。同樣作為女性,亦舒寫到,女強人徐佐子最后終于肯在壽林面前流下委屈的眼淚,她終于肯對壽林表達她的思戀。壽林雙目亦發(fā)狂的說:“我們都太剛強,現(xiàn)代人以強為榮,寧死不屈,佐子,我很高興你、說出心中的話,我明白了?!弊糇雍艽蟪潭壬献非笫聵I(yè)上的成就,不愿過多地流于兒女情長,可是她又不得不面臨傳統(tǒng)婚姻理念對她相夫教子的要求,現(xiàn)實的感情與傳統(tǒng)的婚姻理念令原本不羈的佐子矛盾掙扎,最終她選擇情愿做個十惡不赦的活人,穿真絲睡席夢思,也不要做一個人見人愛的死人。她說好死不如賴活。那樣才是真性情的人生。

    “女強人”佐子經(jīng)歷了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之間的撞擊,《絕對是個夢》中的程真亦是如此。程真與佐子一樣,也是名記,頗得器重。故事一開始她已婚,原本與丈夫董昕要移民國外,可最終因為不能舍棄事業(yè)投身家庭,與丈夫有了越來越多的矛盾而婚姻解體。程真工作上干練果敢,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力,與丈夫之間卻講求男女平等,不愿過多犧牲,對于家庭她并非不依賴,只是在事業(yè)上亦很有追求。程真的選擇昭示了她對傳統(tǒng)的不妥協(xié),這與香港的商業(yè)環(huán)境很有關(guān)系。

    香港作為資本主義文化的發(fā)生地,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金錢對人具有無語倫比的推動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女性,很多擁有高學歷、好工作和美貌,亦舒筆下的這些“女強人”形象更是如此。她們要處事立身、立足社會,唯有獲取謀生能力,在經(jīng)濟上獨立。無論是《我的前半生》中唐晶的勤奮自主,還是《吃南瓜的人》中林結(jié)球的自信上進,亦或《花常好月常圓人長久》中吳乃娟的鎮(zhèn)定聰慧,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無不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她們在社會中打拼,同時也期待和理想的那個人過幸福生活,愛情會讓她們動心,但她們不會像傳統(tǒng)女性一樣全身心依附男性,不相信所謂的“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面對愛情她們小心翼翼,一定程度上“愛的能力”有些弱化。在婚姻愛情中受傷后,她們會自己舔舐傷口另找寄托,輪回到工作、事業(yè)中,獨立的人格始終是她們堅強的后盾,可以說是現(xiàn)代女性的典范。 

二 傳統(tǒng)女性的情感選擇

    徐佐子追求的是平等自由的互愛,而令佐子深感好奇的姚晶,卻有著老派的品德和風味。她在娛樂圈里前呼后擁,是萬千少女的偶像,卻找不到任何知己。她把所有的情感寄托放在婚姻上,始終向往家庭生活。她為了結(jié)婚而結(jié)婚,又不愿輕易分手,寧愿同床異夢也要維持名存實亡的婚姻,可謂將寂寞與孤獨演繹到終??梢哉f姚晶是一個有著非常傳統(tǒng)婚姻家庭觀念的女性。

    姚晶是女人中的女人,一生都逃不過男人,她想托付終身卻只能唱獨角戲。作為傳統(tǒng)女性,姚晶內(nèi)心深處的家庭婚姻觀念是堅實的,然而她卻并沒有一個好的歸宿和結(jié)果,亦舒似乎藉此揭示出生活的真相以及女人的真相:婚姻并不能作為傳統(tǒng)女性的歸宿 。 就婚姻而言,傳統(tǒng)女性始終抱有很大幻想,會樂天的認為有了婚姻就有了一切。亦舒將姚晶塑造成一個衣食無憂過著令人向往的明星生活的女性,卻并未賦予她完美的婚姻。

    《喜寶》中的姜喜寶身為劍橋圣三一學院的高材生,她想通過獲取最好學校的最好文憑,開律師行,成為有名律師,從而贏得人生的出人頭地。喜寶從不掩飾自己在物質(zhì)上的欲望和對金錢的渴求,為此,她甚至不惜委身勖存姿成為勖的情婦,以換取衣食無憂的優(yōu)渥生活。然而盡管是這樣一個清醒而又事故的女生,喜寶放在首位的仍然是愛,她幾次都表露自己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很多很多的愛,就要很多的錢,如果這兩樣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對于喜寶而言,追求物欲來源于生存的需要和自小安全感的匱乏,母親費勁千辛萬苦將她送入英國,為的就是使她鍍上一層留學的金,喜寶太想成功,拼盡全力地念書,她不諱言男人有的時候會成為自己的墊腳石。

    喜寶再物欲、再拜金,在過程中付出的亦是真心,對愛的渴望也是真誠的,一直以來她始追尋的第一位始終是愛,只是因為身為一個無法安身立命的女子,她對感情存有幻想的同時卻又再現(xiàn)實不過,她無法相信自己得到的是不是愛,更害怕愛會在日常的柴米油鹽中消磨,她害怕男人所謂的為她犧牲,她拒絕宋家明即緣于此。

    表面上看,喜寶受著很好的教育,似乎是新時代女性,但骨子里,喜寶是非常傳統(tǒng)的,她從小父愛缺失,使得她對愛的渴求有異于常人的激烈,她以為自己和勖存姿在一起是為了勖的錢,為了勖的遺囑里出現(xiàn)她的名字,但到頭來才發(fā)現(xiàn),她之需要勖存姿,是需要愛。勖存姿對她的寵愛是無以復加的,最終她得到了勖存姿留給自己的萬貫家財,但她早已不在乎,喜寶感慨地說,多么壓抑的生活,時時計算著錢的好,然而“忘記計算一樣。我忘了我也是一個人,我也有感情?!?/p>

    對于扭曲了人生的姜喜寶,亦舒是理解的,她借喜寶之口說道“每次當我轉(zhuǎn)頭,誰在燈火闌珊處?我的頭已轉(zhuǎn)得酸軟,為值得的人也回過首,為不值的人亦回過首。我只是疲倦,二十一歲的人比人家四十二歲還倦,我需要一個可供休息的地方,現(xiàn)在勖存姿提供給我,我覺得很高興。這里面的因素并不止金錢,不管別人相信與不相信,我自己知道不止是金錢?!痹谝嗍婵磥恚矊毘鲑u自己更多的是為了安全感。無論是喜寶還是姚晶,亦舒同情她們,甚至在情感上融入她們,對她們的選擇給予充分理解。與此同時,她也沒有掩飾對女性命運的感慨和無奈,在這個男性占主導地位的都市中,女性依舊屬于從屬地位,尤其對于姚晶和喜寶這樣執(zhí)著于堅守婚姻和愛的傳統(tǒng)女性。

三 “娜拉”型的情感演繹

    亦舒對人生采取的是客觀而冷峻的態(tài)度。她的小說,離不開愛情的主題,卻又頗具現(xiàn)實意義。她筆下很難有圓滿的愛情,大多是遭受磨難的女性,這些女性常有一種驚人的應變能力,在感情與生活的重創(chuàng)下能清醒的審視自己,重新尋找在碌碌生活中所消磨掉的人格和尊嚴。《人淡如菊》中的喬是如此,《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則更為典型。

    對子君而言,一切都太過順利,戀愛結(jié)婚,生子一個一個,日子波瀾不驚。直到某天,老公提出離婚,她才驚覺涓生早已在外面有了女人。然而她的遭遇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同情和理解,閨蜜唐晶沒有站在她的一邊,連親生女兒都批評她只是喝茶逛街,并無為家里做出貢獻。女兒甚至說可憐爸爸拋棄她,但也可恨她不長進。她才知道,曾經(jīng)她過得高枕無憂,不過只是憑虛無縹緲的福氣。主婦并不好當,子君用前半生的時間和精力去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但這個家庭對她并非牢不可破的。

    傳統(tǒng)家庭理念中,男主外女主內(nèi),男性是家庭經(jīng)濟的主要來源,而女性則負責料理家庭、操持家務,被棄前的子君即是典型。所幸的是,子君被棄后,自尋職業(yè),自食其力。盡管遭遇很多困難,但她終于排除萬難、一往無前,重獲了新生,也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她沒有給憎她的人機會,因為她過得那么好。同是子君,亦舒卻改寫了魯迅在《傷逝》中給子君設定的命運,如果說亦舒筆下的子君前半生是依附家庭依附丈夫而活,到頭來落得和魯迅筆下的子君一樣,傷逝一場時,最終亦舒筆下的子君卻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一番事業(yè),譜寫了娜拉走后完全不一樣的結(jié)局。在這里,子君完成了由依附家庭的傳統(tǒng)女性向現(xiàn)代獨立新女性的轉(zhuǎn)變。

    縱觀亦舒的小說,她筆下的“女強人”是做到個性解放、身心獨立的現(xiàn)代女性的典范。在她對佐子、程真類型的女性描寫中,反映出一種有悖于舊傳統(tǒng)的,追求自由幸福的新情感觀念,這也許源于亦舒留學歐美受到的文化洗禮的必然結(jié)果。然而亦舒畢竟是接受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和傳統(tǒng)道德的熏陶長大的,這也就使得她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在熱烈追求個性解放和社會潮流的同時,又無法擺脫滋長在內(nèi)心中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的影響。她筆下的女性無論是佐子還是程真,姚晶或者喜寶,喬亦或子君,無論是都市新女性還是渴望愛情婚姻家庭的傳統(tǒng)女性,亦舒賦予她們共同的特點是聰明、能干、人格獨立。外表上瀟灑堅強的她們并沒有丟失女性獨有的柔情,她們甚至可以為愛為理想奮不顧身,但她們的情愛之路大多是歷經(jīng)坎坷的,現(xiàn)實的情感需要與傳統(tǒng)婚戀對她們的要求之間往往產(chǎn)生矛盾,幸福對她們而言是來之不易甚至是飽經(jīng)滄桑的。

    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之間的矛盾掙扎的情感觀念令亦舒創(chuàng)造出鮮活的人物。透過這些人物,能夠看到亦舒對女性命運的關(guān)注。亦舒認為在香港這個大都會里,愛情是虛幻的,經(jīng)不起生活的考驗,婚姻是一種生活方式卻不是避風港,自己的命運只有信自己。離婚不可怕,獨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勇敢的面對生活。因而女性需要自愛、自強、自立。

 參考文獻:

[1]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2]倪匡.我看亦舒小說[M].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4.

[3]鐘曉毅.亦舒?zhèn)髌鎇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4]張京媛.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5]范伯群.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文學史·緒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6]王曉驪.解語花一傳統(tǒng)男性文學中的女性形象[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7]荒林,王光明.兩性對話一20世紀中國女性與文學[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1.

[8]劉登翰.香港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9]施建偉,應宇力,汪義生.香港文學簡史[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

[10]周毅之.香港的文化[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6.

[11]亦舒.她比煙花寂寞[M].深圳:海天出版社,1987.

[12]亦舒.絕對是個夢[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

[13]亦舒.我的前半生[M].???南海出版公司,2002.

[14]亦舒.吃南瓜的人[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0.

[15]亦舒.花常好月常圓人長久[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0.

[16]亦舒.喜寶[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6.

[17]亦舒.人淡如菊[M].???南海出版公司,2002.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