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在蒙古服飾中的應用
圖騰是蒙古族先民對自然、生活的觀察和體會,形成的標志符號,是蒙古族共同供奉的始祖。在原始社會,由于人們認識水平很低,很多人無法理解科學并解釋人類的起源,從根本上認為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動物或植物等轉化而來,于是便開始將這種動植物作為徽號,奉為氏族的圖騰。圖騰主要出現在旗幟、族徽、柱子、衣飾、身體等位置,以方面能夠表達人們的崇敬之情,另一方面會變成心里縮影,深深的印在人們的心中。
一、蒙古圖騰文化的內涵
1.對自然的認識水平奠定了圖騰文化的基礎。對于遠古時期的蒙古人,能夠感知實際存在的風雨雷電、日出日落、節(jié)氣變化等,但是沒有辦法去解釋其中的原因,這樣就產生了崇拜意識,并給這些天象賦予了感情和生命。蒙古圖騰文化受自身民族文化心理暗示與支配,其價值不僅反映在實用的生活層面,而且影響著其整個民族的各個層面,從而構成了獨具特色的蒙古圖騰裝飾文化。
2.圖騰崇拜既是一種信仰,也是原始宗教的一種形式,它與氏族和部落的發(fā)展歷程相一致。蒙古族信奉自己的祖先是蒼狼、白鹿,這與舊石器晚期著名的馬來亞瑟亞石雕神話內容極為相似,蒙古歷史典籍中記載了這些內容。在蒙古人的眼里,圖騰實際上是一個被人格化的崇拜對象,它所體現的血緣關系,具有能夠確認氏族成員血緣統一性的作用。
3.圖騰文化影響著蒙古族的藝術活動和審美趣味。圖騰文化的產生同古人的生活狀態(tài)息息相關。民間圖騰崇拜心理都有祥瑞的意義,如龍,表示多福多壽,能降幅于人等。蒙古服飾中常見的還有卷草紋、牡丹花、蓮花、桃花、寶相、葫蘆、佛手、杏花等諸多植物變化而來的紋飾,這些都是“草木皆神,萬物有靈”的觀念。中國不同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正在進一步加強,不同民族間的文化認同心理正逐漸得到尊重和理解。
二、圖騰文化在蒙古服飾中的體現
1.自然崇拜。自然界作為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基礎,遠古時期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很容易使蒙古先民對自然產生一種強烈的依賴感。如常見于蒙古服飾中的云紋(哈木爾)等自然符號,就是蒙古先民憑借自己的幻想,采用祈求的辦法討得住在這些物體上的神靈歡心,祈福避禍,求得保佑和庇護。這種表現在蒙古服飾中的原始形象圖案藝術,體現了蒙古先民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反映了蒙古先民對自然環(huán)境和生命的一種最初理解形式。
2.圖騰崇拜。圖騰是蒙古部落內部公認的神圣物品,具帶有神力的功能,通過把一些圖騰形象進行深化,來達到教化和規(guī)范人們行為秩序的目的,大多原始圖騰為動物或植物圖案。比如薩滿樹圖案常見于蒙古長袍,現在已經成為蒙古服飾的設計語言,刺繡手法變化多樣,多為平秀和包繡相結合。螺旋紋也是蒙古服飾中常見的圖案,源于他們對水、蛇的崇拜。
三、圖騰文化在蒙古服飾中的依附
蒙古服飾體現了豐富的圖騰文化痕跡。主要體現在頭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
1.飾物,其中頭飾是裝飾的重點,頭飾包括帽子和頭巾。蒙古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其中圓形帽象征天,是一種橢圓形的、四周有一圈寬邊檐的帽子,帽筒前高后低,帽頂中央稍凹陷。蒙古帽后面的“尾”,則再現了蒙古圖騰文化中的“犬”圖騰崇拜觀念,表達了蒙古人愛犬、敬犬的心理。帽子上還通常以太陽、龍鳳、祥云、植物、火等紋飾鑲邊。
2.蒙古袍。蒙古袍做工精細美觀,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常用綢緞做花邊,配以“盤腸”圖案;雙肩、前胸、后背、襟、領等部位則以五彩絲線繡以金絲龍、火球、花朵等。服飾上繡有的火球、花朵、祥云、八寶立水、山紋等都是遠古圖騰的重現與淡隱形式。還有大量的抽象的幾何圖形。圓中有方、曲中有直、環(huán)中套環(huán)表現了佛教的圓通”、“圓覺”的理性精神思想。這些圖案具有強大的威懾力和祈福之意,是遠古圖騰的重現與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
3.腰帶。蒙古族男女著裝蒙古袍時,一般都備有腰帶。婦女一般出嫁后則變成“布斯貴”,以坎肩代替腰帶。腰帶一般多用棉布、綢緞制成,長三四米不等,以紅綠色居多。也常裝飾以貴重的金屬寶石,另附有五彩絲線刺繡的日月星辰、花鳥草蟲等圖案及紋飾。這些圖案表達了蒙古人對自然的崇拜、熱愛之情,體現了他們的樸素審美觀。
4.靴子。靴子是最具蒙古特色的民族服飾。蒙古靴做工精細考究,造型精巧別致,品種多樣。靴子圖案的圖騰寓意總能給人以神秘、奇異之感,布靴的靴幫、靴靿大多刺繡或貼繡精美的花紋圖案。一般是將二龍戲珠、蝙蝠、回紋、圖門賀、云紋、蝴蝶、花卉等所需圖案軋、貼在靴靿或靴幫上,但摔跤手的靴子大多采用象征勇敢、強悍、威武、力量的獅子圖案;靴底有花紋、古幣紋、龍紋、鳳紋、云紋等作為裝飾。
四、圖騰文化在民族服飾中的傳承
民族服飾以自己的特點傳遞著一個民族的信仰,傳達著一個民族的信息,表達著一個民族關于宗教文化的內涵,體現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追求。圖騰在民族服飾上的應用,反映著一個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及道德觀。
圖騰的產生總是歷代相延,積久而成的,是一種地域文化的傳承。圖騰在蒙古服飾上的應用是數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積累的。但同時圖騰在民族服飾的應用也是可以變異的,而且始終處在變異之中。有了變異才會有所發(fā)展、創(chuàng)新,繼承和變異相得益彰。任何一種傳統服飾在圖騰的應用上都會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并不斷與其他文化接觸交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圖騰在蒙古服飾中的應用,它的某些變異是符合歷史潮流的。因此,在弘揚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必須吸收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借鑒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促使本民族文化實現良性循環(huán)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林.裝飾藝術源流[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01)
[2]阿木巴圖.蒙古族圖案[M].內蒙古: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5(09)
[3]梁惠娥,覃蕊.民族服飾中圖騰文化的多元化表現和設計應用[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3)
[4]涂毅佳,李曉蓉.傳統圖騰紋樣在現代服飾中的運用及衍變[J].紡織學報,2012(05)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