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和后成熟度對非濃縮還原蘋果汁渾濁穩(wěn)定性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產(chǎn)品多元化發(fā)展和人們營養(yǎng)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高品質(zhì)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長。非濃縮還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果汁,即鮮榨果汁,因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果汁原有的風(fēng)味和口感,符合人們對健康、天然、安全食品的追求而受到廣泛關(guān)注[1-2]。中國是世界上蘋果種植規(guī)模最大、產(chǎn)量最高的國家[3],而蘋果汁是重要的蘋果深加工產(chǎn)品之一,可以有效地解決蘋果采后過剩問題,并增加蘋果產(chǎn)品的附加值。雖然我國蘋果汁市場仍以濃縮汁為主,但NFC蘋果濁汁的市場占有率正在不斷增長。與蘋果濃縮汁相比,NFC蘋果汁不僅含有更多的果肉纖維和更飽滿的口感,多酚和果膠的含量也更加豐富[4],但渾濁不穩(wěn)定、易分層已嚴重制約了NFC蘋果汁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5]。
影響蘋果濁汁渾濁穩(wěn)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果汁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和顆粒的聚合,其沉淀顆粒物主要包含多酚、蛋白質(zhì)和果膠[6],不溶性淀粉也是造成蘋果濁汁沉淀的主要原因之一[7]。雖然,目前已有不少研究關(guān)注NFC果汁的品質(zhì)及其穩(wěn)定性,但主要集中在對比不同加工方式和貯藏期[8-9],對原料加工特性的研究較少。另外在實際生產(chǎn)中,用以榨汁的蘋果原料多來源于采摘后的庫存蘋果,冷藏過程中催熟氣體(如乙烯)的釋放會造成蘋果出現(xiàn)后熟,隨著貯藏時間延長,乙烯等氣體不斷累積,蘋果逐漸成熟直至衰老[10]。然而,原料后熟對NFC蘋果汁渾濁混定性的研究還未見報道。
因此,本研究以華碩、富士、嘎啦、金冠、澳洲青蘋等5個品種的蘋果作為研究對象,并模擬蘋果果實采摘后,4 ℃冷庫貯藏,測定不同后熟度的蘋果原料制作的NFC蘋果汁的理化特性(pH值、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渾濁穩(wěn)定性(濁度、ζ-電位和粒度)和沉淀敏感物質(zhì)(不溶性淀粉、總酚、可溶性蛋白和果膠)的變化趨勢,進而分析影響NFC蘋果汁渾濁穩(wěn)定性的重要因素,為改善NFC蘋果汁渾濁穩(wěn)定性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蘋果原料均產(chǎn)自云南昭通,由昭通超越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提供,于2019年9月收獲,共采收了色澤、質(zhì)構(gòu)差異較大的5個商業(yè)品種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為華碩、富士、嘎啦、金冠和澳洲青蘋,采收果實均無機械損傷和病蟲害(圖1)。蘋果采摘后于4 ℃冷庫貯藏,根據(jù)貯藏時間分為3個后成熟階段,分別為剛采摘(Ⅰ)、冷藏30 d(Ⅱ)和冷藏60 d(Ⅲ)。
抗壞血酸(食品級),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標準品、沒食子酸標準品、半乳糖醛酸標準品和考馬斯亮藍G250,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蘋果果實;b-蘋果果汁
圖1 不同品種和后成熟度的蘋果果實和果汁
Fig.1 Different cultivar and late ripening stages of apple fruits and juice
1.2 儀器與設(shè)備
JYZ-E3榨汁機,九陽股份有限公司;L-550離心機,湖南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FE28型pH計,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TD-45數(shù)顯糖度計,北京金科利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UV-6100S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Spectra Max M5多功能酶標儀,美國Molecular Devices公司;907型自動電位滴定儀,瑞士萬通公司;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譜儀、1260系列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美國Agilent公司;Asahipak NH2P-50 4E色譜柱,日本Shodex公司。
1.3 實驗方法
1.3.1 蘋果汁的制備
為了降低壓榨過程中NFC蘋果汁的褐變程度,首先將蘋果去皮、去核、切塊,用螺旋榨汁機進行榨汁,并加入0.500 g/L食品級抗壞血酸[8]。蘋果汁經(jīng)過膠體磨和高壓均質(zhì)(20 MPa)后,混勻分裝至150 mL塑料瓶。部分樣品在處理后立即測定濁度、ζ-電位和粒度,其余樣品用液氮進行速凍,并于-18 ℃冷凍保存,需測定其他品質(zhì)指標前,水浴解凍至室溫。
1.3.2 pH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測定
首先將果汁混勻,采用pH計測量每個樣品的pH值;采用數(shù)字折光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結(jié)果以°Brix表示。所有測量在室溫下進行,均重復(fù)3次。
采用電位滴定法測定樣品的可滴定酸[9],首先取10 g果汁稀釋至250 mL,通過自動電位滴定儀用0.1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終點pH 8.1,每個樣品均進行3次平行實驗。記錄消耗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最終結(jié)果以蘋果酸計??傻味ㄋ岬暮坑嬎闳绻?1)所示:
可滴定酸
(1)
式中:V為滴定消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mL;C為氫氧化鈉溶液濃度,0.1 mol/L;W為果汁質(zhì)量,g;K為蘋果酸折算系數(shù),0.067。
1.3.3 濁度的測定
果汁的濁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測定[9]。取10 mL蘋果汁在室溫4 200×g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在660 nm下測定吸光值,每個樣品均進行3次平行實驗。濁度計算如公式(2)所示:
濁度=100-100×10-Abs
(2)
式中:Abs為樣品在660 nm下的吸光值。
1.3.4 ζ-電位的測定
ζ-電位的測定首先將5 mL蘋果汁在4 ℃下離心(4 200×g)15 min后,取上清液,在室溫條件下用動態(tài)光散射納米粒度分析儀測定ζ-電位[11]??刂茰囟葹?0 ℃,選擇水為溶劑的參比體系。每個樣品均進行3次平行實驗。
1.3.5 粒度的測定
采用動態(tài)光散射法測定蘋果汁粒度大小和分布,首先將蘋果汁加入到以水為介質(zhì)的燒杯中,樣品稀釋后用激光束照射,每個樣品進行3次平行實驗。
1.3.6 不溶性淀粉的測定
采用碘量法測定樣品中不溶性淀粉的含量[7]。首先取5 mL果汁,通過1 000×g離心20 min,收集沉淀,并將沉淀物懸浮于2 mol/L NaOH中溶解,并用0.1 mol/L醋酸緩沖液(pH 4.6)稀釋。用碘量法測定沉積物中的不溶性淀粉。每個樣品進行3次測定。
1.3.7 單糖的測定
參照YI等[12]的方法測定蘋果汁中的單糖含量,并稍作修改。將10 mL果汁與500 μL試劑1{150 g/L K4[Fe(CN)6]}和500 μL試劑2(300 g/L ZnSO4)混勻,靜止30 min后,8 000×g離心20 min,上清液過0.45 μm過濾糖的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結(jié)合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5 μL稀釋提取液通過Asahipak NH2P-50 4E色譜柱在30 ℃下等度洗脫(75%體積分數(shù)乙腈-水),流速為1 mL/min。以葡萄糖標準溶液的保留時間進行鑒別。用標準溶液的校準曲線進行定量。每個樣品的提取和分析重復(fù)3次。
1.3.8 總酚的測定
總酚的提取和測定參照WANG等[13]的方法。首先,將2 mL蘋果汁中加入8 mL的80%(體積分數(shù))的甲醇溶液,常溫超聲提取15 min,8 000×g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即為多酚粗提液。重復(fù)上述操作2次保證提取完全。采用福林酚法測定總酚含量。福林酚試劑用蒸餾水按1∶9(體積比)稀釋,取0.4 mL 多酚提取液樣品與2 mL稀釋的福林酚試劑混合,加入1.8 mL 75 g/L的Na2CO3溶液,常溫避光下反應(yīng)2 h,用酶標儀測定765 nm處的吸光值,總酚含量以100 mL樣品含有相當(dāng)于mg沒食子酸表示(mg沒食子酸/100 mL)。每個樣品進行3次平行實驗。
1.3.9 可溶性蛋白的測定
采用考馬斯亮藍法[14]測定果汁中的可溶性蛋白。取蘋果汁0.5 mL加入試管,然后在其中加入4.5 mL 的蛋白質(zhì)反應(yīng)液,用漩渦振蕩器快速混勻后,靜置2 min,再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595 nm下的吸光值。用0.50 mL的蒸餾水代替果汁作為空白,每個樣品進行3次平行測定。
1.3.10 果膠的測定
按照FRAEYE等[15]方法提取蘋果汁中的醇不溶性物質(zhì)。將50 mL蘋果汁與320 mL 95%(體積分數(shù))乙醇混合后,用打漿機攪拌3次,每次6 s,抽濾得到沉淀,將沉淀再次與160 mL 95%乙醇混合,重復(fù)上述操作,最后用丙酮沖洗得到白色、均一的粉末,于40 ℃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用分光光度計按照比色法測定果膠含量。在10 mg乙醇不溶物中加入5 mL濃硫酸-四硼酸鈉溶液(0.015 mol/L)后立刻放入冰水浴中,避免溫度上升過快。用混合器混合后,放在100 ℃水浴中加熱5 min,反應(yīng)后立刻放入冰水浴中,直到達到室溫。加入0.1 mL間苯基苯酚溶液,混合后于520 nm處讀取吸光值。每個樣品進行3次平行實驗。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采用Excel 2010軟件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采用SPSS 19.0軟件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顯著性分析,采用Tukey檢驗分析顯著性水平(P<0.05),采用Origin 8.0作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NFC蘋果汁理化特性分析
pH值、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是NFC果汁加工重要的品質(zhì)控制理化指標。如表1所示,不同品種的蘋果濁汁pH值存在顯著差異,嘎啦蘋果汁的pH值最高(3.88~4.02),其次是華碩(3.79~3.92),澳洲青蘋的pH值最低(3.12~3.24)。隨著不斷后熟,蘋果汁pH值呈現(xiàn)上升趨勢。高麗萍等[16]在NFC草莓汁也發(fā)現(xiàn)相似的趨勢。
表1 不同品種和后熟度NFC蘋果汁pH值、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
Table 1 pH value, total soluble solids, and titratable acids of NFC apple juice during late ripening

注:同行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品種間差異顯著(P<0.05);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成熟度間差異顯著(P<0.05)
可滴定酸是體現(xiàn)NFC果汁酸度的重要指標。品種對NFC蘋果汁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顯著,其可滴定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澳洲青蘋(1.16%)> 華碩(0.97%)> 富士(0.73%)> 金冠(0.66%)> 嘎啦(0.64%),與NFC蘋果汁pH值呈正相關(guān)。隨著貯藏期延長,蘋果汁可滴定酸含量均呈現(xiàn)下降趨勢,進一步驗證了NFC蘋果汁在后熟過程pH值上升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果實成熟過程中有機酸轉(zhuǎn)變?yōu)樘妓衔锘蛘弑谎趸?,?dǎo)致有機酸含量下降[16]。王志華等[17]在“塞外紅”蘋果中也發(fā)現(xiàn)相似的變化趨勢。
品種和后熟度對蘋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影響顯著。富士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約12.23 °Brix),其次是嘎啦(約11.17 °Brix)、華碩(約10.67 °Brix)和澳洲青蘋(約10.03 °Brix),金冠蘋果濁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約9.27 °Brix),對應(yīng)甜味依次減弱。隨后熟度增加,澳洲青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這可能是由于淀粉轉(zhuǎn)化成了可溶性糖[7],而華碩、富士和金冠蘋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蘋果貯藏中后期淀粉被轉(zhuǎn)化殆盡,果實開始衰老,可溶性固形物作為果實的呼吸底物不斷被消耗導(dǎo)致其逐漸下降[16]。嘎啦蘋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發(fā)生顯著變化。
2.2 NFC蘋果汁濁度分析
濁度能直接反映出果汁體系的穩(wěn)定性,其值越大,果汁體系越穩(wěn)定[18]。由圖2可知,不同品種蘋果汁濁度差異顯著,采摘初期(Ⅰ),華碩蘋果汁的濁度最低,僅為4.21,嘎啦蘋果汁的濁度最高(27.89)。隨著不斷后熟,NFC蘋果汁的濁度增加,這與趙光遠等[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后熟階段Ⅱ時,金冠的濁度上升值至最大,約為45.05,其次是嘎啦(23.81),而富士和澳洲青蘋的增長量較少,分別為3.14和5.33。華碩的濁度在前2個階段未發(fā)生顯著性變化。在第Ⅲ階段時,華碩、富士、金冠和澳洲青蘋NFC蘋果汁的濁度均增加,嘎啦蘋果汁的濁度減少,這可能是由于果膠含量的變化導(dǎo)致的[19]。
濁度變化與觀察到的蘋果汁渾濁穩(wěn)定狀態(tài)一致(圖1-b)。后熟初期,蘋果濁汁均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分層沉淀,對應(yīng)濁度值低。隨著成熟度增加,嘎啦和金冠的混濁穩(wěn)定性在第Ⅱ階段得到顯著改善,濁度值分別增加至59.79和48.98。富士和澳洲青蘋則在第Ⅲ階段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濁度值分別為33.06和59.85。在Ⅲ階段,嘎啦蘋果汁底部再次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沉淀,與濁度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一致。華碩的混濁穩(wěn)定性未隨成熟度增加得到改善,果汁始終呈現(xiàn)上層液體透明、下層是沉淀的分層狀態(tài)。

圖2 不同品種和后熟度NFC蘋果汁濁度
Fig.2 Turbidity of NFC apple juice with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during late ripening 注: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下同)
2.3 NFC蘋果汁粒度分析
蘋果濁汁中果肉顆粒以懸浮狀態(tài)分散于果汁體系,蛋白質(zhì)(約40%)、酯類(30%)、原花青素(5%)、多糖(5%)、果膠(2%)等是構(gòu)成果肉顆粒的主要組分[4]。蘋果濁汁的懸浮穩(wěn)定性遵循斯托克斯沉速公式,顆粒大小直接影響顆粒的沉降速度:蘋果濁汁顆粒的粒徑與沉降速率成正比,粒徑越大,沉降速率越快[4]。
不同品種NFC蘋果汁的粒徑分布隨后熟度變化規(guī)律如圖3所示,蘋果濁汁的粒徑分布主要呈典型雙峰分布[5]。不同品種之間的粒度分布不同。采摘初期(Ⅰ),華碩和富士蘋果汁的粒徑分布規(guī)律相似,小顆粒粒徑為8~10 μm,大顆粒粒徑在300 μm左右。嘎啦和金冠中大顆粒占比較大,粒徑分布主要在200 μm左右,澳洲青蘋汁中小顆粒占比大,粒徑分布集中于10 μm左右。粒徑分布范圍與YI等[12]測得的蘋果汁粒徑分布結(jié)果相似。隨著后熟度增加,華碩、富士和嘎啦3種果汁的大粒峰面積減小,蘋果汁的粒徑分布只呈現(xiàn)1個峰,分別位于20、30和60 μm左右,表明樣品中顆粒分布更加均勻。金冠蘋果濁汁則在0.6和1.2 μm處出現(xiàn)2個新峰,說明體系中小顆粒增加。總體來說,后熟度越高,蘋果濁汁的粒徑分布越均勻,粒度變小,使得蘋果汁渾濁穩(wěn)定性提高。這可能是由于成熟過程中蘋果細胞壁結(jié)構(gòu)不斷分解,使得果汁中的懸浮顆粒更分散、更細小造成的[13,20]。
2.4 NFC蘋果汁ζ-電位分析
蘋果汁是一個膠體體系,ζ-電位可以表征膠體顆粒之間相互作用,用于評估膠體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當(dāng)所有顆粒都具有較大的正或負ζ-電位時,它們將相互排斥,并且具有分散穩(wěn)定性,反之,當(dāng)顆粒的ζ-電位絕對值較低時,則沒有力阻止粒顆粒聚集在一起[21]。膠體系統(tǒng)穩(wěn)定與不穩(wěn)定的分界線通常在+30或-30 mV,一般認為,ζ-電位絕對值大于30 mV時系統(tǒng)是穩(wěn)定的[21]。

a-華碩;b-富士;c-嘎啦;d-金冠;e-澳洲青蘋
圖3 不同品種和后熟度蘋果汁的粒度分布
Fig.3 Pare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NFC apple juice with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during late ripening
如圖4所示,蘋果汁中懸浮顆粒整體帶負電,且ζ-電位的絕對值均小于30 mV,說明蘋果濁汁是不穩(wěn)定的膠體系統(tǒng)。不同品種NFC蘋果汁ζ-電位差異顯著,采摘初期(Ⅰ),華碩的ζ-電位絕對值最大(-4.36),其次是金冠(-4.06)、富士(-3.92)和嘎啦(-3.30),澳洲青蘋的ζ-電位絕對值最小(-2.62)。在后熟階段Ⅲ,從大到小依次為:金冠(-4.84)>華碩(-4.53)>富士(-4.35)>嘎啦(-4.34)>澳洲青蘋(-3.53)。隨成熟度增加,NFC蘋果汁對應(yīng)的ζ-電位絕對值均呈現(xiàn)上升趨勢,反映出蘋果濁汁的膠體系統(tǒng)越來越穩(wěn)定。這與趙光遠等[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隨著蘋果原料貯藏時間延長,果汁中帶負電荷的果膠含量增加,從而增加了濁汁體系的懸浮粒子的ζ-電位,提高了蘋果汁的渾濁穩(wěn)定性。

圖4 不同品種和后成熟度蘋果汁ζ-電位
Fig.4 ζ-potential of apple juice with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during late ripening
2.5 NFC蘋果汁沉淀敏感物質(zhì)
影響蘋果濁汁渾濁穩(wěn)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果汁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和顆粒的聚合,其沉淀顆粒物主要包含多酚、蛋白質(zhì)和果膠[6],不溶性淀粉也是造成蘋果濁汁沉淀的主要因素之一[7]。
不同品種不溶性淀粉含量隨成熟度變化如圖5-a所示。后熟初期,蘋果濁汁不溶性淀粉含量差異顯著,其中澳洲青蘋淀粉含量最高,約5.20 mg/mL,其次是富士(4.26 mg/mL)、嘎啦(4.23 mg/mL)和金冠(3.58 mg/mL),華碩的不溶性淀粉含量最低,約為2.31 mg/mL。澳洲青蘋早期淀粉含量高與SORRIVAS等[11]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未成熟蘋果汁的淀粉含量高達8.00 mg/mL。隨成熟度增加,NFC蘋果汁中的不溶性淀粉呈現(xiàn)下降趨勢,與CARRN等[7]研究結(jié)果相似。后熟過程中淀粉含量降低,逐漸降解成可溶性單糖(葡萄糖),可以提高蘋果濁汁甜味和渾濁穩(wěn)定性[4]。圖5-b展示NFC蘋果汁葡萄糖含量隨后熟度變化規(guī)律。采摘期,富士、嘎啦、金冠和澳洲青蘋葡萄糖含量沒有顯著性差異,約為10 mg/mL,華碩蘋果汁葡萄糖含量略高,約12.90 mg/mL。隨著成熟度增加,蘋果的葡萄糖含量升高,與淀粉的降解緊密相關(guān)。
酚類和蛋白質(zhì)的聚合被認為是造成蘋果汁沉淀的重要因素[22]。不同品種蘋果汁在3個后熟階段蛋白質(zhì)含量如圖5-c所示。在采摘初期,5種蘋果汁的蛋白質(zhì)含量均在25 μg/mL左右。隨著后熟度增加,除華碩外,富士、嘎啦、金冠和澳洲青蘋果汁蛋白質(zhì)含量增加,至后熟階段Ⅲ,金冠蘋果汁的蛋白質(zhì)含量最多,約為35.14 μg/mL,其次是澳洲青蘋(31.82 μg/mL)、富士(30.68 μg/mL)和嘎啦(30.60 μg/mL)。這可能因為蘋果果肉隨成熟度增加,結(jié)構(gòu)變得松散,在榨汁機械力的作用下,細胞內(nèi)容物更易滲出[23]。
圖5-d展示了不同品種蘋果濁汁總酚含量隨后熟度的變化。采摘初期,蘋果汁的酚類物質(zhì)含量高且品種間差異顯著。華碩的總酚含量最高,約為291.63 mg沒食子酸/100mL,其次是澳洲青蘋(288.56 mg沒食子酸/100mL)和嘎啦(270.94 mg沒食子酸/100mL),金冠和富士的總酚含量相對較低,分別為197.95和165.58 mg沒食子酸/100mL。隨后熟度增加,5種蘋果汁酚類物質(zhì)含量減少,至后熟階段Ⅲ,含量低,約為1.59~6.96 mg沒食子酸/100mL。這與衛(wèi)世乾[24]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蘋果采摘后冷藏期間總酚含量呈現(xiàn)下降趨勢。酚類物質(zhì)減少,導(dǎo)致酚類-蛋白質(zhì)聚合物減少,進而對蘋果汁混濁穩(wěn)定性起到促進作用。
蘋果果膠是蘋果濁汁云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蘋果果膠對于維持濁汁穩(wěn)定性具有積極作用,能夠包裹在濁汁體系內(nèi)的顆粒外,為相互作用的顆粒提供保護涂層,進而增加體系穩(wěn)定性[25]。如圖5-e所示,5種蘋果汁在采摘初期果膠含量較低,華碩、富士、嘎啦、金冠和澳洲青蘋的果膠含量分別為1.31、2.83、7.58、0.66和0.81 mg/mL。隨后熟度增加,華碩、富士、金冠和澳洲青蘋NFC蘋果汁的果膠含量呈上升趨勢,這與趙光遠等[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剛采摘的蘋果中原果膠含量高,且不溶于水。而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蘋果逐漸成熟,蘋果內(nèi)的原果膠酶將蘋果中的原果膠轉(zhuǎn)變成水溶性果膠,有利于增加體系的穩(wěn)定性。嘎啦蘋果汁的果膠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這與NG等[18]研究結(jié)果變化趨勢一致。

a-不溶性淀粉;b-葡萄糖;c-總酚;d-可溶性蛋白;e-果膠
圖5 不同品種和成熟度NFC蘋果汁中不溶性淀粉、葡萄糖、總酚、可溶性蛋白和果膠含量
Fig.5 The concentration of insoluble starch, glucose, total phenols, soluble protein, and pectin in NFC apple juice with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during late ripening
3 結(jié)論
渾濁穩(wěn)定性差是制約NFC蘋果汁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而品種和后成熟度對其渾濁穩(wěn)定態(tài)有著顯著的影響。對比不同品種發(fā)現(xiàn),富士、嘎啦、金冠和澳洲青蘋NFC蘋果濁汁的渾濁穩(wěn)定性隨后成熟度的增加呈現(xiàn)上升趨勢,而華碩蘋果濁汁渾濁穩(wěn)定性差,后成熟對其影響不顯著,均出現(xiàn)顯著的分層沉淀,較不宜選為NFC蘋果濁汁的加工原料。品種和成熟度對NFC蘋果濁汁渾濁穩(wěn)定性的影響與其沉淀敏感物質(zhì)組成和含量不同緊密相關(guān)。不同品種和后熟度原料蘋果的不溶性淀粉、總酚、可溶性蛋白質(zhì)和果膠含量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當(dāng)不溶性淀粉、總酚、可溶性蛋白質(zhì)等沉淀敏感物質(zhì)含量高時,體系較不穩(wěn)定,而當(dāng)果膠含量增加時,可以有效改善果汁體系的渾濁穩(wěn)定性。隨著不斷后熟,蘋果中的不溶性淀粉逐漸轉(zhuǎn)化為可溶性單糖,同時總酚含量降低,果膠含量增加,使得后熟的蘋果濁汁渾濁穩(wěn)定性更高??傮w來說,選擇合適的品種和后成熟度可以有效提高NFC蘋果濁汁的渾濁穩(wěn)定性。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xué)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xué)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fù)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yīng)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xué)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