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VR技術對傳統(tǒng)視頻廣告制作的改變
VR技術與廣告行業(yè)的結合使得VR廣告應運而生。由于VR技術的獨特性,VR廣告的制作與傳統(tǒng)視頻廣告相比,其區(qū)別遠大于共性,在腳本設計、前期拍攝以及后期合成方面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將從這三方面來進行總結。
一、VR技術對廣告腳本設計的改變
(一)分鏡頭的重要性降低
傳統(tǒng)視頻廣告的腳本也稱為分鏡頭腳本,但是VR廣告的腳本很少有分鏡頭,甚至不采取分鏡頭的方式。VR生而注重沉浸性體驗,要求將受眾置于一個較逼真的場景連續(xù)變換的虛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之下,而分鏡頭的切換會打斷這種場景連續(xù)性,使受眾對鏡頭切換后的內容表示疑惑,從而降低受眾的體驗感。因此,VR廣告最好采取一鏡到底式的拍攝,或者在切換場景和景別時提供提示信息,或者過渡場景加上后期特效來完成轉換。
(二)確定鏡頭時長的標準加入了技術展現(xiàn)的要素
VR廣告時長的確定一定程度上是由廣告經費來決定的,但廣告的內容、鏡頭運動及轉換方式也會對其產生重要影響。比如廣告為了體現(xiàn)出速度或者激情,拍攝鏡頭就會采用旋轉以及快速運動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在VR時代,人們佩戴VR設備時,長時間的旋轉和快速鏡頭會給受眾一種強烈的不適,設計腳本時就會減少這樣的鏡頭時長。如果廣告想要表達溫馨、溫暖、快樂和舒適的體驗,那么這類鏡頭相應就會長一些,從而給受眾帶來很好的體驗感。因此對于腳本的鏡頭時長,策劃時要考慮到一些影響受眾體驗的因素,這就需要策劃者把握好度,既不放棄VR的技術特性,也不為炫技而濫用。
(三)補充說明板塊將會得到重視
VR廣告的拍攝是全景式的,不像傳統(tǒng)視頻廣告那樣可以只攝取場景局部,這就大大增加了VR廣告拍攝前廣告場景的搭建難度。有時為了后期合成的需要,會在必要位置留出較大空間,或使用道具遮擋不必要出鏡的空間,這就要求在腳本中對這些道具的相關位置以及大小等加以詳細說明。而且,VR廣告的全景拍攝模式使得拍攝過程中不能對場景進行更換,或暫停之后再拍,因此更需事前考慮周到。這就使得在傳統(tǒng)視頻廣告腳本設計中不受重視的補充說明板塊在VR廣告制作中倍受重視。
二、VR技術對前期拍攝的改變
(一)攝制準備期的改變
1.拍攝器材應準備更多攝像頭的全景攝像機
一般通用的全景攝像機有180度半景攝像機和360度全景攝像機,兩者在使用方法上有很大不同。半景式攝像機只會攝制180度場景,因此可由攝像師來操作,這與傳統(tǒng)攝像相似。而全景式攝像機是360度全方位拍攝,場景內除了演員不能有其他人,包括攝像師。這種全新的拍攝方式需要要借助一種全新的設備來實現(xiàn)攝像機的運動、升降、旋轉等功能。全景拍攝的難度大、周期長、要求高、后期合成工作量大,選擇拍攝設備需要綜合廣告效果要求、資金,以及團隊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來選擇。
2.燈光的受控需求增強
這里主要指VR廣告室內拍攝中燈光的控制。一方面,VR廣告采用全景拍攝方式,在場景中放置石英燈、聚光燈以及反光板會造成場景混亂,因此就需要考慮借助小型燈光來達到補充照明的作用。
3.對拍攝輔助物的遮擋
場景中某些不能出現(xiàn)確又必須存在的輔助道具也會對廣告的整體效果產生很大影響,因此需要考慮采用藍綠幕對其進行遮擋,以便后期摳像去除,但在進行遮擋時,要盡量做到更加精確、規(guī)范。比如遮擋物大小不要超過規(guī)定范圍,以免出現(xiàn)穿幫或者混雜畫面。
(二)實拍中的改變
VR廣告拍攝與傳統(tǒng)廣告拍攝存在很大不同,如何處理這些不同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拍攝質量的高低,并對后期合成工作產生影響。
1.攝像組人員集體退居幕后遙控
傳統(tǒng)視頻廣告拍攝中,攝像師親自操作攝像機,燈光師根據不同場景調節(jié)燈光。而VR廣告拍攝現(xiàn)場,除了演員和必要道具之外,導演、攝像師、燈光師等均不能出現(xiàn)在場景中,只能幕后采用無線遙控操作,工作人員都需佩戴VR眼鏡來監(jiān)看大致效果。由于拍攝過程不能暫停,因此幕后操作人員間的協(xié)調配合顯得尤為重要。
2.場記重點記錄攝像機運動數(shù)據
拍攝時需要記錄全景攝像機的運動軌跡、運動速度、旋轉位置及角度,這樣做既是為了方便攝像機的操作,更是為了后期特效合成的無縫接入,如果忽視了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將會給后期特效合成造成很大的麻煩。雖然有追蹤技術的存在,但是全景追蹤將會大大加重后期的負擔,因為后期追蹤的不是一個鏡頭,而是至少追蹤六個方位的六個鏡頭。這就要求場記必須做好鏡頭運動的相關數(shù)據記錄,從而對場記的要求更為細致。
(三)鏡頭分類保存要求同場景下以方位為依據
VR廣告與傳統(tǒng)視頻廣告在單個鏡頭的保存上是一樣的,區(qū)別在于VR全景至少需要6個方位的鏡頭去拍攝,因此在分類和保存上更為復雜。VR鏡頭的分類保存應該遵循以下規(guī)則:拍攝的內容以場次為基本保存單元,在其中細分為不同方向的鏡頭分別保存,即鏡頭的編號一定要以方位為依據,前方鏡頭、后方鏡頭、左方位鏡頭等都需要明確標注。同時也需要將記錄的鏡頭運動數(shù)據進行精確保存,以方便后期特效合成時對合成中的虛擬攝像機進行調整。
三、VR技術對后期合成的改變
由于VR廣告的后期合成是在多個平面上進行的,因此要求后期人員具備極強的空間想象力、數(shù)據計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觀察力。
(一)全景合成采用“正方體+球體映射”的方法
合成第一步是要對各鏡頭進行全景合成,其最終結果是讓整個畫面呈現(xiàn)在一個球面或者接近球面的封閉環(huán)境里,實現(xiàn)方式很多,筆者認為最合理的應該是“正方體+球體映射”方式。
此法要求將空間劃分為六面體,至少需要六臺90度視角攝像機去分割整個空間,由于每個鏡頭中的畫面是正方形,這就免去了畫面的分割,如果將空間分為非正方體,那么在合成前就需對部分畫面進行分割,這會提高全景合成的復雜性。
然后將每個畫面映射到球體上,這樣所有攝像機拍攝的畫面可拼成一幅完整的全景圖。在播放時需使用凸透鏡,將畫面放大還原成方形,以便受眾觀看,而且當受眾轉動視角觀看時,所合成的球體空間會隨之自由旋轉,從而使其體驗全景視效。
全景圖的合成效果其實是由攝像機數(shù)量決定的。如果攝像機數(shù)量越多,拍攝方位就越多,畫面細節(jié)也越多,各攝像機間的交接部就更吻合,進行邊界縫合時就不會有很明顯的折痕,其效果就與現(xiàn)實世界更符合。所以在前期拍攝時就需要使用配備有更多攝像頭的全景攝像機進行拍攝。
(二)特效合成上注重協(xié)調性和現(xiàn)實感
特效合成往往是成片前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在此過程中會對原來的全景進行大修,并且加入虛擬特效。
虛擬特效合成要求將計算機模擬的內容按一定角度拍攝,然后與原視頻進行合成。在制作虛擬特效時,要注意特效與現(xiàn)實世界合成時遵循相應物理特性。當特效制作好后,就需對其進行虛擬攝像機的拍攝與合成。在拍攝時要注意虛擬攝像頭應與前期拍攝時的角度、速度及旋轉參數(shù)保持完全一致,這就體現(xiàn)了前期拍攝中場記的重要性。
VR廣告轉場不適宜使用傳統(tǒng)的硬切或劃出等手法,可使用超時空隧道、眩光刺激、模糊再現(xiàn)、物體轉移等效果,需注意整個全景都要有效果,不能只是攝像機正對的畫面使用。
(三)全片合成上注重綜合感官的體驗
在進行全片合成時,不是簡單拼湊就可以了,還要注意鏡頭間轉換、畫面速度以及視角是否能被受眾接受。對于聲音要做到與場景一致,且聲道與場景變換一致,即受眾旋轉觀看視角時,場景中的聲音方位要做到同步轉換,在一些不容易發(fā)覺或者添加的重要角色出現(xiàn)時,要添加提示音,這樣才能更好地帶動受眾去體驗。在對全片進行輸出時要注意由于VR設備的不同,輸出格式會不同,而且不同設備會有不同體驗,有些設備還會有觸覺信息等,為了使受眾有更好的體驗,不能忽視輸出觸覺等信息。
本文來源:《視聽》:http://m.xwlcp.cn/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