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時期下做好新聞工作必需的四要素:理想、信念、情懷、汗水
新時期下,議論唱衰報紙,甚至有的叫囂報紙將死。然而日報等紙媒的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厚重型、深度性等卻是許多網(wǎng)媒無法媲美的。日報對新聞報道的及時性、紀實性,文字的嚴謹性,內容的完整性等諸多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標準。筆者認為,要做好新聞工作,理想、信念、情懷和汗水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它們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
一、理想是做好新聞工作的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曾這樣強調,“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度嗣袢請蟆酚?017年元旦獻詞中也有“不忘初心,逐夢前行”的表述。由此可見,理想無論在各行各業(yè),都是初心,是堅守,是源源不斷的動力,是持之以恒的活力源泉。而對于我們新聞記者而言,它就是我們的新聞理想。身為新聞人,我們可以獲得別人難以體驗到的快樂,這個快樂體現(xiàn)在如今洶涌而來的訊息中,終于找到了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是在經(jīng)歷了構思提綱、進行采訪和新聞寫作的過程后,終于讓自己的作品見諸報端的那一刻,是在自己的新聞報道真正可以服務于大眾,服務于人民,使人民群眾受益的時刻。在追逐新聞理想的過程中,在不斷付出與收獲的路途中,在那些孑然一身依舊踽踽獨行的日子里,理想本身變得愈發(fā)豐盈與厚重。
《新京報》的陳杰曾在新媒體上發(fā)表了一篇《新聞所不可觸碰的禁區(qū)》。細數(shù)他這些年來的新聞歷程與自身成就,最重要的歸結于其對于新聞理想的執(zhí)著與堅持。而新京報之所以能夠在北京乃至全國長久不衰,獨樹一幟,離不開像陳杰這樣的一批新聞人的執(zhí)著堅守,是他們每一個人用自己小小的一方水源,匯集成洶涌奔騰、一往直前的河流。新聞理想不僅是每一名記者骨子里的精神體現(xiàn),更是做好新聞工作的基石。
二、堅定的信念是所有工作激情的源泉
堅定的信念是所有工作激情的源泉,是每個新聞從業(yè)者精神上的“鈣”。尤其是對于我們做社會新聞的記者來說,一份堅定執(zhí)著的信念足以支撐我們克服采訪路上的千難萬險。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就指出: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學者王俊本在一篇《論做好黨報新聞版面的幾個原則》的文章中做了這樣的表述,“我以高度的新聞事業(yè)心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盡職盡責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工作任務。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和呼聲,謳歌真、善、美,抨擊假、惡、丑,忠實地記錄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守望著公平正義?!蔽覀內請笫屈h報,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有著更為重要的責任和使命,為了承擔好這份使命,我們更需要擔當,更需要信念,更需要黨性原則,這是我們所要堅守的職業(yè)底線。
新聞記者這份職業(yè),被時代賦予了諸多使命。我國上世紀革命家李大釗先生有撰聯(lián)言道:“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用雙肩承擔起世間諸般人情正義,用兩手寫下弘揚真理與正氣的篇章,這是對我們新聞工作者的激勵與警醒。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精神和信念,始終是支撐一代又一代新聞記者堅守新聞理想的力量之源。因此,我們新聞人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因為我們深知,新聞工作并不僅僅是一份普通的職業(yè),而是事關國家蒼生、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是人們千百年來一直秉持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不懈追求。因為存在這樣一份認識,清醒地明白自身的責任擔當,即便新聞工作本身遭遇多大的風險,需要付出多大的艱辛與努力,我們也會樂觀而充滿激情地投入其中,盡力做好本職工作。
三、心中時常保持一份情懷是做好新聞工作的又一至關重要的因素
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有太多的各式各樣的誘惑或阻擋或影響我們報人做新聞的路途?,F(xiàn)如今傳媒行業(yè)劇變,網(wǎng)絡媒體發(fā)展神速,新媒體橫空出世,自媒體行業(yè)興起,太多的挑戰(zhàn)接踵而至,紙媒的生存環(huán)境有些艱難,讓我們一直不離不棄的,就是來自于內心的一份關于報人的情懷。除卻一直以來的新聞理想以及堅定且無畏的信念,常懷一份這樣的情懷,一份發(fā)自肺腑的喜歡,是十分必要的。
《南方周末》1999年的賀詞《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中寫到,“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抖擻精神,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這種力量來自于你,來自于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陽光打在你的臉上,溫暖留在我們心里。為什么我們總是眼含著淚水,因為我們愛得深沉;為什么我們總是精神抖擻,因為我們愛得深沉;為什么我們總在不斷尋求,因為我們愛得深沉。愛這個國家,還有她的人民,他們善良,他們正直,他們懂得互相關懷。”這份力量,這份情懷,這份深沉的愛,就是每個報人所懷揣的一份沉甸甸的初心。
四、揮灑無數(shù)的汗水是做好新聞工作的必要條件
可以說,如果在前期的現(xiàn)場采訪中不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在后期的組織文章的工作中不愿意耗費更多心思,是無法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新聞稿件的。做出一篇好的新聞,三分在寫,而七分在于前期的采訪工作。只有前期采訪時能夠做到心思縝密,細致入微,面面俱到,后期寫起來才能夠信手拈來,因為有足夠的事實基礎。尤其是對于我們做社會新聞來說,更需要實打實的現(xiàn)場采訪,親臨其境,才能真正寫出言之有物的東西。如果只是憑借走馬觀花式的采訪加聯(lián)想與想象,寫出來的報道必定空洞無味,缺乏足夠豐富的內容支撐。甚至容易犯一些基本的錯誤,引起采訪對象的不滿。言之無物是報業(yè)記者報道工作的大忌,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都需要遠離的問題。
廣東廣播電視臺曾推出一檔《特別策劃——為勞動者計步》的節(jié)目,欄目記者劉冬及節(jié)目組的工作人員以跟拍采訪的方式去體驗環(huán)衛(wèi)工、護士、公交車司機、銀行柜員等員工們每天的工作。這是與我們關系最密切、最常見的行業(yè),為了切身感受他們的工作,凸顯基層勞動者的艱辛與苦衷,反映普通勞動人民的敬業(yè)精神,還原給觀眾最真實、最生動的新聞細節(jié),就要不怕苦、不怕累,真正深入群眾,體驗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才能寫出真實可信的東西,做出貼近人心的節(jié)目。
尤其在工作初期,為了充分體會職業(yè),無論是井蓋缺失、路燈不亮,還是亂停車、垃圾堆積這種新聞,筆者都會搶著去做。為了鍛煉自己,新聞無論大小都要好好采訪,認真完成,這是一個記者最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跑火災現(xiàn)場,去車禍路段,深入社區(qū),心系基層,這些大大小小的新聞累積成巨大的能量,成為支撐我們前進的基礎。為了做好一個現(xiàn)象類采訪的新聞,筆者曾在寒冷的冬天冒著風雪,騎著電動車三度去不同的地點訪問調查,為了等到最佳的采訪時刻在寒風中站幾個小時是常有的事。為了最大限度還原事實,并且采集到足夠多的新聞材料,一點點的付出與辛勞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做好完善的采訪提綱,掌握足夠多的采訪資料,才能寫出結構完整又豐富充實的社會新聞。
報人由于特有的職業(yè)要求,無論是出于自身理想信念,還是從國家和社會的層面考量,唯有不斷地奔跑在路上才能找到存在的價值。做好記者,“勤”字是關鍵,永遠不畏吃苦,不怕受累,永遠人在途中,身在路上,才能不斷地發(fā)現(xiàn)好的新聞。終日坐在電腦前,是無法寫出好新聞的,只有真正的走出去,才能與好的新聞線索和好的故事相遇。
五、結語
理想、信念、情懷、汗水,這四大要素不可或缺,只有堅持這四點品質,才能寫出豐富而精彩的新聞,鑄就自身豐富而精彩的人生。筆在手中,路在腳下,使命激蕩在心間。身為當代報人,我們要用自身微薄但堅定的力量,與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身為新聞工作者,我們要不忘初心,用理想指引前進的方向,以信念點燃工作的激情,用情懷書寫生命的篇章,以汗水鑄就充實的人生。
本文來源:《視聽》:http://m.xwlcp.cn/w/qk/9501.html
- 館藏《(增修)施南府志》的修復與保存
- 紙媒介在平面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與教學方法探討
- 廣電媒資從紙質向數(shù)字化轉型中的敘事重構研究
- 空間設計教學中紙藝技術的創(chuàng)意應用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紙質出版智能化轉型:技術融合與創(chuàng)新路徑
- 非遺傳統(tǒng)手工藝中紙張應用的技術體系與活態(tài)傳承策略
- 紙藝術的跨文化符號:中西方剪紙的英譯對比研究
- 數(shù)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傳承路徑——以河南剪紙為例
- 基于環(huán)保視角的紙制品企業(yè)廢物管理與再利用策略
- 圖書館紙質文獻數(shù)字化存儲平臺的優(yōu)化設計與文件管理方法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