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詩經(jīng)》中的婚戀詩探析

作者:劉敏來源:《芒種》日期:2014-01-01人氣:6882

婚戀詩,即“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戀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場面、家庭生活的婚姻家庭詩,還有表現(xiàn)不幸婚姻給婦女帶來痛苦的棄婦詩”(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对娊?jīng)》中的婚戀詩就非常多,數(shù)量蔚為可觀,成為了解先民文化的一個重要視角。經(jīng)過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這類詩歌在文化意識上呈現(xiàn)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tài),一種受禮制文化約束的“發(fā)乎情止乎禮”的詩歌,另一種是大膽熱烈、不受禮制束縛、充滿野性的詩歌,這一類詩歌充分顯示了女性對自由平等的愛情和婚姻的追求。

一.禮制約束之下的婚戀詩

西周建立之初,為鞏固統(tǒng)治,周公始制禮作樂,后來,隨著禮制的完善,上及天子諸侯,下至下層百姓,他們的行為和生活都受到了禮制的約束和影響,周禮漸漸地演變成了融政治經(jīng)濟制度、愛情婚姻觀念、思想道德準則等為一體社會生活規(guī)范?!对娊?jīng)》婚戀詩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婚戀經(jīng)歷大多都會受到周禮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情感模式,在這種情感模式之下,愛情和婚姻所期望達到的是一種夫婦合鳴的和諧狀態(tài),而貫穿其始終的更多的是偏于理性含蓄的思維和婚戀態(tài)度。下面試舉《關雎》為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毛詩序云:“《關雎》,后妃之德也?!薄帮L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xiāng)人焉,用之邦國焉?!闭x疏云:“此篇言后妃性行和諧,貞?;?,寤寐求賢,供奉職事,是后妃之德也。二《南》之風,實文王之化,而美后妃之德者,以夫婦之性,人倫之重,故夫婦正則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敬,是以《詩》者歌其性情。陰陽為重,所以《詩》之為體,多序男女之事?!薄靶蛞院箦鷺返檬缗?,不淫其色,家人之細事耳,而編于《詩》首,用為歌樂,故于后妃德下即申明此意,言后妃之有美德,文王風化之始也。言文王行化,始于其妻,故用此為風教之始,所以風化天下之民,而使之皆正夫婦焉。周公制禮作樂,用之鄉(xiāng)人焉,令鄉(xiāng)大夫以之教其民也;又用之邦國焉,令天下諸侯以之教其臣也。欲使天子至于庶民,悉知此詩皆正夫婦也?!毙蚝驼x中的釋義是當時教化之風影響下的意識形態(tài)在詩歌闡釋上的反映,具有時代的標識,盡管可能《關雎》的原義并非如此,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先民在愛情婚姻上對于“和”的追求,以及對于“風化天下之民”以達到“正夫婦”的重視。再將《關雎》脫去詩教的外衣,從其原始詩義來看,正如聞一多所認為的:“關雎,女子采荇菜于河濱,君子見而悅之?!保ā讹L詩類鈔》)這是一首愛情詩,它描寫了一個男子喜歡上了在河畔采荇的姑娘,于是他“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則只能“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日夜思念她,在這種強烈的思戀之下,男子都沒有直接大膽地表達愛意,而是用通過想象表達了自己要用“琴瑟”、“鐘鼓”來讓心愛的姑娘快樂的愿望。也有學者指出,“琴瑟”、“鐘鼓”是婚禮時所用的樂器,“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是寫婚慶場面。但無論何種解釋,詩中男子對女子的愛戀都是“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此外,還有如《周南·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詩集傳》云:“此知女子之不可犯,而思以禮道之之辭也。”男子對女子有深切的愛戀,但卻因為某種原因不可能實現(xiàn)追求她的愿望,只能“思以禮”,強調了男子愛情中“禮”的因素。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中亦指出的:“其詞大抵男女相贈答,私心愛慕之情,有近乎淫者,亦有以禮自持者”。雖然方玉潤和朱熹在戀情中是男子單相思還是男女相悅慕有不同的看法,但“以禮自持”和“思以禮”一樣,都看到了詩中所體現(xiàn)的禮制對婚戀的影響。

周禮中,父母和媒妁在男女婚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父母之命的前提下,媒人也充當著禮制文化下婚姻締的紐帶角色,正如《氓》中所說的:“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女子一再拖延婚期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良媒”。盡管女子非常愛男子,但絕不私自締結婚姻,這正是在自主擇偶與禮制文化發(fā)生矛盾時,女子做出的理性選擇。

《詩經(jīng)》中還有一類比較特別的婚戀詩,即棄婦詩。這類詩歌展示了男權社會中,女性的婚姻悲劇。但在這類詩歌中,鮮有不可抑制的嚎啕大哭和肆意發(fā)泄,她們多是無可奈何的認命,悲凄地接受自己被拋棄的現(xiàn)實,之所以這樣,正是因為有“禮”的約束,她們以含蓄理性的態(tài)度表達著對命運不公、對婚姻失敗的悲傷之情,體現(xiàn)出一種“哀而不傷”的詩風特點。如棄婦詩的代表作《衛(wèi)風·氓》。這首詩通篇是女主人公的自述,她自述了她同“氓”從戀愛到結婚到被虐待,直至被遺棄的過程,對于這一段從甜蜜到不幸被棄的婚戀,女人公最后的態(tài)度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也無情無思,就不如放心,是認命,亦是放下。

此外,還有如《邶風·日月》《邶風·谷風》《召南·江有汜》等,也體現(xiàn)了在婚姻失敗中被棄的女子對自由公正的愛情的含蓄渴望。這樣的一種表達,正是禮教文化影響的結果。

 

二.不受或少受禮制約束的婚戀詩

 

周禮文化影響下的婚戀生活強調的是婚姻對于家族、對于社會、對于政治的意義,個人在婚戀過程中的表達明顯要弱很多,男女情感因素在整個周禮所架構的婚姻體系中并沒有被合理合情地考慮進去。但是,作為伴隨周禮由始而盛而至成熟的詩經(jīng)作品,并不是完全是周禮完善之后所作,還保留了一些更為民間、更為原始、也更為人性的詩篇。所以,在詩經(jīng)中,還存在著一類不少或少受禮制約束的追求自由平等婚戀的詩歌。而在這些詩歌中,也塑造了一些活脫脫的女性形象,盡管形象是單薄的,但也一定程度地活現(xiàn)出當時女性的風貌。如《邶風·靜女》中的女子,她“俟我于城隅”,但男子當?shù)竭_約會地點時,她卻“愛而不見”,故意躺起來,讓男子只能“搔首踟躕”,焦急地等著。在這里,女子在愛情中表現(xiàn)了她活潑的一面。還如《鄘風·桑中》中女子主動提出要和喜愛的男子約會:“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約會結束,還要求男子“送我乎淇水之上”,這里,女子明顯占據(jù)了主動地位。而《鄭風·褰裳》中的女子更是有種肆無忌憚的灑脫勁兒: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裢褚睬?。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豈無他士??裢褚睬摇?/p>

詩中的女子以調笑的口氣戲謔著男子,“思我”則“褰裳涉溱”“褰裳涉洧”,“子不我思”,難道就沒有別人喜歡我了?表明自己并非“非卿不嫁”,這不勉使原本高傲自負的男子有些尷尬和難以自處。有的詩篇中,女子還怒氣地指責男子,如《鄭風·子衿》:“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這是因思而怒,因怒而責。還有女子主要邀請男子和歌,如《鄭風•豐》《鄭風•萚兮》《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薄笆遒獠猓枰??!鄙踔吝€有女子不禁誘惑便投懷送抱,如《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狻o使尨也吠。

男子在郊外打獵,遇到了一位溫婉的“懷春”少女,于是他將打獵所得的小鹿送給女子,女子不禁誘惑,春心萌動,于是有了“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的親密之舉。詩中的女子詩女子的情態(tài)是半推半就,亦喜亦怯。整首詩充滿了個性的釋放,也充滿了人類最本真最熾熱的原汁色彩,是人性的自由奔放,也是個體最本真的生命需求。與其開放程度相當?shù)倪€如:《齊風·東方之日》:

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在我闥兮。履我發(fā)兮。

《毛詩序》說:“東方之日,刺衰也。君臣失道,男女淫奔,不能以禮化也?!毙蛞詾椤澳信肌?,可想見這首詩的開放程度。女子不僅在白天進入情人家,更甚者竟在晚上直接到男子家中與其幽會,與其做親熱之狀。

以上詩篇中的女子較前文所提到的在禮制文化約束下的女子要大膽主動得多,甚至超過了男子,體現(xiàn)出了在愛情面前強烈的平等意識和自由姿態(tài)。除了對于愛情,女子們表現(xiàn)得主動外,對于婚姻自由的渴望亦是表現(xiàn)得熱烈而大膽,甚至有“恨嫁”之勢。如《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詩中女子看到梅子成熟落地,從而聯(lián)想到自己也到了適婚的年齡,于是急不可待地喊出了“求我庶士”以來悅慕的呼聲,大膽,熱烈,開放,將對愛情和婚姻的渴望坦城地道出,全無羞澀之感,忸怩之態(tài)。

    以上詩篇所表現(xiàn)的諸種情態(tài),還保留了禮制文化之前的一種原始狀態(tài),也是對禮教文化的一種強烈反抗。這類的詩篇,正是對自我個性、自我性靈的熱烈追求,以及對生命欲望的一種自由抒發(fā)。

參考文獻:

[1](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十三詩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

[2]余冠英注譯:《詩經(jīng)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年版。

[3]夏傳才:《詩經(jīng)研究史概要》,中州書畫社1982 年版。

[4]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郭沫若全集歷史篇》(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年。

[5]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版。

[6]李山:《詩經(jīng)的文化精神》,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年版。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