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金陵十三釵》民族傷痛抒寫人性之歌-電影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m.xwlcp.cn來源:《電影文學》李倩日期:2012-10-01人氣:1353

  一、二戰(zhàn)題材反思:被踐踏后的民族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作為史上傷亡人數(shù)最多的戰(zhàn)爭,受到了世界各國電影人的關注。自二戰(zhàn)結束,歐美各國陸續(xù)拍攝了諸多反法西斯電影,包括波蘭、前蘇聯(lián)在內的許多受害國電影,都慢慢從歌頌英雄式的宣傳勝利,轉向深入戰(zhàn)爭本身的反思。近年,《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鋼琴師》等奧斯卡獲獎影片在各國觀眾中廣受好評,就連德國國內也涌現(xiàn)出一批此類題材的優(yōu)秀電影,如《帝國的毀滅》《納粹軍?!贰独顺薄返?。

  在日本法西斯發(fā)動的這場侵華戰(zhàn)爭中,中國人遭受的慘烈記憶與民族恥辱早已形成一道無法彌合的創(chuàng)傷。國內電影人對抗戰(zhàn)題材電影的關注,也隨著國際走勢,由英雄傳奇演繹,轉而進入戰(zhàn)爭還原反思,從頗具民族主觀情感的機智打日寇,逐漸轉移到叩問戰(zhàn)爭與思考生命。早期在意識形態(tài)影響之下,歌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影片,隨著“文革”的結束也逐漸淡出歷史舞臺,最終成了那個特殊年代的紅色記憶。改革開放后,國內電影放眼世界,展開了歷史和戰(zhàn)爭的人性化敘述,《太行山上》全面真實的戰(zhàn)爭描繪、《紫日》普通個體的遭戰(zhàn)刻畫,把抗日戰(zhàn)爭的反思逐步向普通民眾推進。2009年,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南京!南京!》聚焦民間抗戰(zhàn)主題,民族傷痛的觸動進一步升級,體現(xiàn)出電影藝術全民化思考下,文化與商業(yè)價值的巧妙平衡。

  《金陵十三釵》關注的仍然是南京大屠殺這段悲情歷史,試圖從一個小場景力透整個大環(huán)境的民族恥辱。戰(zhàn)爭的硝煙不是主題,戰(zhàn)火所帶來的民族傷痛是電影故事展開的背景與基礎。面對日軍40多天的屠城,30萬百姓的罹難,一個被集體踐踏過的民族從未停止過聲討,中華民族對日本軍國主義所犯的滔天罪行,鏗鏘有力地質問著,但內心卻因不可挽回的無奈而無力地憤懣著。電影的沉痛與歷史的真實糾葛一體,如同每年12月13日南京城上空的警報聲,一次次撕裂全民族的傷痛之疤。罪惡的戰(zhàn)爭機器把獸性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出來,卻也更能凸顯人性的豐富:卑微的人物也有崇高的人性。善惡美丑在戰(zhàn)爭中的扭曲與復雜甚至不乏傳奇色彩。在煉獄般的陰森恐怖之中,向善的力量,澆灌出一朵朵凝聚著希望與溫暖的人性之花,被踐踏的悲涼回憶,警示著也鼓舞著深陷哀痛中的國人。《金陵十三釵》通過“南京大屠殺”對二戰(zhàn)題材進行反思,對民族傷痛進行挖掘,將人性的光輝深刻地闡釋出來。

  二、邊緣人物關照:災難中的女性

  電影《金陵十三釵》的主人公是以玉墨為代表的秦淮妓女,妓女在人們的情感取向上是被貶斥的,是無法得到社會認同的邊緣群體。在人們的刻板印象里,其所代表的骯臟、卑賤、低俗等一系列詞語,似乎很難讓其存在于一部反映抗日戰(zhàn)爭題材的嚴肅作品里。然而在文學影視創(chuàng)作中,對于妓女群體的觀照反而更能凸顯最真實的社會圖景,透視最清晰的人性隱秘,不論是莫泊桑筆下的羊脂球還是托爾斯泰筆下的馬斯洛娃。所以,當災難來臨時,妓女們不再被僵硬地固化在人們的概念中充當替代品,而成了藝術家調動各種藝術手段精心雕琢的水晶棱面。以書娟為代表的教會女學生的情感變化,詮釋了人們對于這個邊緣群體的看法轉變。女學生起初看不起這些妓女,當妓女們搶占了地窖時,所有的風流舉止更是讓學生們反感不屑。純潔與污濁的兩個對立群體不可避免地爭吵著,沖突著,直到日本兵沖進教堂,女學生才發(fā)現(xiàn),自己與這些妓女在災難面前其實同樣卑微。當妓女們母性地照顧著受傷小兵浦生時,當豆蔻為給浦生彈曲尋琴而慘死后,女學生不再抵觸妓女了,人性的復雜與豐富開始一點一點地展現(xiàn)出來。直到為日軍唱歌“請柬”的到來,呼吸著每一寸凌辱赴死的空氣,女學生在書娟的帶領下爬上教堂樓頂,她們要用死亡抵抗蹂躪。就在此時,玉墨帶領著妓女選擇了犧牲與救贖,用她們的犧牲換取學生們的救贖。這是電影的高潮部分,觀眾通過女學生的視角對卑微的妓女產生了敬意。電影的主題精神就在對這群邊緣人物態(tài)度戲劇性的轉變之間全面鋪開。特定的環(huán)境中,潛藏在人心深處的東西一點一點被激發(fā)出來,妓女與眾人平等的本真之美頓時生長成一朵朵絢麗奪目的戰(zhàn)爭之花,正如電影的英文譯名the flowers of the war,這充滿著原始力量的花朵仿佛鮮血凝成,流淌在罪惡的泥沼之中,閃亮在善良的光暈之間。這個決定的艱難做出與小蚊子的反悔等細節(jié),真實地反映出人性內涵的復雜性,妓女們沒有高昂的革命斗志,除玉墨外也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舍身救人的決定只不過是人的本能反應?!澳銈円娼憬銈兓钕氯ァ保@種不需要任何代價的交換生死是女性間純粹到沒有一絲雜念的姐妹情。社會所不認同的邊緣人物,并沒有失去其作為人的道德良心,社會所看到的負面形象,恰恰正是社會本身的丑惡面施加于人的結果。妓女在民族災難前的良知被喚醒了,她們努力證明著“商女不知亡國恨”只是人們的誤判,在這場生存與人性的較量中,人性毫無疑問地勝利了,似乎低微卑賤與崇高偉大之間的距離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遙遠。

  善于表現(xiàn)女性的嚴歌苓說:“我只覺得女人比男人有寫頭,因為她們更無定數(shù)、更直覺、更性情化?!币虼斯适吕锛伺畟儚那笊礁八赖拇筠D變也顯得更加可信。同時,將柔美的女性放置于戰(zhàn)爭后屠城的大環(huán)境中,其美學效果顯然是超乎一般的。這就如同在黑暗了無生氣的幕布上撒幾瓣鮮紅的玫瑰,潛藏的張力順著紋路絲絲伸展,文學作品的沖擊能量就火山噴發(fā)般地釋放出來了。另外,女性對于戰(zhàn)爭的恐懼除了殺戮還有凌辱,抒寫戰(zhàn)爭給女性帶來的災難更能揭露戰(zhàn)爭本身的罪惡,而刻畫女性的戰(zhàn)爭體驗更能審視侵略者的暴行。不論是墜樓的女學生還是尋琴遇害的妓女,慘烈刺骨的畫面,讓觀眾從一個角色可以看到那個年代南京女性的痛處,赤裸的批判揭示出深刻的人性意義。電影正是通過觀照妓女這個邊緣群體在戰(zhàn)爭中的變化與選擇揭示人性內涵的:妓女們開始倉皇逃難、無處可去,只得強行進教堂,本能的求生與不良的習性讓人鄙視之余略帶同情,可相比女學生,妓女顯然是低人一等的。影片末尾,妓女們居然保護起女學生,毅然走向女人的一方戰(zhàn)場,她們把能做暗器的東西都藏掖到身上,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與日本兵抗爭,“一根發(fā)卡也可以賺他一只眼珠子”,她們擔當起了中華民族不屈抗爭的責任。還是那群人物,但電影的視角卻把這個邊緣群體由搶占地窖自保的妓女,轉換成舍身殺敵助人的英雄。電影著重處理苦難環(huán)境中人物情感的變化,豐富飽滿地塑造了玉墨等妓女的人物形象,使人性的主題昭然若揭。

  三、典型風格描?。哼€原下的金陵

  為了達到電影真實切身、直擊心靈的觀看效果,導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通過語言、服裝、音樂還原出那個年代南京城的面貌,把秦淮風塵女子的典型形象鋪陳開來。文學作品強調文學典型的塑造,通過文學典型呈現(xiàn)出一個貫穿其全部活動、統(tǒng)攝其整個生命的總特征,黑格爾認為這一特征就是“把一切融貫成為一個整體的那種深入滲透到一切的個性”。電影藝術同樣如此,只不過其描摹典型、形成個性的形式更加多樣、立體。典型風格可以給觀者全面直觀的視覺沖擊,讓人物更具張力,讓故事更有感染力,藝術生命才能更加綿長有韌性。

  《金陵十三釵》在語言上采用老南京方言,與畫面中1937年的場景十分契合,南京白局表演藝術家徐春華特別指導演員臺詞,入聲字、兒化音的大量運用,給觀眾特別是南京本土觀眾帶來親切感,不同于新南京話的老南京話,更能讓人置身影片環(huán)境,感受電影悲沉氣氛。這是不同于以往此類題材電影的新穎之處,也是影片在金陵風格的真實體現(xiàn)上一個精心設計的亮點。

  玉墨的服裝頗為考究,與秦淮風塵女子在人們心中美艷的形象十分貼切,精致大氣的旗袍又把她不同于一般妓女的特點彰顯出來。秀美、聰明、善良、成熟的她,因為曾在教會學校念過書而有著不同于一般的修養(yǎng)。從前優(yōu)秀的成績,讓她可以與美國殯葬師毫無障礙地交流,受過良好教育的經歷,讓她自然而然地產生保護女學生們的想法。美麗出眾而又個性突出的形象,包含了非常豐富而深刻的美學意義。典型的人物風格油然生成,金陵十三釵的典型形象從玉墨的身上推及所有舍身赴死的妓女們,讓輕蔑到崇敬的感情推進水到渠成。

  電影最后,當妓女們和陳喬治一同登上赴死的卡車時,呈現(xiàn)在女學生們眼前的一曲《秦淮景》打動了多少觀者。夢境般的畫面里十二釵們美得不能再美,柔美的蘇州評彈勾勒金陵美景,與妓女們勇敢堅定的大義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極具震撼力。色彩鮮艷是張藝謀電影的一貫風格,《紅高粱》中成功地運用大片紅色震撼觀眾的視覺和心靈,《英雄》中斑斕的色彩給電影不多的藝術價值加分不少,《金陵十三釵》也同樣采用鮮亮的大紅大綠,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著張藝謀影視美學風格的象征符號。即便是大屠殺題材的電影,張藝謀仍然不吝嗇艷麗:五彩的教堂玻璃頂、濃艷的秦淮妓女服飾、紙店被炸后各色的碎片……張藝謀說:“色彩是最能喚起人的情感波動的因素?!痹诖笸罋⒌谋尘跋拢斂諝庵袕浡娜渴撬劳龅暮谏珪r,鮮亮的色彩渲染著強烈的情緒,那就是人性的覺醒與生機。南京自古被譽為“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六朝金粉的絢爛與美艷在張藝謀的濃墨重彩中盡情地涌動著。淪陷之都當然是哀鴻遍地、尸橫路野的,可是當十三釵的個性形象豐滿潤澤之后,沉重悲憤的情緒里是需要幾縷溫暖的,濃艷的典型風格正是最恰當?shù)耐癸@載體。金陵元素的逼真再現(xiàn)、人物風貌的細膩刻畫,將美麗的十三釵個性化、典型化地烘托出來。人性的洗禮與反思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在電影的題材、人物、風格之中。民族災難來襲,當教堂這樣神圣的地方都無法庇護時,人性戰(zhàn)勝獸性的偉大才是真正值得人們朝圣膜拜的東西。

文章來源于《電影文學》雜志2012年第16期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