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七磅》的西方文化解讀-電影論文
基督教的罪與救贖
影片簡單的故事背后是基督教永恒的主題:罪與救贖。整個故事就是圍繞著男主人公的懺悔和自我救贖而展開的。“ 原罪”是整個基督教信仰的起點,也是對人的認識的前提?!妒ソ洝分杏涊d了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由于在撒旦的引誘下偷食禁果而有了“原罪”?!霸铩迸c違背法律經由審判確定的罪行是不一樣的。對于原罪的產生,基督教神學家們進行了宗教闡釋,認為是人與上帝疏遠和背離的結果。與罪行相比,“原罪”有三個特點。首先,它是與生俱來的。除非無生,一生便有原罪。其次,“原罪”沒有傷害的對象,它不涉及一個具體的受行為傷害的對象。其三,對原罪的救贖是終其一生通過對上帝的皈依和對自我靈魂深沉的痛苦懺悔來獲得的。(陳國恩,楊永明,2008)基督教教義認為人的本質是原罪,罪又帶來了其他的罪惡。奧古斯丁在原罪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本罪的概念,認為本罪即世俗意義上的惡,是因人的自由意志的選擇而犯的罪。簡單地說,原罪是宗教罪,本罪則是倫理罪。(肖四新,2009)與罪惡觀直接相連的是救贖觀,怎樣才能獲救呢?基督教認為,惡是人原罪墮落中的自由意志所致,是人的固有屬性,而人本身不能去掉自己的自由意志,因此也就不能消除惡。惡是自由意志向下的沉淪,要去掉惡就需要自上而下的拯救。這種上帝出于對人恩典而實施的 “救贖” ,是消除惡的惟一方法。上帝通過降身為人(耶穌),擔負了世人的罪惡,把世人的罪惡變成自己無辜受苦,最后還被釘在十字架上遭受世人的唾棄,以此來消解現(xiàn)世之惡,但是這種罪的消解只有通過虔誠的信仰和深沉的懺悔祈求神的恩典來完成。耶穌基督之所以成為人類皈依的目標,在于他表達出一種新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從律法中解救出來,秉著自由意志而通向上帝的至善之路,不因人自身的惡性和周圍環(huán)境去做惡事。而實現(xiàn)這種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的途徑就是:盡心盡意愛神,愛人如己。不論他人是否是血親、是否是仇敵都要去愛,不能因人的利害關系帶來紛爭,以此重塑人神和諧、人人和諧的關系。(許志偉,2001)但是在基督教內部,關于如何懺悔和得到救贖則有著分歧。例如,天主教與新教在人得救的具體方式上就存在著差異。天主教認為,盡管人的意志中作惡的一面使人有原罪,但人的意志中善的一面——理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獲救。人只要嚴格遵循上帝的誡命和律法,就能得到上帝的救贖。天主教的救贖觀使人的主觀能動性完全喪失了,因為人為了得到救贖,就必須嚴格遵循上帝的誡命和律法。而新教認為,因為意志,人的本性已經被徹底敗壞了,所以沒有善人,人人都有罪。既然人人都有罪,做什么都有罪,何必不敢越雷池一步呢?只要心中有對上帝的信仰,做什么都可以的,并不必遵循外在的律法。這樣的話,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大大提高了。(肖四新,2009)
影片中人物的罪與救贖
影片中的整個畫面都很壓抑,片中主人公蒂姆總是板著一張臉,眼中總是充滿痛苦、絕望和矛盾,他最終的悲慘結局,以及他要拯救的七個人的不完美的人生似乎都在暗示著基督教的一個基本命題:人生來就是有罪的,人生就是來受苦的,人的命運注定以悲劇結尾。但是片中的主要人物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進行著懺悔和救贖。
主人公蒂姆本來有一個美好的事業(yè)和美滿的婚姻,他正在通過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和善待他人來實現(xiàn)對原罪的救贖,從而在人生的盡頭從容地面對上帝的末日審判,而升入天堂。但是一場因為接聽電話而造成的意外事故,打亂了他的人生,因為車禍,七名無辜的生命逝去,包括他深愛的妻子。圣經《摩西十戒》規(guī)定“不可殺人”,而他卻犯了“疏忽”之罪而殺死了七個人。片中的多處反映了他懺悔的真誠和深沉。雨夜在汽車中和海邊對去世的妻子的思念和對自己的責備;一遍遍對車禍新聞報道的回顧;夜里因為車禍而時常產生的夢魘;和艾米麗交談時,對自己人生的評論:“‘不值一提’比我的人生要強。”而當這些心靈的懺悔仍然解救不了他的靈魂時,他采取了行動——一個驚人的行動:自殺以求得心靈的解脫。如果他什么也沒做,就像世界上眾多的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那樣隨著自己的妻子和罪孽而去,這個故事就失去了它的震撼人心之處。而讓人震驚的是他的死亡是精心設計的,他的死亡多了普通的自殺所沒有的目的——救人。而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他一步步地著手準備并展開行動。他搜集資料,挑選人選,散盡家財并將自己身上的器官一一捐獻出去以幫助延續(xù)他人的性命。這樣的救贖讓人感動的同時,更令人不禁追問:這樣的救贖到底是對還是錯?主人公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想到用自殺的方式贖罪本身就是一種頹喪的人生態(tài)度。即便在基督教教義中,上帝在勸人救贖的同時也并不鼓勵人們隨意輕賤自己的生命?!安豢蓺⑷恕钡挠栒]中的“人”既指別人,也指自己,因為人沒有主權傷害個人或別人的生命,因為生命主權在神的手中。另外,為了實施最后的自殺,他又犯了其他的世俗之罪:假冒弟弟本的稅務官身份,調查別人的稅務記錄;不經艾米麗的同意進入她的病房和家;迫使他的朋友丹接受他的委托,處理他死后的遺體捐獻問題;還有,對接受他器官捐獻的人隱瞞,讓他們接受了這樣一種血腥和殘忍的重生,讓他們背上了自己的罪。我們不敢斷言,這樣的贖罪,讓蒂姆會接到上帝怎樣的末日審判?“一命”和“七命”,孰輕贖重?故事惟一的轉機是蒂姆遇到了艾米麗。在她強烈的求生欲望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影響下,主人公漸漸拋棄掉了頹喪的人生贖罪哲學,開始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掙扎和反復無處不在。但是正是在這段時間,他的臉上偶爾露出了真心的笑容,他開始打掃自己的住所,他開始關注自己的形象,他像一位丈夫一樣給艾米麗修理機器,直到影片的最高潮他和艾米麗互訴衷腸,在那時,主人公已經完全拋棄了頹喪的自殺愿望,因為他流淚說出的愿望是想和艾米麗結婚并生下孩子平靜地生活。我們相信這是他的真實愿望,此時的主人公已經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勇氣和對生的愿望,那種頹喪的人生態(tài)度已經逐漸消失。但主人公卻不得不面對另一個無法回避的局面,如果沒有人捐獻心臟給艾米麗,她就會很快死去。大雨中,主人公瘋狂地沖入醫(yī)院,詢問醫(yī)生艾米麗生存的幾率。此時的主人公內心的沖突和掙扎是每一個觀眾都可以清晰感受得到的,而在接下來主人公作出最后的決斷——自殺,令所有觀眾都瞠目結舌,更使整部影片的主旨得到了極大的升華。同樣是自殺的結局,但二者的含義已完全不同。主人公的人性在最后一刻閃現(xiàn)出耀眼的光芒。主人公為了挽救艾米麗的生命,只得選擇拋棄自己的生命,這是一種人性的光輝,也是一種偉大的愛。當然這同樣是一種罪,一種讓天堂中的上帝也不知該怎樣判決的罪。
片中其他的人物中,因為蒂姆的器官捐助而重生的以弗拉(Ezra)和艾米麗無疑是最耀眼的。因為他們最符合蒂姆,還有基督教教義中一個好人的標準。盡管蒂姆遇到他們的時候,因為原罪,他們都在受著自己的苦。以弗拉受著“目盲”之苦,但是他不因此而自暴自棄,從容地過著自己人生。故事開頭接受蒂姆的言語挑釁時的寬容,在餐廳彈琴時的優(yōu)雅,無償給孩子上音樂課的善心等處處為我們展現(xiàn)了何為一個積極的人生。而艾米麗在深受“心臟病”之苦、經濟匱乏之苦、“隨時喪命”之苦等多重痛苦之時,還保留著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自豪于自己做請柬的技術,敢于直面她對蒂姆的愛情。這樣的人,無疑是最有資格進天堂、最有勇氣面對上帝的。但是影片讓我們對這兩個人還有其他幾位獲救的、蒂姆選中的值得救助的好人也情不自禁有了想象:當他們知道了器官捐獻的實情,是否會像蒂姆一樣,背上同樣沉重的十字架,選擇令人嘆息的贖罪之路。而對于紅塵之中的我們,救贖之路又在何方?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