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淺談希臘的古典建筑-建筑論文

作者:張媛媛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6-15人氣:2860
公元前十三世紀末至十二世紀.伴隨著多利安人開始蜂擁而至,開啟了廣為后世所知的歐洲文化的搖籃——希臘文明時期。同時古希臘也是西歐建筑的開拓者,一些建筑物的型制和藝術形式的完美已不光是仿效之前時期的作品風格,深深地影響著歐洲兩千多年的建筑史。但古希臘建筑畢竟處在“萌芽和胚胎”時代。建筑的類型不但較少、型制簡單,且發(fā)展的速度也根緩慢,其完美性同這一點有很大的關聯。正如馬克思說:“……在藝術本身的領域內,某些有重大意義的藝術形式只有在藝術發(fā)展的不發(fā)達階段上才是可能的?!边@句話適用于希臘建筑。
自古文明發(fā)展以來,一直有兩種力量在相互消長平衡——人與神。在建筑上則體現為宮殿(帝墓)與神廟。美索不達米亞早期社會里,帝王雖是城市管理者但也在神的管轄之內,因此那時的圣塔或神廟突出于環(huán)境.而宮殿則渺小不堪。但在亞述時期.圣塔也隨神地位的改變已經被淪為次要元素。就希臘文化而言,古希臘神廟與希臘法律、圣經還有莎士比亞的戲劇一同被譽為西方文化之主要意象。希臘神廟是希臘建筑中一種重要的類型。在宗教相對落后的克里特邁錫尼時期.雖沒有大廟的存在,但當帝王沒落之后,神的力量就漸漸強大,神廟的尺度也隨之擴大。成熟的希臘神廟的基本型制是源自于邁錫尼的美格隆圣室,但其內在的差異也是必然的。例如神廟外部的連續(xù)柱廊則為新的發(fā)明,其方向也由原南北向改為面向東,同時石造神廟八斜屋面的變化更是顯而易見的。
古希臘人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奇跡,那就是人,人體是世界上最美的,所以他們把人的形象賦予了建筑,建筑的造型就是人的風度、形態(tài)、容顏、舉止美的藝術顯現。所以正如公元前一世紀奧古斯都時代的羅馬軍事工程師、建筑師維特魯威在《建筑十書》所認為的,希臘神廟的三種柱式擁有自然界某些生物種類的特征,猶如人體的對稱美,不是任何一名建筑師想象力的產物。
神廟是體現偉大、尊嚴和權力的建筑,每座神廟中自然形成細微的對稱性,都有一種神性的光環(huán)。后來,當希臘人要建筑一座不是給男神阿波羅而是獻給優(yōu)雅的狄安娜的神殿時,“腳長便改用窈窕女子的尺寸”。為顯得更高些,首次把柱子的厚度做成高度的1,8。柱頭上端的卷渦裝飾,像“卷發(fā)一樣從左右兩側垂下”,正面則以水果垂花飾點綴。這便成了第二種柱式.郎愛奧尼克柱式。與陶立克柱式相較,愛奧尼克柱式較精致,富有裝飾性。柱頭的渦形花樣很明顯是來自于自然界的靈感,與純?yōu)橐环N抽象之物的陶立克柱式形成鮮明的對比。
柱身立于一個有線腳的臺座之上,使柱體更顯修長,同時像主婦長袍皺褶一樣圓滑的凹槽貫穿于整體柱身并非像陶立克式柱那樣的尖銳.積聚女性之美于一身。像雅典衛(wèi)城的厄勒特奧神廟就是愛奧尼克柱神廟的一典型范例,直到波斯帝國強大而控制艾奧尼亞人之地區(qū)時,愛奧尼克柱式仍以一種混血的形式出現于頗塞波利斯宮殿之中。
第三種柱式是科林斯拄式,它出現在古希臘的晚期大約是在公元前5世紀末葉。與愛奧尼克柱式相比.除比例不同外,科林斯柱式在許多方面與其是相同。如果說愛奧尼克柱式是女性的象征,那么科林斯柱式則是“對少女窈窕體態(tài)的模仿”。
在科林斯柱式頂上仍然保留了愛奧尼克柱式的卷渦.四個側面都有,但它已降為次要的地位,而頗具裝飾性的則是出現在柱頂上端由忍冬草的葉子堆疊成的大簇華麗裝飾物件。在維特魯威書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時,科林斯的一位少女去世后.悲傷的乳母把一個裝有女孩生前寵物的籃子放在她的墳墓頂上,并在籃子上蓋上片瓦。這個籃子碰巧放在一棵莨苕的根上。春天到來,植物發(fā)芽了.由于瓦片阻止主莖向中間生長,莖葉便向外彎曲,在邊緣形成旋渦形。當雕塑家卡利馬科斯路過時.他從中獲得靈感.把發(fā)芽的莨苕葉子當作“科林斯”柱頭的范本。
由此便確定了這一風格,并運用它自身少女般的對稱性確定了科林斯柱式其余部分的比例。這種柱式的出現希臘人不是把它作為實際功用的組成部分,只是在不很重要的建筑物上有節(jié)制地采用,而科林斯柱式到了羅馬建筑中才大放異彩。
縱觀希臘古典神廟建筑的同時,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希臘陶立克柱式、愛奧尼克柱式與科林斯柱式是希臘建筑乃至古希臘文明的重要標志,它的構造型制對后來世界各國的宗教建筑和柱式建筑產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充分展現希臘神廟建筑中古典拄式的結構美、技術美與自然美,探索現代建筑藝術表現力與結構邏輯,這應該是現代人從古典柱式研究中得到的基本啟示。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