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淺談立體造型課程中的陶藝教學-教學論文

作者:陳小宇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6-15人氣:1054
人類對立體形體的感受和認知以及創(chuàng)造是雖早,最直接的,故此其設計也可以說具備充分的生理、心理等因素.人類最早的藝術無疑帶著特定的使用烙印。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青銅時代的鑄銅器、秦漢時期的兵馬俑、魏晉南北朝的石窟藝術到唐、宋、元、明、清的繪畫陶瓷、雕塑、工藝美術品等造型藝術,再從古埃及的金字塔、兩河流域的美術,古希臘、羅馬的建筑、雕塑、繪畫藝術,直至20世紀此起彼伏的現代藝術,無論是二維或三維,無不在告訴人們一條從“抽象一具象一抽象”的藝術演變軌跡,無不在向人們證明一條從“實踐一理論一實踐”的不變規(guī)律。
作為立體造型種類之一的陶藝是一種集審美價值、審美追求、審美情趣與審美心理于一身的自我體系.風格獨特、內涵深厚的藝術類別。它既有其他造型藝術的共性,更有著一種有別于其他造型藝術的質的特性——也可稱之為規(guī)定性,即是陶藝作品的必須是材料質地、工藝手段、藝術表現形式三者的統(tǒng)一體,同時也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綜合體現的統(tǒng)一體,是一種泥與火的藝術。正是陶藝的這種特有的形式和內容結合.使陶藝這一門既古老又現代的藝術無論是在國外還足在國內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正是因為以上特點,作為立體造型教學。陶藝對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思維、藝術修養(yǎng)以及培養(yǎng)學生技能技巧均有非常明顯的教學效果。
一、陶藝的特點
1、陶藝(Cefanlics)指的是區(qū)別于機器生產.以手工制作為主的陶瓷藝術品的總稱。它涵蓋了陶、瓷以及界于兩者之問的任何材料所制作成型的藝術品而成為一個獨立的門類。中國五行中金、木、水、火、土,它獨占水、火、土三行.它既可以加釉也可以素燒,既有美學又有物理學和化學。2、陶藝的獨特制作手段要求每一件陶藝作品都必須實現材料、質地、工藝手段、藝術表現形式三者有機統(tǒng)一。這就要求作者首先要從應用材料的質地美感的精心選材。其次要結合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確定表現的形式。(可以運用掌握的立體構成原理、雕塑的審美特點以及立體造型的美學原則)然后嚴格依照陶藝成型的基本技法和一定的工藝手段完成作品。3、陶藝的泥、水、火伴和燒制足以說明陶藝的學習、訓練遠比立體構成,雕塑等立體造型,它要求而是既要有扎實的造型表現力.又要有熟悉工藝制作程序的物理、化學變化和掌握陶瓷材料質地和肌理效果變化的表現方法。
只有理想的材質而不懂運用藝術表現形式是做不好陶藝的,只會運用藝術的表現手法而沒法借用成熟獨特的工藝手段也無法使作品產生精彩效果,只把工藝手段和藝術表現形式結合而缺少良好的材質的作品也無法趨于完美。材質、技巧、藝術三者缺一不可.這就構成了陶芑有別于其他造型藝術的特點。
二、談現代陶藝制作的應用美學原則
陶藝還是一門集視覺、觸覺于一體的空間藝術,其美學原則與其他藝術仍有著共通之處。故也形成了可以遵循和應用的形式法則。
1、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應以其獨有的單純性為存在的首要原則。陶藝創(chuàng)作就是一個將材料工藝處理,造型從而獲得具有視覺、觸覺效果的形態(tài)過程,這種形態(tài)是否具有易認別性、簡潔性、次序性,抑或深刻內涵,均屬于單純性的范疇,這也是立體造型的基本原則。
2、對比與調和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前者是突出地體現形體對立沖突因素,它可以使作品個性鮮明化,特征顯著。而后者則是強調若干個相互依存的因素.側重并處因素之間的和諧關系。陶藝創(chuàng)作過程往往是對比調和因素并存的辨證統(tǒng)一過程。常見的對比調和形式有形體調和對比、色彩調和對比、材質調和對比、實與虛的調和對比.掌握對比調和原則,必須做到有所側重、張揚、突出作品的主要元素。
3、穩(wěn)定與輕巧原則。要善于利用各種因素去改變作品的物理穩(wěn)定性避免產生呆板感覺,創(chuàng)造視覺上的穩(wěn)定感和輕巧感,也就是要改變表現對象的重心,使之產生動感,充滿動勢??梢酝ㄟ^改變表面肌理效果獲取穩(wěn)定或輕巧的效果,同時質材的色彩或釉色的變化也將有著關鍵的作用。4、創(chuàng)作中的對稱與均衡原則。就是充分利用形體大小變化、材質變化、色彩變化等來打破某種過于講求秩序、條理所產生的缺乏生氣、刻板的局面,以達到視覺心理的平衡。
5、次序性和比例的關系,這是歸屬于數理的關系。次序性會讓人產生單純化的印象,規(guī)律性的體現更多的是依賴得體的舒服等差數列、等比數列以及黃金分割比例的運用。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