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和出發(fā)點
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是推動學校音樂活動的動力,也是提高音樂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教學中,我首先從激發(fā)學生音樂興趣這一關鍵問題入手。高一年級新生入學后,我對學生的音樂興趣、音樂基本知識以及學習樂器等情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在興趣愛好一項中,百分之百的學生喜愛通俗音樂、流行歌曲;在音樂基本知識一項中,我選了七首較為大家熟悉的中國歌(樂)曲進行聽辨測試,讓學生辨別曲名及作者,結(jié)果高一年級的學生竟無一人全部答對。其中答對四首曲目的僅占學生總?cè)藬?shù)的34%。
興趣調(diào)查告訴我們,當今中學生對通俗音樂、流行歌曲情有獨鐘。對此我沒有采取禁止、遏制等簡單做法,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們利用每堂音樂鑒賞課最后的五至十分鐘,推薦一首她們喜愛的、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的通俗歌曲播放給大家聽,并讓學生對歌曲進行簡要的介紹,說出喜歡這首歌曲的原因。我和學生們一起聽,一起分析。隨后,又讓學生把通俗歌曲與課本中的經(jīng)典名曲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分析使學生們進一步理解經(jīng)典名曲的經(jīng)典所在,引導學生具有把握音樂審美的尺度,對音樂作品中的良莠現(xiàn)象、通俗與庸俗品格具有鑒別能力。此外,還注重在音樂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并充分利用各種感知通道,對音樂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認識、探究、理解和體驗,使她們在音樂實踐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聽、看、想、唱、念、寫、畫、評的立體化音樂特色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活中的感受、體會來進行音樂欣賞
大家熟悉的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鋼琴獨奏曲《獻給愛麗斯》,其創(chuàng)作源泉來自于貝多芬自身的一段戀情,音樂家貝多芬將他與自己的學生——美麗少女馬爾法之間純潔、美好的愛情,以及其間所發(fā)生的矛盾、沖突和最終和好的愛情歷程,寫在了五線譜上,并通過音樂這種特有的形式表現(xiàn)了出來,但恰恰是這種生活當中最真實、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卻被音樂家變成了不朽的樂章,這就足以證明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一切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源頭都是都來自于生活。
每一部音樂作品的誕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種體現(xiàn)、高度升華和凝結(jié)。對于處于青年時期的學生,決定了他們具有思想敏銳、情感豐富等顯著特點,如果在教授音樂鑒賞課的過程中,能教會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思想感受、情感體會來欣賞音樂作品,將會使學生更容易領略和掌握音樂鑒賞的方法,并且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由淺到深、逐步過渡的形式來欣賞音樂
1、由聲樂曲過渡到器樂曲。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最易于欣賞和接受的莫過于聲樂作品了。因為聲樂作品結(jié)構(gòu)簡單,有歌詞,并且歌詞的內(nèi)容,與旋律所要表達的情緒,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樂欣賞課時,應當首先由講解聲樂作品入手,逐步過渡到器樂作品的欣賞。在講解聲樂作品時,首先應讓學生了解作品詞、曲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歌詞的含義。通過舉例和講解,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音樂旋律發(fā)展的特征,并鍛煉學生在脫離掉歌詞的基礎上,依然能夠欣賞歌曲的旋律,通過旋律進一步理解音樂。這樣的過渡會使學生在進入到器樂作品欣賞部分時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無所適從。
2、由民間音樂欣賞過渡到西方音樂欣賞。
每一個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語言。雖然人們常說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但每一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審美習性。音樂作為一種民族特有文化,有時會像血液一樣融入到人的身體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與生俱來的。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詳?shù)拿褡鍢非?,如果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我們能首先將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介紹給學生,會使學生感覺親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樂作品欣賞,在此基礎上再逐步過渡到西方音樂,比如說《命運交響曲》、《藍色多瑙河》等等,這樣會使學生對于音樂語言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從而能夠進一步吸引學生的鑒賞興趣。
3、由器樂獨奏曲逐步過渡到交響音樂。
器樂獨奏曲所表現(xiàn)的主題,大多都較為單一,曲式相對也較為簡單,所以在教師講解和學生欣賞時,更容易把握一些。待學生具備了初步的印象后,再講解這首曲子的曲式結(jié)構(gòu),通過自身的感受去體會音樂旋律,之后再由獨奏曲逐步過渡到管弦樂、多主題和曲式結(jié)構(gòu)較為復雜的交響樂,那么學生會更容易學會和掌握音樂欣賞的方法和規(guī)律,學會欣賞音樂。
(四)積累優(yōu)秀作品,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主題旋律往往易于演唱,像《梁山伯與祝英臺》、《歡樂頌》等作品的主題旋律學生在聆聽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跟唱。學生在對這些主題旋律的反復聆聽和背唱中即感受了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等要素的豐富表現(xiàn)力,又加深了對作品的理解,通過積累豐富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五)小結(jié)
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shù),也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藝術(shù),藉著學習音樂欣賞課程的機會,對它做有系統(tǒng)的了解。除能感受到音樂特質(zhì),也可以在音樂知識,結(jié)構(gòu),歷史演進方面獲得基本知識。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懂得欣賞的人,其人生是多彩多姿的,故欣賞是生活的重要意義。以欣賞角度看待生命,或許社會上可減少很多沖突,人與人的距離亦可拉近。有了對音樂藝術(shù)鑒賞能力,則其自發(fā)性表現(xiàn)在外的自信心,責任感,氣質(zhì)改變皆為不可忽視的功能。音樂鑒賞的課堂也是我學習的課堂,教材上的很多作品和風格、學生的很多問題和想法都是我學習的下手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自己對音樂的鑒賞觀點和能力都有所進步,感謝教材和學校給我這個良好的學習機會和展示自己的平臺。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