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服飾的藝術特征
民族盛裝是民族舞蹈表演中演員所穿的節(jié)日服飾,這些服飾的款式、色彩、造型等有著濃郁的民族韻味。民族舞蹈服飾是根據(jù)民族盛裝所設計的舞蹈服飾,它刪除了民族盛裝中缺乏藝術性的部分之后設計出的、有著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的舞蹈服飾。
(一)舞蹈化。舞蹈是通過姿態(tài)語言表現(xiàn)人體美與藝術美的藝術形式,它要求演員運用腿部、腰部、手部等肢體動作表現(xiàn)人體的情感變化。在設計舞蹈服飾時,應根據(jù)舞蹈的藝術風格、思想主題、動作特征等選擇服飾的材料,確定舞蹈服飾的樣式。在民族舞蹈服飾設計中,常用寬大的衣袖、褲口或裙擺,使服飾顯得寬大、厚重,表演神韻美妙的“衣裝舞”。[2]比如,彝族舞劇《阿詩瑪》用白藍相間的綢料,設計出肥大的舞褲,既有利于舞者表現(xiàn)彝族氣派,也有利于表現(xiàn)阿詩瑪不畏強暴的劇情。在彝族舞蹈《涼山兒子》中,男裙褲口擴大了兩到三倍,這種服飾有利于表現(xiàn)飛鷹的雄姿以及揮舞出山的場景,能夠營造奇妙無比、妙曼抒情的視覺效果。
(二)符號化。在民族舞蹈中,民族盛裝中的許多飾品與裝飾性圖案被去掉了,只保留了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符號。比如,巴珠頭飾、藏袍款式等是藏族服飾的文化符號。藏族舞蹈《牛背搖籃》中,設計師以水袖點綴舞蹈服飾,展現(xiàn)出鮮明的民族特征,讓觀眾一看就知道是藏族舞蹈。在藏族舞蹈《牛背搖籃》中,設計師縮短了藏袍袍擺,刪掉了衣身,用腰后的袍袖作為藏袍的象征,展現(xiàn)了舞蹈服飾的個性化、藝術化特征。
(三)審美性。民族盛裝的設計往往是約定俗成的,有著穩(wěn)定性、重復性、隨意性等特點,不符合藝術審美需求,也不利于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舞蹈藝術。民族舞蹈服飾注重服飾的可觀賞性與視覺效果,在款式、色彩、圖案等方面都有著較強的藝術性、符號性。因此,在民族舞蹈服飾設計時,要對民族盛裝進行藝術加工,刪去不符合舞蹈審美特征的服飾形式,還要將舞蹈化、符號化融入設計過程中。比如,哈薩克族舞蹈《一朵可愛的玫瑰花》中,設計師對民族盛裝進行了大膽裁剪,裁去了衣袖與肩部,設計成吊帶式樣式,突出了演員婀娜多姿的身材,也展現(xiàn)出了哈薩克族的審美風格。
(四)民族性。在民族舞蹈服飾設計中,不僅要將服飾設計得簡約、新穎,還應當根據(jù)舞蹈的藝術風格、思想主題、藝術形象等進行服飾設計,力求通過舞蹈服飾豐富舞蹈作品的精神內涵,展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特征。比如,朝鮮族舞蹈中,應當使用素凈、淡雅輕盈的舞蹈服飾,以襯托朝鮮族人民的溫順、善良、勤勞、淳樸。維族舞蹈設計中,應當使用鮮艷、明亮的色彩,以襯托維族人民的熱情、開朗、活潑。羌族舞蹈《爾瑪姑娘》中,設計師用絢麗多彩設計舞蹈服飾,白色的羌袍、玫紅的裙褲、紅綠相間的圖案,顯得和諧自然,展現(xiàn)了羌族姑娘的溫柔善良、美麗可愛。
欄目分類
- 為什么發(fā)表論文都不開雜志社的發(fā)票呢?
- 2021-2022年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理科南大核心目錄完整版
- 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2023-2024年度)南大核心目錄
-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地方新聞網站媒體的發(fā)展路徑
- 創(chuàng)新與繼承:70周年獻禮片“三杰”研究
- 人本導向下的城市更新規(guī)劃思路探索——以上海松江區(qū)中山街道老城區(qū)為例
- 預制裝配式地鐵車站施工技術
- 從框架理論看“中國學習的人”
-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古都洛陽城市形象建構與傳播探析
- 價值工程在房地產開發(fā)管理分工中應用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