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輿論影響視角對新聞事件報道的研究
新聞針對最近發(fā)生、群眾關心的、有價值的社會熱點事件進行及時且真實的報道,涵蓋社會中經濟發(fā)展、文教事業(yè)、娛樂情感等多方面的內容,覆蓋面極廣。新聞事件在報道過程中,往往傳達有某種思想、行為引導傾向,人們在接受這一新聞事件報道的同時,總會產生或贊美、或憎惡、或高興、或惋惜等種種情緒,這種大多數的社會公眾對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和現象以及社會本身所表達的較為一致、有一定持續(xù)性和強度的意見和態(tài)度以及情緒,會對社會和有關事務的發(fā)展產生一定影響。[1]這就是新聞輿論的導向作用,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大多數人的意愿。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政府也明確規(guī)定要充分利用好社會輿論對權利的監(jiān)督功能,實現國家的安全管理。可以說,新聞事件報道在社會產生的輿論影響程度是非常深的。那么,新時期下新聞事件報道中的輿論引導有何獨特之處,又是如何發(fā)揮其輿論功能導向作用的呢?
一、新聞事件報道中的輿論的獨特引導
首先,新聞一般都是選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文化、教育、情感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報道,由于它的貼近生活、真實性,極易引起大眾的心理共鳴,在潛移默化之中促成社會輿論環(huán)境的形成,進而對人們的思想情緒、價值趨向、道德評判產生引導作用。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體,新聞報道的輿論引導傾向,都是與社會主流文化要求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生活方式相一致的??傊侣勈录蟮阑騻鬟f正確的社會行為方式,或引導人們對主流價值觀的選擇,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大眾的生活。其次,新聞事件報道對于社會的輿論作用采取的是間接的手段、以間接軟性的引導方式來實現的。所謂軟引導,是指媒介在充分相信公眾判斷能力的前提下,通過提供多種客觀、真實、準確的新聞事實和若干大眾關注、充分說理、平易近人的意見,讓受眾自己去比較、鑒別、總結,去選擇。[2]新聞事件的報道是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社會現實開展客觀敘述,在說理的基礎上向人們傳達一種正確的輿論價值,改變傳統媒體要求人們必須做什么的硬性方式,新聞事件報道的軟性輿論引導更容易讓人們接受。因為人們自身具備一定的價值判斷能力,更容易對那些與自己聯系緊密、觀點相似的事物產生親近感,同時也很容易受到身邊人價值取向的影響,如果生活中有部分人接受新聞報道所傳達的輿論導向,那么他們的身邊人也有可能被同化。
二、新聞事件報道的輿論價值表現
第一,正確的新聞輿論導向能傳達政府明確的政治目的。在當前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我國融入國際社會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國家面臨的競爭威脅亦加劇了不小。因此,國家要通過大眾傳媒向民眾傳達國家的政治立場。新聞輿論具有受眾廣、影響深等特點,以其獨特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新聞事件報道所傳達的正確輿論能夠使人們保持正確的政治傾向,積極擁護黨的領導,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面對國際新聞報道不至于作出盲目的評判,而是根據新聞報道的說理性加以分析,進而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比如,針對爭議頗多的歷史遺留問題“釣魚島事件”,中國的新聞媒體工作者始終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上進行正確的報道,向我國人們甚至世界宣布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堅定政治立場。
第二,正確的新聞事件報道的輿論導向可以促進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在科學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21世紀,越來越多的商家通過廣告新聞來進行商品品牌推銷,借助新聞報道的廣泛受眾、真實性等特點對商品進行高質量的宣傳,提高商品在市場上的知名度,進而擴大商品的市場營銷額。事實證明,商家通過新聞廣告?zhèn)鞑プ约旱纳唐菲放?,能夠帶給人們正確的消費輿論,增強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帶動整個企業(yè)的發(fā)展。經濟的快速健康發(fā)展可以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新聞事件輿論價值還會影響到市場經濟政策的制定,正確的新聞報道,能夠向社會傳達當下經濟發(fā)展的詳細情況,有利于政府相關部門作出相應的經濟政策調整,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第三,正確的新聞報道的輿論導向能夠促進社會文化協調發(fā)展,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新聞是國家政府與社會民眾進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橋梁,新聞事件來源于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極強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各種類型的新聞報道向人們展示了不同的地區(qū)文化、社會百態(tài),加深人們對于社會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新聞對于社會事件的報道能反映出人民群眾的內心呼聲,反射出社會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糾紛,對于政府了解社會發(fā)展、民生動態(tài)具有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便于政府開展有效的疏導工作,進而解決在改革開放的市場經濟下由于利益產生的矛盾問題,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新聞事件的報道,不僅為社會輿論提供了重要的傳播載體,同時產生的輿論效應對于社會政治、經濟、和諧社會的構建都發(fā)揮著不了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聞事件報道與輿論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關系,在實際社會生活中,要加強對新聞事件報道的監(jiān)督審核,確保新聞事件報道傳達正確得到社會輿論導向,為和諧社會的構建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焦俊波.突發(fā)事件輿論引導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畢業(yè)論文,第10頁.
[2]劉行芳.論媒介對典論的軟引導[D].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