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
現(xiàn)階段,醫(yī)療的快速發(fā)展,多種抗菌藥物的出現(xiàn),使得在治療尿路感染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是因為T2DM UTI患者因為病情的原因,其身體中存在的多重耐藥菌導致了耐藥性情況的出現(xiàn),這給治療進展帶來很大的困境[1]。為了能夠了解T2DM UTI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本文將選取本院內(nèi)分泌科在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對T2DM UTI于UT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藥敏試驗以及病原學檢測,詳細報告結(jié)果如下。
一、臨床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其中T2DM UTI患者50例,UTI患者50例。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齡在50~80歲,平均年齡在(61.4±3.7)歲。選取標準:⑴患者身體肥胖,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下降;⑵患者身體乏力;⑶經(jīng)??诳?;⑷患有膀胱炎;⑸身體經(jīng)常出現(xiàn)寒戰(zhàn)、發(fā)熱、嘔吐;⑹尿頻、尿急。根據(jù)選取標準,100例患者均符合T2DM UTI或UTI標準。排除標準:⑴患者大小便不能夠自理;⑵患者有泌尿系統(tǒng)疾?。虎腔颊哂心I臟受損的情況[2]。
1.2檢測方法
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分類情況,將100例患者分為T2DM UTI組與UTI組,采集兩組患者的標本。
1.2.1兩組患者的無癥狀性菌尿診斷標準
兩組患者在清晨清洗外陰部后,在早晨7點~8點間不食用任何食物,留取晨尿標本,并將其放置在滅菌試管中保存。在全部患者的尿液收取結(jié)束后,立即的送檢進行培養(yǎng)。采用該種滅菌的方法,對患者尿液中的無癥狀性菌尿進行診斷。
①采用尿沉渣鏡進行檢查,其中白細胞在5個/HP以上;②尿液中的菌落數(shù)在105/ml以上;③在進行連續(xù)2次或是2次以上的晨尿中培養(yǎng)中發(fā)現(xiàn)其含菌量在10000CFU/ml,并且是為同一種細菌[3]。
1.2.2兩組患者的菌株鑒定
對兩組患者采用病原學進行檢測,尿液中的菌株都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所生產(chǎn)的VITEK32細菌鑒定系統(tǒng)進行檢測,真菌菌株采用的是V1303的鑒定系統(tǒng)進行檢測[3]。
1.2.3兩組患者的藥敏檢測
對兩組患者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所配套生產(chǎn)的革蘭陰性菌GNS4659藥敏卡進行藥敏試驗,并以NCCLS文件所標示的抑制菌大小的數(shù)據(jù)判斷藥物的敏感性以及耐藥性。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數(shù)據(jù)采用SPSSl3.0進行處理,兩組之間的對比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s進行表示,當P<0.05時,具有差異性,統(tǒng)計學有意義。
二、結(jié)果
2.1兩組無癥狀性菌尿診斷結(jié)果
對兩組患者進行了無癥狀性菌尿診斷,發(fā)現(xiàn)T2DM UTI組出現(xiàn)無癥狀性菌尿的比例明顯高于UTI組,T2DM UTI組平均住院的時間為15d,UTI組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0d,與 UTI組相比,顯著增長。
2.2兩組病原菌分布情況
在對兩組患者的尿液采用病原學進行檢測,兩組的病原菌分離率沒有顯著的差異性,其分布均為大腸埃希菌、白假絲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病原菌分布情況比較
病原菌 |
T2DM UTI組 |
UTI組 |
| ||
|
株數(shù)(株) |
構(gòu)成比 % |
株數(shù)(株) |
構(gòu)成比% |
P值 |
大腸埃希菌 |
25 |
50 |
23 |
46 |
>0.05 |
白假絲酵母菌 |
36 |
72 |
33 |
66 |
>0.05 |
表皮葡萄球菌 |
27 |
54 |
30 |
60 |
>0.05 |
肺炎克雷伯菌 |
17 |
34 |
19 |
38 |
>0.05 |
從上表可知,兩組患者病原菌分布比例上并沒有顯著的差異性,P>0.05,統(tǒng)計學無意義。
2.3兩組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分析
對兩組患者進行尿液中的病原菌進行藥敏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T2DM UTI組對于頭孢噻虧、亞胺培南、萬古霉素、美羅培南、美羅培南的耐藥性與UTI組相比,其耐藥性要更高。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對比
藥物 |
T2DM UTI組 (株數(shù)/%) |
UTI組 (株數(shù)/%) |
P值 |
X2值 | |||||
頭孢噻虧 |
44 |
88 |
27 |
54 |
<0.05 |
3.717 | |||
亞胺培南 |
21 |
42 |
11 |
22 |
<0.05 |
4.233 | |||
萬古霉素 |
12 |
24 |
3 |
6 |
<0.040 |
9.633 | |||
美羅培南 |
7 |
14 |
0 |
0 |
<0.040 |
8.521 |
從上表可知,T2DM UTI組患者的耐藥性與UTI組相比,其耐藥性明顯高于UTI組,具有顯著的差異性,P<0.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
三、結(jié)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階段人們因為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以及交際應酬,患上代謝性疾病的幾率也在不斷的增多。而在老年人身上最為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是2型糖尿病,該種疾病一般是在45歲之后才會引發(fā)的疾病,該類型疾病的比例占總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4]。該種糖尿病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患者體內(nèi)能夠產(chǎn)生胰島素的能力慢慢下降,另一種則是因為胰島素囤積的過多,但是胰島素的作用效果比較差。而因為T2DM UTI患者身體內(nèi)各種代謝出現(xiàn)紊亂,再加上老年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就比較差,因此極易發(fā)生各種感染。而在這多種感染中,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是僅次于肺部感染的一種感染,其極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其他的并發(fā)癥狀[5]。
T2DM UTI患者并不單單只是對患者的尿道有所影響,還會對患者引發(fā)酮癥酸中毒等嚴重的并發(fā)癥。因此,積極的預防與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就需要對T2DM UTI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藥性進行分析和掌握[6]。本次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進行無癥狀性菌尿診斷時,T2DM UTI組患者中出現(xiàn)無癥狀性菌尿的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UTI組,而感染的一般規(guī)律是首次的尿路感染,其次則是無癥狀細菌尿,出現(xiàn)該種情況也就表示了T2DM UTI組患者與UTI組相比,受到細菌感染的幾率非常高。而這些細菌在對患者進行病原菌分布檢測時發(fā)現(xiàn)是為大腸埃希菌、白假絲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雖然證明了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在T2DM UTI組與UTI組是沒有差異性的,但是在兩組病原菌的分布情況中,T2DM UTI組病原菌的耐藥性要比UTI組高,這主要是因為患者受到的感染幾率比較高,所以很多患者會為了防止病情再次復發(fā)、盲目的長期的使用藥物,那么就很容易導致細菌產(chǎn)生耐藥性,從而產(chǎn)生副作用[7]~[8]。因此在使用藥物對T2DM UTI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就應當根據(jù)細菌的種類以及進行藥敏性試驗后,再按規(guī)定用藥。
綜上所述,在治療T2DM UTI時,醫(yī)生就應當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并掌握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以及耐藥性,從而為患者制定更好的治療方案,降低用藥的危險性。
參考文獻
[1] 滕雅萍.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常見病原菌及相關(guān)危險因素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2 05(14):22-23
[2] 梁慶華.2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體外耐藥性監(jiān)測[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 07(13):77-78
[3] 俞靈鶯.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17例臨床分析[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09 07(05):66-67
[4] 韓仰東.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檢測及耐藥性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2009 09(01):28-29
[5] 熊亮.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體外耐藥性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 06(04):77-78
[6] 梁慶華.2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體外耐藥性監(jiān)測[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6(13):1048-51.
[7] 張慧芳.尿路感染338例病原菌分布及藥物敏感趨勢分析[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9 66-67
[8] 馬學斌.等.糖尿病患者尿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結(jié)果分析[J].海軍總醫(yī)院學報,2009 20(3):158-60.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