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設想
摘要:高職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和體育文化兩者相互影響、融合、滲透、促進而發(fā)展起來的文化形式。一方面,它與校園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構成了校園文化群;另一方面,它又與競技體育、群眾體育等一起組成了體育文化群,因此是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廣泛的開放系統(tǒng),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和實現體育鍛煉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和發(fā)展學生職業(yè)素質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職校園 體育文化
一、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定義及發(fā)展現狀
高職校園體育文化是指校園文化中與體育文化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它形成的動因,主要來自校園內學校體育開展的狀況,學校體育發(fā)展的硬件建設、體育競賽的水平、參與競賽的人數,參加者的積極程度等。校園文化是一個多層次立體化的有機的整體,作為這個整體重要組成部分的校園體育文化,可以說是推動校園文化發(fā)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劑,時常會成為校園文化的重頭戲。作為高職校園體育文化之一的校園體育文化, 它包括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 3 方面。
本文以河南省8所高職院校為研究對象, 從學生( 238 人) 對體育的認識、體育知識、體育活動、學校的體育風氣、體育宣傳5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并就如何建設普通高校校園體育精神文化作了探討。學生對體育的認識調查結果發(fā)現, 對于體育的健身、娛樂等表面功能, 學生持肯定態(tài)度的占 84.7%和 84.3%。但是, 體育對智力、情感、個性的影響, 持肯定態(tài)度的學生只有 56.7%、44.4%、25.4%。
體育風氣調查結果顯示, 能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只占 1/3, 大多數沒有體育鍛煉自主性; 經常閱讀體育報刊、觀看體育節(jié)目的學生僅占 1/4 左右; 體育活動以班為單位進行并由體育教師負責的占一半。體育知識由調查得知: 體育教師傳授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占85%、理論知識 9%、其它 6%; 學生希望獲得的體育知識有健身方法 12%、體育新聞 35%、健康知識 51%、其它 2%。日常生活習慣調查結果顯示, 和同學一起鍛煉, 男生占 42.1%女生占52.1%; 獨自鍛煉的男生有 23.4%, 女生有 14.5%。教師指導下鍛煉的男生占 15.6%, 女生占 23.6%。其他方式的男生 18.9%,女生有 9.7%, 有體育鍛煉興趣的男生占 71.1%, 女生占 70%。其它因素影響的男生 13.82%, 女生 13.75%。學校體育教育對學生影響, 男、女生各占 57.41%和 57.5%。媒體影響男生為48.99%, 女生為 49.11%。同學間影響男生是 39.07%, 女生是38.9%。其它因素影響, 男生 13.82%, 女生 13.75%。家庭成員影響, 男生 10.57%, 女生為 10.54%。體育文化宣傳調查結果發(fā)現, 僅有 20%的學校組織師生觀看大型國際比賽電視直播, 學校有體育宣傳欄占 40%, 僅有 40%的學校每年舉行體育節(jié), 學校廣播站體育方面的內容占 20%, 學校建有網絡體育教學設施僅占 10%, 學生對學校體育宣傳工作滿意度僅占 17.3%。
通過以上調查數據得出:
1、學生的基礎體育理念是可塑的, 但仍需進一步的正確引導。
2、大多數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還沒有被調動起來, 還沒有形成主動運動的習慣,大學校園還沒有形成理想的體育風氣。
3、教師傳授體育知識的方式比較單一, 知識面非常窄,更多的是運動技術, 與學生希望獲得的體育知識有較大的差距。
4、學生的人際關系、鍛煉興趣、教師的指導、媒體的宣傳都直接影響了學生的體育生活。
5、各校的體育宣傳設施少, 宣傳方式單一, 宣傳力度薄弱, 宣傳效果不佳。
二、構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設想
1、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校園文化中的體育意識集中反映了學生的體育精神、道德觀念等?!绑w育意識是在一定環(huán)境條件下人們對體育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與體育相關的各種內外關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動的總和?!彼幕緝热莅w育精神、體育觀念、體育道德和體育知識四個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和其他各種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讓大家了解體育、認識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并使體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從而也進一步增強了大家終身體育的鍛煉意識。
2、校園體育文化的制度建設
強有力的校園體育文化制度的建立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組織保證。一定的精神文化的作用有賴于一定的制度保證,要建立、健全學校的體育活動委員會,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支持教師和學生成立各種體育社團并為他們的活動提供方便。要制定學校體育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學校體育的一些法規(guī)性文件,如《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等規(guī)定都能落到實處,把體育工作納入法制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的運行軌道中,以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開展。
3、校園體育文化的物質文化建設
體育場館和體育器械是構成校園體育文化的有形部分,是體育意識文化的載體,凝聚和展示著人類的知識、思想和智慧,體現著人們的情操、意志、價值觀念等多種文化物質,這些物質,對大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陶冶作用。要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空間,對體育場地要及早規(guī)劃,合理布局社會各界也要對青年大學生的體質多一份關心,對學校體育設施多一份投資。筆者認為,精細安排、科學布置和整齊潔凈的體育場館也能激發(fā)廣大師生對體育美好的感受和對體育的向往。
4、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充分發(fā)揮校園體育文化的各項功能,能培養(yǎng)廣大師生“更高、更快、更強”的積極進取和頑強拼搏精神,筆者真誠希望廣大學者能關注校園體育文化這一嶄新的領域,以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5、注重趣味性,增強校園體育文化的活力
校園體育文化的趣味性,打破了“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式的單調的大學生活格局,成為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結合大學生的特點,舉辦各種體育比賽,開展校際間、院系間、年級間、班級間的體育交流,也可以通過體育俱樂部開展聯賽、友誼賽、邀請賽等體育活動,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6、 增強凝聚力,加強體育俱樂部的創(chuàng)建和管理
體育俱樂部有一種無形的凝聚力,把眾多興趣相同、情趣相似的參與者聯系在一起,開展各種競賽、健身、消遣娛樂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有利于學生相互交往,增進友誼,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互動性。
7、強化措施,加強體育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
高校體育要建立有償服務機制,合理開放體育場館,盡可能通過各種俱樂部開展余暇體育。提倡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體育、廣場體育等大眾健身活動,成為社會體育的指導者,成為高校體育第二課堂的支持者。
8、加強組織領導,重視校園體育組織系統(tǒng)的建設
加強組織領導,構建校園體育文化的運行網絡,使領導和師生充分認識到校園體育文化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應支持師生員工成立各種體育社團并為他們的活動提供方便,創(chuàng)造條件。制定好學校體育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學校的體育工作納入法制化、規(guī)范化的運動軌道。
9、樹立體育是一種文化的理念,以文“化”人
對于體育,我們一定要樹立“體育是一種文化”的理念,它所具有的社會學價值,人文教育的功效,健康身體的功能,是我們建立體育文化宣傳,構建校園體育文化環(huán)境的基礎。只有這樣,我們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建構,才可能具有感召力。
10、加強體育理論教育,增強認知能力
體育理論教育的內容和教學手段要跟上時代的發(fā)展,體現時代特色。體育理論知識的教育不能只限于體育理論課教學,應把體育理論知識的教育延伸到課余體育中來,形成體育教學與課余體育相互協(xié)調,相互促進的局面。
11、加大校園體育設施的建設,增加體育物質文化的親和力
場館設施的建設好壞直接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通過良好的體育設施環(huán)境,營造激勵學生對體育的學習動機,用優(yōu)美的體育建筑,良好的體育設施,增加學生對體育的親和力,是促進和改善學校體育文化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六、結論與建議
高職校園是廣大師生開展競技體育、娛樂體育等體育文化活動的主要陣地,學校有組織地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促進校園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環(huán)境,不僅能豐富師生們校園生活,有利于大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有利于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而且也構成了高校特有的校園體育文化景觀。所以,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要以校園體育精神為核心,營造高品位的校園體育文化,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精心組織文化活動,豐富文化主體的生活,使其在參與中完善自我,同時還要重視校園體育文化物資環(huán)境和制度建設,開展多種體育文化活動,形成各種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秦香.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路徑的構建與創(chuàng)新[J]. 教育與職業(yè).2009.9
[2]宋海輝 賀昭澤.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理性思考 [J]. 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年 第4期
[3]高桂銀 新時期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8年 第5期
[4]周學兵 孫國民 王立小.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對策研究. 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年 第9期
[5]魏子德 王文芹.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策略[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年 第10期.
[6] 竇 紅.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J].遼寧師專學報,2003,(4).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