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教育論文 > 正文

立德樹人 以德服人——小學班級德育教育措施淺談

作者:馬翠梅來源:《魅力中國》日期:2021-05-24人氣:575

一、當前小學班級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班級德育教育的手段單一,方法簡單

如今,許多學校里的班級德育教育的途徑非常單調。老師多以全堂說教,滿堂灌輸為主。例如,許多班主任以為把如何做人,如何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又如,常常提倡把一個高大、典型的人物作為學習的榜樣,要學生牢記其事跡,這也是灌輸的具體表現。這樣的德育課堂只強調教師單方面的說教,根本沒有師生的互動或學生的主體參與。而當今的社會變化簡直是層出不窮,小學生活潑好動,喜好新事物。舊一套的德育教育方法缺乏趣味性和生動性,他們認為老師的教育沒有新鮮感。所以,這樣的德育工作是有限的,其實效性也肯定不高。

(二)小學班級德育教育內容與實際脫離,不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

德育的過程,更多的是讓學生在情感上去深入體驗。只有讓學生從情感上深入去體驗,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不良行為的發(fā)生。但是目前許多學校的班級德育教育與小學生的人格和心理塑造處于脫軌的狀態(tài)。班主任往往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對道德規(guī)范生硬講解,沒有很好地分析和依據新時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以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他們的工作方法也過于陳舊,根本沒有新鮮感和針對性,科學性。這樣,德育活動就失去了實際的意義,不適合新形勢的發(fā)展。

二、提高小學班級德育教育的建議和措施

(一)強化互動型德育工作

1.加強德育課堂的互動,打破傳統(tǒng)單一性

僅依靠問題引導以達到加強課堂互動的目的是不足夠的,必須創(chuàng)建或模擬有效的課堂情境,引導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與交流。通過互動型的課堂讓學生深刻理解思想道德教育在社會現實中的重要影響,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素質。例如,針對小學生一些常見的不良表現,如隨地亂扔垃圾、任性自私、貪圖安逸、拉幫結派打架等,為了讓他們充分意識到這類行為的危害性,不能僅靠空泛的道理講解。因此,通過長期的日積月累的自我反省達到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

2. 提升德育教學的傾聽與對話品質

為了與學生緊密地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傾聽和對話是最有效的方式,且傾聽是對話的前提,對話為傾聽提供豐富的意義蘊含。首先運籌對話教學的目標,爭取預設性與生成性目標的統(tǒng)一性,其次構建相互理解、相互分享、敞開心靈的對話關系,共同分享情感、知識和智慧,最后是注重提升學生在傾聽和對話過程中的語言敘述能力、傾聽能力和勇于表達自我能力。

(二)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豐富德育教學

1.德育課堂的新模式

德育課堂的新模式應該是倡導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和體驗性學習,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代入法、對話討論法等不同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和現代傳媒技術,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心理需求,陶冶和豐富學生道德情感。在德育課堂,我們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設立不同的主題場景和角色代入的體驗式教育模式,讓學生在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自主認知和感悟,使德育教學更具有感染力、說服力和滲透力。

例如,我定期帶領班集體舉辦各種德育主題活動,如設定本月的大主題為“資源節(jié)約”,其中整月活動包括:“節(jié)約地球資源,保護地球媽媽”為題的黑板報繪制、身邊節(jié)約資源的小事討論、探討如何“從我做起”、推舉優(yōu)秀個人小先鋒等一系列趣味性活動,引導學生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和沉浸在德育教育氛圍中,建立完善的競爭獎勵機制,鼓勵他們向優(yōu)秀榜樣學習,日積月累形成良好的素養(yǎng)品格。

2.新形勢下的德育創(chuàng)新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已成為了人們日益依賴的工作和生活組成部分,同時也給小學生的校園和家庭生活帶來了利弊。由于小學生還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階段,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弱,無法明確區(qū)分虛擬和現實世界。因此,需要在德育教育中規(guī)范小學生的互聯(lián)網使用行為,另一方面也可依靠互聯(lián)網來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的方式[1]。

例如,為了在課余時間能進一步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我建立了班級交流群,方便組織活動,與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了解學生真實需求,家長的監(jiān)督也能及時反饋到學校層面,實現雙平臺的德育教育滲透。

   (三)突出學生主體,深化課程改革

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中,往往會將智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功利性地一味追求優(yōu)秀率和平均分,不斷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傳統(tǒng)“說教式”和“填鴨式”的理念和教學手法在德育課程中存在許多弊端,死記硬背的記誦式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抹殺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好奇心,導致學生無法從被動的學習中真正認識道德。因此必須深化課程改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不同思想認識和接受能力來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方式,以活動促進課程的整合,煥發(fā)學生的生命活力[2]。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所在的年齡階段正是接受知識教育和形成人生道德觀念的萌芽時期,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以“立德樹人、以德服人”的教育理念貫徹于德育實踐教學過程,利用創(chuàng)新、互動型的手段優(yōu)化德育教育模式,變革傳統(tǒng)的知識授受式的教學,從而使小學德育教育職能目標更有效地實現,同時也促進祖國未來的棟梁全面健康地成長。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m.xwlcp.cn/w/wy/25805.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