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教育論文 > 正文

基于人文關懷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作者:羅薇 浣倩雯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11-30人氣:937

1引言

近年來,我國社會的政治、法律、經濟、文化與社會的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著劇烈的變化,這一現(xiàn)狀使得當前國內的生活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與學習環(huán)境逐漸的得到了改善,從而為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圍與背景,使得當前我國各行各業(yè)的經濟、技術等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并且?guī)砹水敶覈用裆畹陌簿訕窐I(yè)、和諧相處。

我國近年來不斷給予大量教育資金,促使了我國大學的數量急劇增加,并且辦學質量、教學設施質量、教師綜合素質等都有著明顯的提升。國內環(huán)境的良好改變引起了國際各國的重視,其一方面給我國帶來更加先進的生產力、更加多功能的產品,豐富了當代國內消費者的事業(yè),滿足了當代消費者的獵奇心理等。但是我國市場自由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也為我國帶來了西方糟粕的文化,以及由于我國國內經濟飛速發(fā)展使我國居民受到了拜金主義等思想,從而給為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造成了諸多負面影響。而這些思想的改變、良好價值觀的形成等均依賴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通過教育來有效的屏蔽上述錯誤價值觀與世界觀對我國居民造成的影響,利用教育使我國大眾養(yǎng)成理性思維的好習慣,對事物進行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因此,可以發(fā)現(xiàn),教育對提升我國居民整體素質、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等均具有重要而意義深刻的作用。如何正確的使用教育來對上述問題進行有效改善將成為一個重要而且必要的研究課題。

2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2.1 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師為價值主體

     在當代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以及其他門類課程的教育體系當中,均存在以教師為價值主體,忽略學生為價值主體的理念。該種理念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教師單項信息的傳遞,學生不能夠對教師的講解提出過多的異議與否定,從而導致了教師錯事思想、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影響。而且,當代思想政治教學體制中缺乏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有效考評機制,單純使用考試成績、三好學生評定等多種方式徒具其表,無法反映學生真實思想道德素質的真實情況。

2.2 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價值提升為根本理念

    當代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還存在著過于注重以社會價值提升為重點,忽略了對學生個人價值的培養(yǎng)。在思想政治課程教育過程中,照本宣科、演講課件等諸多應付、消極對待思想政治課程教育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國思想政治課程的授課教師并沒有建立起較高的思想道德理念,也不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

2.3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確的引導與管理方式

    當代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存在缺乏正確的引導,這一問題導致了當代我國思想政治課程的授課方式與方法的錯誤,對大學生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輕視,缺乏有效調動大學生積極性、活躍性、自主性學習思想政治課程,加深思想道德思維與理念的管理方式。

2.4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意識形態(tài),輕視思想道德

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問題是授課環(huán)節(jié)缺乏對思想道德培養(yǎng)的重視,而過于注重對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培養(yǎng)。這一問題的存在于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理念相互違背。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過于重視對我國政治模式、法律規(guī)范等諸多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對這些政治治理模式、法律法規(guī)制定的根本產生原因進行教育,使學生掌握的大多數知識的方式局限在了背誦、記憶等方面,而缺少對課程教授問題的理解與思考。這種大學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模式,嚴重忽略了對學生思想道德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徒具其表的教學模式與理念使學生并沒有將思想與行為相互統(tǒng)一起來,也就不能夠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整體素質。

4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存在的主要問題

4.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

一是教師工作形式單一,態(tài)度僵硬。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許多工作形式化嚴重,教師多以管理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工作形式單一,過多地用制度約束學生,不能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二是在價值取向上,重社會價值、輕個體價值。現(xiàn)代大學生個性比較鮮明,注重自身的價值。而更多的宣揚社會價值而忽略個體價值,顯然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容易使思想教育工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反而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適得其反;三是在管理模式上,重管理、輕關愛。許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個體所需,不能重視學生的個體感受,經常采用統(tǒng)一化的標準去處理問題。缺少人文化的管理,以制度壓人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工作方法陳舊,難以讓學生從內心去接受說教,使教育的實效性降低;

4.2忽視大學生的主體性

人的主體性是指作為活動的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體現(xiàn)的特性,即人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它是人的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殿堂,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關懷,加強大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對于改變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培養(yǎng)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所需要的人才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這樣一來,就無法培養(yǎng)出適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不符合我國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的新理念。

4.3師生之間缺乏情感交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是不是一個單方面、單方向的行為,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過雙向交流,并在思想和情感上產生共鳴,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良好的效果??梢?,有效的情感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方法,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對人性認識的不足,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居高臨下,師生之間缺乏融洽的人際關系,總是以對立面出在在工作當中,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缺乏應有的關心,愛心、耐心和細心,為了保障其權威性,教育者認為不能夠與學生平起平坐,學生被動接受說服教育,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和自由,個體需求沒有被充分滿足,“師本位”的思想導致了他們與學生之間缺乏根本的情感交流,師生之間不是一種平行關系,而是一種垂直關系,這樣導致了學生有什么心里話不敢跟自己的老師講。

5開發(fā)基于人文關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5.1發(fā)揮教師主體作用,建立參與機制

    為了不斷提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與質量,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與學習中,充分發(fā)揮當代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作用,開發(fā)合理的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有效機制。教師作為教與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地位,其身心健康、心理素質、行為方式、思想道德水平等都將會影響其所教授的學生。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會去學習教師所傳遞的知識與理念,并且還會受到以上諸多方面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發(fā)揮教師主體作用,就應當使當代我國思想政治課程教師建立起正確的、積極的教學理念,將個人的成就與發(fā)展與學生思想政治整體素質的提升相互鏈接起來,從而充分落實與履行作為一名教師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與所應當履行的義務。

5.2尊重學生個性之間的差異,堅持貫徹素質教育理念

    我國思想政治課程教師、大學學校與國家教育部門應當重視思想政治課程對學生個性的塑造與培育。在進行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為學生宣傳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正確的思維方式與學習習慣,而且需要重視對學生個體的差異。由于大學校園當中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其所經歷的文化、所具有的家庭教育背景、個人的成長經歷等因素均造成了我國大學生之間的差異化。

5.3 完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與方法

    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程除了需要進行上述的改革與改進之間,還需要不斷完善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學的內容,為當前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添加創(chuàng)新的方式與方法。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依舊是以教科書為主要形式而開展的,但是當前我國思想政治課程教科書的內容較為成就,其中有較多內容不再適合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應當對其中不足之處進行刪減與改善。

5.4 倡導和諧的教育理念,優(yōu)化大學校園育人環(huán)境

我國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還應當倡導和諧的教育理念,除了需要對現(xiàn)有教科書內容及教學授課的方式與方法進行積極的調整與改善之外,還需要不斷的優(yōu)化我國大學校園的育人環(huán)境,在社會環(huán)境與大學校園環(huán)境之間找到平衡點,利用大學校園的圍墻將社會中優(yōu)良的風氣與思想帶入大學校園教育當中。

6結論

     通過以上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我國大學教學整體水平與質量的提升擁有的關鍵與重要的作用。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其擁有更加創(chuàng)新、激進、熱情的思維與行為方式。采用正確、有效的方式對我國大學生進行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而且能夠在當大學生進入社會之后依舊使其保持正確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與行為方式,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和諧環(huán)境與氛圍的營造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作者提出以下改革對策與建議:(1)發(fā)揮教師主體作用,建立參與機制;(2)尊重學生個性之間的差異,堅持貫徹素質教育理念;(3)完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與方法;(4)倡導和諧的教育理念,優(yōu)化大學校園育人環(huán)境。通過以上對策與建議的提出,作者謹此希望能夠不斷提升當代我國大學生整體思想道德水平與素質,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貢獻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有效減少大學生犯罪等負面社會影響,為我國社會良好社會環(huán)境的打造做出長足的貢獻。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