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孔子仁學思想的克己復禮
孔子很重視仁的品質(zhì),認為具備仁是學習其它知識的基礎。《論語·八佾》之八“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沃^也?子曰:‘繪事后素?!唬骸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痹诳鬃涌磥?,仁是最基本的品質(zhì),它不是一種規(guī)范和模式,而是融化在骨子里的個人品質(zhì),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更好的領會其它知識的真諦。一個具有仁德之心的心良好品質(zhì)的人,學習好了禮樂才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墩撜Z·雍也》“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那么仁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品質(zhì)呢?孔子的六弟子顏淵、仲弓、司馬牛、樊遲、子張、子貢都曾問仁于孔子。而孔子也都給予了答案。
《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釉唬骸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仠Y是孔子最喜歡也是最有才華的弟子之一,孔子認為顏淵是個賢人并且最接近仁的品德。對于顏淵的問仁,孔子給予了自己對仁的整體看法,即仁就是克己復禮。在這里禮才是終極目的,而仁成為維護禮的工具,或者說仁只是一種途徑,通過它來達到禮治。而仁的具體做法就是“克己”,使自己的行為合乎禮法的規(guī)定。
《論語·顏淵》“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标P于司馬?!妒酚洝防镉涊d其“燥而多言”,所以他來問仁,孔子就告訴他說話謹慎就是仁。說話謹慎是當時的禮法要求。
《論語·陽貨》“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骸苄形逭哂谔煜?,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弊訌埣词穷厡O師,出生微賤,并且犯過罪行??鬃痈嬖V他仁就是不受到別人侮辱,得到信任和擁護。要很好的融入到這個禮法既成的社會,要努力成為這個社會中的領導者。對子張來說做到這些就是仁。
孔子對弟子的回答,往往具有因材施教的特點,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予不同的答案。對仁的回答也是如此,但是歸結到一點則是“克己”。每個人都克服各自身上的不合禮法的,或者有可能不能促進禮法穩(wěn)固發(fā)展的部分,從而維護發(fā)展鞏固禮法,這個過程便是仁。
那孔子又是如何看待禮和仁呢?
通過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可以簡略了解。《論語·八佾》“‘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在這里孔子是不看好管仲的,認為其不知禮。一些設置和國君一樣,亂了禮法。但而后在《論語·憲問》中“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唬骸慈屎酰俊釉唬骸腹藕现T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在這里孔子肯定了管仲的仁,認為其是一個仁者。而之前所論述的仁是到達禮的途徑,如果做到了仁自然也到達了禮。但為什么孔子卻認為管仲是個有仁德的人但是又說他不知禮呢?
每個人的思想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閱歷的增長而不斷變化,孔子也是如此。當中年之時他滿懷抱負,希望通過恢復周禮,統(tǒng)一社會價值觀,用道德來重建社會秩序治理國家,所以他反對任何僭越禮法的行為。這個時候自然認為管仲是不遵循禮法的人。但是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奔波流離,看慣了百姓的流離失所,承受戰(zhàn)亂之苦,他的思想也發(fā)生了變化。認為能夠讓普通百姓安居樂業(yè),專心農(nóng)事,不受戰(zhàn)亂之累即是仁。所以后來他評價管仲是仁者。在這里仁已不僅僅局限于禮了,而著眼于普通百姓的現(xiàn)實生活。能夠讓百姓過上安穩(wěn)的生活,安居樂業(yè)就是仁。隨著對仁的認識變的更為開闊。那么對孔子的克己復禮即為仁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呢?
所謂的禮是指一個社會中的主流所認可的規(guī)范行為的社會規(guī)范,主要靠自己的自覺遵守,對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起到促進或是阻礙的作用,但是卻不能起到?jīng)Q定的作用。在中國的古代社實行封建君主專制,如果君主能夠很好的按照禮來行事
所作所為符合禮法,自然天下太平;可是如果君主不實行禮法呢,暴虐荒淫,不理政事,置百姓于水火中而不顧,如果再試圖以禮法來規(guī)勸,就會起到效果嗎?恐怕會給自己招來禍患吧。《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被孔子認為有仁德的三個人帶著赤誠之心去規(guī)勸紂王,卻帶著“剖比干,囚箕子”的結局而返。禮法應該是使百姓過得更好的規(guī)則制度。在治世里,要克己復禮,是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遵守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在亂世里,百姓受到亂離之苦,那樣的禮法已不能給百姓帶來安穩(wěn)的生活,和克己復禮之“禮”已含義不同。所有的抗爭也是為了要尋找更合適的新的,能鞏固秩序的禮法。
所以克己復禮之禮已不僅僅限于周禮,而是能給百姓帶來安穩(wěn)生活,維護社會秩序,是國泰民安,百姓富足的禮法。而在社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價值,融于環(huán)境又更好改造環(huán)境就是仁。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