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補白”為課堂“點睛”
留白,是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之一,指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為了更充分地表現(xiàn)主題而有意識地留出“空白”,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效果。文學作品講究含蓄之美,也有“不著一字,而形神俱備”的留白,這些留白往往是學生理解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更是學習上的難點和盲點。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巧妙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實際經(jīng)驗,展開豐富的想象,深入作者所描寫的意境之中,去補白、去延伸、去創(chuàng)造,以達到更深層次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語言”,讓補白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一抹最亮麗的風景。
一、補白背景,為理解作鋪墊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中特別強調(diào)學生要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去查找資料、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課文內(nèi)容,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教材,特別是高年級的教材,有許多課文內(nèi)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需要提前讓學生預習、查找資料,了解其寫作背景,以利于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更深切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由來和作者的意圖,把握人物的情感,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學人教課標版五年級上冊《難忘的一課》時,教師提前布置學生了解本課的寫作背景。學生通過網(wǎng)絡、歷史書籍等途徑了解到:早在17世紀初,臺灣就被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tǒng)治,把土地據(jù)為己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臺灣的米、糖等。直到1661年3月,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擊敗占據(jù)臺灣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l894年日本發(fā)動甲午戰(zhàn)爭,1895年,清政府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人占領和統(tǒng)治臺灣整整50年之久。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日本終于把侵占50年之久的臺灣歸還給中國。
學生通過閱讀這些史料才能明白,整整被殖民者奴役了前后近百年的臺灣人民,今天,他們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怎能不喜悅、激動?此時,再讓學生閱讀課文,走進文本,學生才能深刻領悟到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才能真正走進臺灣人民的內(nèi)心世界。
二、補白重點詞句,啟迪思維
抓住重點詞句,往往是解讀文本的一把金鑰匙。在閱讀教學中,對于文章中重點的字、詞甚至是句子,引導學生細細品味,仔細琢磨,再聯(lián)系已有的經(jīng)驗適當補白,就能品出作者的言外之意,悟出作者的言外之情。
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品讀句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學生從中體會到父親挖掘的時間長和挖掘的艱辛,繼而引導學生進行補白:父親在挖掘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學生有的說父親整整36個小時不吃不喝,他一定很渴很餓;有的說父親整整36個小時不眠不休,他一定又困又累;還有的說大地震過后余震不斷,附近的爆炸聲不斷,石塊、鋼筋和厚厚的灰塵不時地落在父親身上,父親渾身都是傷,都是血,時時都有生命危險。趁著學生思如泉涌之際,教師趁熱打鐵,繼續(xù)追問到:“在這長達38小時的挖掘過程中,父親除了經(jīng)受肉體的折磨外,還遭受了怎樣的精神上的折磨?” 學生有的說他無時無刻不在擔憂害怕,他的兒子是否還活著;有的說他在擔憂他的兒子一定又渴又餓又冷又怕,因為地震發(fā)生的時候正是寒冬臘月……
經(jīng)過補白,把一個簡短的句子,幾個普通的數(shù)字后面藏著的父親的血和淚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此時,學生體會到的是父親那對兒子至死不渝的信念,是那比山還堅比海還深的偉大的父愛。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補白,能將思維與語言訓練有機結合,將情感的體驗與朗讀有機結合,一路引導學生圍繞詞句進行補白,擴充其內(nèi)涵,領悟作者獨具匠心的表達,體會人物的情感,既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質(zhì)量。學生在這樣的語境中練習表達,不會感到枯燥,而且能夠積極思維,課堂生成很多,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補白心理,體會人物情感
李吉林老師說:“情景使兒童的言語有了充實的材料,使抽象的語言有了生命力,使語言植根于語言的思想之中,并且從思想中不斷地發(fā)展起來。”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蘊含著豐厚的思想感情和細膩的心理活動,它深藏于人物的言行中。除了細讀文本,讓學生品味重點語句外,還得給學生提供適當?shù)那榫常寣W生仔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心理補白,學生就能真正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達到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如教學《學會看病》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品讀課文中的句子: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有回來。雖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費時間的事,但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學生通過抓住“艱澀、像沙漏墜入、忐忑不安、疼痛地收縮成一團”等關鍵詞,體會到母親此時內(nèi)心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母親到底在擔憂什么呢?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再補充母親此時內(nèi)心的憂慮,學生如有米下炊,輕松落筆,信手拈來。他們有的說母親可能擔憂看病的人可能很多,兒子排那么長的隊,能不能堅持得?。挥械恼f母親可能擔憂兒子掛了號之后不知道去導診臺排隊看病?。贿€有的說母親在擔憂兒子看完病后,知不知要先交錢才拿藥啊。
通過對母親的心理補白,學生看到了一個飽受擔心與痛苦折磨的母親,同時也就能深刻地體會到母愛的廣袤深遠。課文學到此,學生才能真正明白母親寫在文末那句話的真正含義:“我知道應該不斷磨煉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煉自己?!?/p>
四、補白標點,提升表達能力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能配合語言文字夠傳遞情感,表情達意,成為文章不可缺少的細胞。有些課文中的省略號往往是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教師要引導學生緊密結合教材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去填補這些空白。這樣的填補,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感悟,而且由于簡短、易寫、教師指導及時,更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如教學《花鐘》這篇課文時,在引導學生熟悉了課文內(nèi)容,領悟了作者的表達方法之后,再引導學生注意文中的句子“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xiàn)……”后面省略號的作用,學生很快就明白省略號處省略了其它花開放的時間和開放時的樣子。此時再讓學生模仿課文進行說話練習: ________(什么花) ________(怎樣開?)學生的表達真是精彩極了!他們有的說芍藥花從夢中醒來;有的說玫瑰花羞答答地張開了笑臉;有的說紫茉莉爭先恐后地在夕陽中欣然怒放;還有的說百合迫不急待地舒展開自己的花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贝谁h(huán)節(jié)的補白設計,教師注重結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表達訓練,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教師抓住文中的省略號,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讓學生仿照文本去補充,學生的思維很快地被激活了,課堂上“生成”了一句句精彩而靈動的發(fā)言。 通過這樣的語言訓練,學生能在學中悟?qū)懛ā⒕毐磉_,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在積累與運用中得到了提升。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補白,重在教學過程,對于留有想象的空白處,飽含豐富內(nèi)涵的文本材料,我們應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補白、拓展、延伸、創(chuàng)造。在文本、學生、教師的交流對話中,實現(xiàn)以情生情,以思促思的絲絲聯(lián)結,從而水到渠成地讓學生在補白拓展中感悟文本蘊含的情感,豐富和完善學生的精神境界,實現(xiàn)“語言”和“精神”的同構共生,“感悟”和“表達”的比翼齊飛,成就閱讀課堂的無限精彩。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xwlcp.cn/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