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關系特點及對策-心理論文
正文:人總是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的,人際關系指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關系,心理上的距離。人際關系反映了個人或團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tài)。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其特有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他們在人際關系發(fā)展上有其獨特的特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個體與他人的良好溝通;利于人們的團結協(xié)作;利于個體適應社會生活;利于個體的身心健康。
一、 大學生人際交往特點
大學生是一群充滿朝氣的群體,他們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情感豐富,對自我認識進一步深入,自我意識趨成熟與完善。大學生人際交往增多,社會適應能力增強。一些大學生還建立了較穩(wěn)定的戀愛關系。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上體現(xiàn)出如下特征:
(一)、交往以人格平等為基礎
人與人交往的基礎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的,平等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已基本成熟。因此,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把平等的交往作為繼續(xù)交往的基礎。
(二)、交往對象、范圍、內(nèi)容、方式的開放性
大學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他們?yōu)榱烁玫卣J識社會、適應社會,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采取積極的心態(tài),積極主動的與他人進行交往,能以主動開放的姿態(tài)面對現(xiàn)實社會。
首先體現(xiàn)在交往對象的廣泛性,大學生交往對象從過去的同學、教師擴大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交往的范圍也從寢室、班級、學校擴大到社會各領域。交往的內(nèi)容也是豐富多彩,理智上的良朋、情感上的摯友、甜蜜的愛情是大學生追求的目標。交往方式也放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體現(xiàn)出交往方式的多樣性。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迅猛發(fā)展,為大學生在傳統(tǒng)的交往方式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新興的內(nèi)容,無線通訊工具--手機、網(wǎng)絡中的聊天室、電子信箱、“微博”、“QQ”等被當代大學生廣泛應用。新交流方式的使用,打破了傳統(tǒng)人際交流的時間、空間限制,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具有更大的開放性。
(三)、較單純的精神性
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與中學階段相比較,有了一定的實用性和功利性,但是主體上還是以情感性、精神性為主。人們常說同學友誼最珍貴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多數(shù)以合得來作為交往的準則,對自己朋友的期望值較理想化,易用理想化的標準來衡量朋友。
(四)、交往中的主動性及合作意識增強
大學生交往需求迫切,青年人所固有的思想活躍、精力旺盛、興趣廣泛等性格又使其交往欲望強于其他人群。在交往中體能夠積極主動的與他人進行交往。同時在交往中有意識地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的行為,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二、大學生交往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困難或不適應是難免的,但如個體的人際關系嚴重失調(diào),人際交往時常受阻,就說明存在交往障礙。大學生常見的交往障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
(一)、認知障礙。
大學生認知障礙,首先表現(xiàn)在人際交往的理想化。青年期自我意識迅速增強,開始了主動交往,但其社會閱歷有限,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際交往中常又帶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據(jù)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知己,一旦理想與現(xiàn)實不符,則交往產(chǎn)生障礙。另一個是以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的目的在于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基礎上得以實現(xiàn)的。而有的大學生卻忽視平等、互助這樣的基本交往原則,常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裝腔作勢、盛氣凌人、自私自利,從不考慮對方的需要,這樣的交往必定以失敗而告終。
(二)、情感障礙。
交往中感情色彩濃重,是處于青年期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一大特點。情感障礙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嫉妒與自卑。嫉妒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品質(zhì),表現(xiàn)為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嫉妒容易使人產(chǎn)生痛苦、憂傷、攻擊性言論和行為,導致人際沖突和交往障礙。自卑是一種過低的自我評價。有自卑心理的大學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點挫折,便怨天尤人。這種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將社交圈子限制在狹小的范圍內(nèi)。
2.自負與害羞、孤僻。自負在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出傲氣輕狂、自夸自大,過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關心個人的需要,強調(diào)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他人,導致交往障礙。害羞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常常表現(xiàn)出靦腆,動作忸怩,不自然,臉色緋紅,說話音量低而小,嚴重者怯于交往。對交往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造成交往雙方的不理解或誤解,妨礙了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孤僻也會導致交往障礙,具體表現(xiàn)為孤芳自賞,自命清高,結果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愛則無朋。
(三)、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另一種常見的人際交往障礙。所謂人格,是指人在各種心理過程中經(jīng)常地、穩(wěn)定地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特點,包括個性傾向性、氣質(zhì)、性格等。人格的差異帶來交往中的誤解、矛盾與沖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造成人際沖突。如不同氣質(zhì)類型的人對同一問題的處理方式不一樣,膽汁質(zhì)的人性情急躁,言談舉止不太講究方式,這會使抑郁質(zhì)的人常感委屈和不安,造成雙方的互相抱怨和不滿。
三、 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一)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則
1.平等交往 平等主要指交往雙方態(tài)度上的平等,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關系。在交往過程中 堅持平等的交往原則,就要正確估價自己,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
2.尊重他人 尊重能夠引發(fā)人的信任、坦誠等情感,縮短交往的心理距離。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注意尊重的原則, 必須注意在態(tài)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學,尊重同學的生活習慣。
3.真誠待人 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只有以誠相待,才能使交往雙方建立信任感,并結成深厚友誼。 堅持真誠原則,必須做到熱情關心、真心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能指出朋友的不足和缺陷。
4.互助互利 人際關系以能否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為基礎。交往雙方的心理需要都能獲得滿足,其關系才會繼續(xù)發(fā)展。 堅持互助互利原則,就要與人為善,樂于幫助別人。還要善于求助別人,別人幫助你克服了困難,他也會感到愉快,這也可以促進雙方的情感交流。
5.講究信用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無形的資本,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信用原則要求大學生言必行,行必果。待人接物要做到有約按時到,借物按時還,不亂猜疑,不輕易許諾、不信口開河。
6.寬容大度 古語講“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待人寬、克己薄、為善最樂”。寬容能化解人際交往中產(chǎn)生誤解和矛盾。大學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計較,而要謙讓大度、克制忍讓,并勇于承擔自己的行為責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撐船”。寬容克制是有度量的表現(xiàn),是良好人際關系的潤滑劑,能“化干戈為玉帛”,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朋友。
(二)掌握人際交往的藝術
1.語言藝術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边@句話告訴我們交往時要注意運用語言的藝術。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優(yōu)化人際交往化解矛盾。(1)稱呼得體。恰當?shù)皿w的稱呼,使人能獲得一種心理滿足,使對方感到親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氣氛。(2)說話注意禮貌。 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吸引和抓住對方,從內(nèi)容到形式適應對方的心理需要、知識經(jīng)驗、雙方關系及交往場合,使交往關系密切起來。
2.非語言藝術 非語言藝術一般包括眼神、手勢、面部表情、姿態(tài)、位置、距離等。掌握和運用好這種交往藝術,對大學生搞好人際交往是不可少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根據(jù)談話的內(nèi)容和場合,正確運用非語言藝術,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時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大學生還要學會有效地聆聽。
(三)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zhì)
大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zhì),增強自身的人際吸引力。大學生如何增強人際吸引力,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呢?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學家卡耐基總結出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種途徑:(1)真誠地對別人感興趣。(2)微笑。(3)多提別人的名字。(4)做一個耐心的聽者,鼓勵別人談他們自己。(5)談符合別人興趣的話題。(6)以真誠的方式讓別人感到他很重要。
2.提高個人的外在、內(nèi)在素質(zhì) 追求美、欣賞美、塑造美是人的天性。美的外貌、風度能使人感到輕松愉快,并且在心理上構成一種精神的酬賞。所以,大學生應恰當?shù)匦揎椬约旱娜菝玻瑩P長避短,注意在不同場合下選擇樣式和色彩符合自己的服裝,形成自己獨特的氣質(zhì)和風度。同時,大學生應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協(xié)調(diào)一致,即外秀內(nèi)慧,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才能和人格素養(yǎng)。通過個人內(nèi)在、外在在素質(zhì)的提高提高自己對他人的吸引力
3.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特征
良好的個性特征是增強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大學生要不斷學習,努力增強自身的文化素質(zhì)、能力水平,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特征,個人的整體素質(zhì)是個人在人際交往中的本錢。
4.加強交往主動性,強化與朋友的關系
彼此交往的頻率就越高,越有助于相互了解,溝通情感、密切關系。大學生學習、生活在一起,接觸密切,應充分利用這一條件,與朋友保持適度的接觸頻率,才使人際關系良性發(fā)展。
(四)、正確把握自己與別人的關系。
學會轉換角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能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在與別人的關系中努力做到:1、“把自己當別人”: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得失榮辱,把它看成發(fā)生在別人身上,不因自己的情緒變化而影響人際關系。2、“把別人當自己”:設身處地通過角色轉換,才能善解人意,去急人之所急,痛人之所痛。3、“把別人當別人”:既尊重別人,不干涉對方隱私,做到內(nèi)外有別,男女有別,不冒犯對方的個人空間。4、“把自己當自己”:在自知的基礎上建立自尊自信,揚長避短,更成熟地與別人相處。這四點融會貫通不容易,但每個人只要用心去做,盡力去做,就會越做越好。
知易行難,良好的人際關系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也不是僅僅掌握了人際關系的基本理論、技巧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以開放的心態(tài)積極主動的與他人進行交往。如果你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言的越來越多,親友間有了深摯的友愛。你會過得充實愉快,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松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大學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滿信心。這樣你的學習生活將會豐富充實、充滿快樂,你的人生將會更加幸福美滿。
參考文獻:
1、《社會心理學》時蓉華編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與高職生談心理健康》潘永亮主編 內(nèi)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3、《完美人格測試手冊》 《青年心理測試與輔導》編寫組編 中國時代經(jīng)濟出版社。
4、《高職生心理學》 黃希庭 編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