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杜牧律詩之“拗帩”及原因探索-文學論文
作者:羅嬌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5-26人氣:1522
杜牧在《答莊充書》中指出:“凡為文以意為主。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wèi)”?!耙狻敝肝恼碌乃枷雰?nèi)容,“氣”指文章的氣勢,“辭彩”指文章的文采,“章句”指文章的結(jié)構(gòu),也就是說,在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形式方面,杜牧認為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更加重要。
杜牧對于現(xiàn)實生活有著獨特的感受,善于從政治、軍事、社會歷史的角度選擇題材,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對現(xiàn)實獨特的思考。他有著宏偉的政治思想和抱負,文韜武略,關(guān)心國家大事,往往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政治家、軍事家的眼光對世事發(fā)表精辟獨特的見解。他曾經(jīng)說過,“平生五色線,愿補舜衣裳。弦歌教燕趙,蘭芷溶河徨。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nóng)桑?!彼暮芏嘧髌范际且磉_他自己對于政治、對于歷史的看法。他述志詠懷、感慨時事,具有豐富的政治內(nèi)容和激動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政治得失、民生疾苦都是他所關(guān)注的對象,再用剛健拗巾肖的藝術(shù)形式做深刻的刻畫,表現(xiàn)了他高瞻遠矚和慷慨道勁的風骨。深刻的思想、獨到的見解和對現(xiàn)實的極大關(guān)注,無疑讓他的作品更加峭拔健朗。下文將從杜牧的一首律詩來看其“拗悄”詩風的表現(xiàn)。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古今同。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1、跌宕雄渾的意境
明代楊慎云:“律詩至晚唐,李義山而下,惟杜牧之為最。宋人評其詩豪而艷,宕而麗,于律詩中特寓拗峭,以矯時弊,信然?!?《升庵詩話》)杜牧在律體中故作拗句,或出以古意,表現(xiàn)出一種勁直峻峭、氣力健舉的氣勢,以跌宕雄渾的意境,力矯詩壇平弱圓熟之風。
開篇即是作者站在歷史的高度,思接千載,縱橫古今,抒發(fā)興亡之感。筆力貫注,有包舉宇內(nèi),涵蓋千古之勢。六朝文物、天淡云閑、人歌人哭、歷史興亡,這些都是一些器宇軒昂的意象,但是卻都被作者看在眼里,營造了一個氣魄雄偉的意境。清人薛雪評論說,“杜牧之晚唐翹楚,名作頗多,而恃才縱筆處亦不少,如《題宣州開元寺水閣》,直造老杜門墻,豈特人稱小杜也哉!”(清薛雪《一瓢詩話》)說這首詩的文學藝術(shù)成就直逼杜甫,讀來抑揚頓挫,豪邁中又有感慨,情思悠長,寄深沉的情感于廣闊的天地之間。
2、抒情的沉郁頓挫
杜牧寫景,總是和自己深沉的情懷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借景抒情。自己縱橫古今的悲思、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對六朝鉛華的唏噓,都融會在寫景狀物的過程之中。然而那些深沉的感情,卻又不是很明顯地直接表達,不是突然鋪面而來開門見山,也不是很強烈,它需要的是慢慢咀嚼體會,蒼茫復雜的情感,被不動聲色地隱藏在靜靜的山水之中,一種淡淡的卻連綿不絕的深沉的情感,如同細水長流,百轉(zhuǎn)千回。詩人在宣州開遠寺水閣登臨憑眺,想起六朝繁華如今只見連天荒草,同樣是天淡云閑,而人事己非。千古不變的自然景色與世世代代的人世滄桑引起他追慕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范蠡。詩融寫景與懷古于一爐,寫景明麗出新,懷古設(shè)想超脫。全詩情景交融,氣魄壯偉而不流于枯直,有韻致而不流于軟弱。清代許印芳云:“此詩全在景中寫情,極脫灑,極含蓄,讀之再三,神味益出,與空講風調(diào)者不同?!鼻宕ρ┓Q此詩云:“直造老杜門墻”,頗有沉郁頓挫之致。
3、不失健朗
前人評價杜牧的詩有一個很著名的特點:用拗峭之筆,見俊爽之致。這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這個特點。其實詩人的情緒并不高,多種感慨和人世的悲傷都壓在作者的心頭,但是他卻把客觀風物寫得很美,并在其中織入“鳥去鳥來山色里”、“落日樓臺一笛風”這樣一些明麗的景象,詩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輕快流走,給人爽利的感覺。融寫景與懷古于一爐,并賦予深遙的人生哲理,且俊朗明快。明朗、健爽的因素與低回惆悵交互作用。仿佛能超越時空,閱盡塵一世人寰,感慨品評,使全詩呈現(xiàn)渾遠蒼茫,俊爽而略顯迷茫之致。
4、音律上的拗峭
杜牧的律詩常有不依照律體常格而加以變化的詩句,從而傳達古意,營造與古體詩相似的跌宕開合、勁直峭拔的氣勢和雄渾廣闊的意境。
對于這首詩的格律法度,很多人都提出異議,如謝棒在《四溟詩話》中就說:“杜牧之《開元寺水閣》詩……此上三句落腳字,皆自吞其聲,韻短調(diào)促,而無抑揚之妙。”《貞一齋詩說》亦云:“杜樊川才甚豪俊,法未完密?!?br />一般來說,古體詩講究氣勢,而律詩講究聲韻的婉轉(zhuǎn)流暢。按照詩法,兩者不能互相混淆。但是杜牧打破了這一規(guī)矩。因為如果律詩太講究聲韻,就會華麗柔靡,流于無力,但是如果其中夾雜一些古句,就能夠使律詩在婉轉(zhuǎn)流麗中增加一些質(zhì)樸勁健、峭拔頓挫的特色。
二、原因探索
1、身世經(jīng)歷
杜氏是魏晉至唐朝三百多年的高門貴族,祖父杜佑曾經(jīng)做過唐朝的三朝宰相。但是杜牧出生的時候正是唐朝社會經(jīng)濟發(fā)生劇烈變化的時期。他出生的時候,距安祿山起兵之時已經(jīng)四十八年了,在這四十八年間,變故迭出,使唐朝由原來的太平盛世而陷于內(nèi)憂外患之中。宦官專權(quán)、民生困窘。
杜牧是一個有著憂國熱情,而且在政治上有著遠大的抱負的人,生平留心當世之物,論證談兵,卓有見地。對于治亂興亡、古人得失以及當世的政治時弊,都很關(guān)注而且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與見解。談兵論政、縱古論今、指陳時弊。胸懷匡國壯志,胸襟開闊,性格耿介,氣概不凡,風流倜儻,豪爽高華。政治上的豪情抱負使他的詩歌一方面有許多以反映時弊、論政談兵為題材的詩,另一方面也使他的詩歌多表現(xiàn)出一種豪宕雄渾、勁健挺拔的氣勢。
2、仕途坎坷
杜牧豪放有為,但是由于他性情耿介,特立獨行,不屑于逢迎權(quán)貴,仕途卻并不順利。二十六歲進士及第,聞名遐邇,制策登科。本可以飛黃騰達,青云直上,但是等待他的卻是幾乎終生的幕僚生涯與遠守僻郡。朝廷之中的宦官專權(quán)、政治黑暗讓他很是厭惡?;潞3粮。瑧巡挪挥?。杜牧一直壯志未酬。
仕途的失意與理想的不能實現(xiàn),使他經(jīng)常在詩中寄托自己懷才不遇的抑郁,蘊含著深沉的情感。例如前面提到的《開元寺水閣》中。就是作者登高望遠,感慨古今,最后想到范蠡的功成身退而自己卻還是壯志未酬,唏噓感嘆。他的很多懷古詩也是這樣,在表達自己對歷史的深沉思考的同時,也會有物是人非、懷才不遇的感慨。但是杜牧性格中的豪放曠達、瀟灑不羈又會使他經(jīng)常把自己的豪情壯志或者深沉的情感用曠達之情曲折地表現(xiàn)出來。這是在壯志難酬的情況下一種特殊的豪放之情,基調(diào)仍然還是達觀的。例如:《九日齊山登高》發(fā)出了“古今往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的曠達之語。
3、韓愈、杜牧的影響
杜牧對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非常推崇,而在四人中,特別崇拜杜甫和韓愈,他曾經(jīng)說過:“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和續(xù)弦膠!”意思是愁悶的時候把杜甫、韓愈的詩拿來讀,就如同讓仙女麻姑的長指甲瘙癢一樣痛快,可惜他們的才華、杰作今天沒有人能夠繼承,就好像不能把斷了的弦再連起來一樣。杜牧對于杜甫、韓愈的作品進行了很高的評價,自己的行文風格也受到了他們很大的影響。
對于杜甫的詩文有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其憂國憂民、沉郁頓挫,而杜牧也借鑒了這一點。杜牧和杜甫一樣,都有經(jīng)邦濟世之志、滿腹豪情,然而生逢亂世,壯志未酬:對國家的命運、人民的疾苦都有深刻的認識以及獨特的見地。這些都反映在他們的詩作之中。所不同的是杜牧的沉郁之中還帶著陽剛、峭拔、勁健、俊爽的特點,不像老杜那樣悲戚、勞苦,也就是說,杜牧在杜甫詩沉郁頓挫的風格中減卻了愁苦憂傷之氣而增加了豪放之情。
唐初繼承六朝遺風,作文多用駢體,大多辭浮于意,流弊很多。韓愈等人提倡“古文運動”,提倡反映現(xiàn)實、表達思想的新文體,講求氣勢,喜作拗峭挺拔的古詩。韓詩之雄健宏偉、拗峭挺拔等風格特點,杜牧也有所借鑒和吸收。杜牧有些詩也寫得跌宕起伏、變化多端、格調(diào)拗峭、跌宕豪放,明顯受到了韓詩的影響。另一方面,韓愈經(jīng)常自鑄偉辭、詰屈聱牙,杜牧的詩作雖然也有拗句,但是他盡量避免韓詩的奇崛怪異,吸收其雄奇跌宕的特點,而且在詩中更多地表現(xiàn)出明麗流暢的氣息。
5、以矯時弊
晚唐之時,華麗柔美的詩風大行其道,尤其在七律之中,由于有一套完整而嚴密的格律,使晚唐使人偏向于單純玩弄技巧:內(nèi)容上,晚唐人多用以抒寫個人的傷感和調(diào)悵,氣勢單薄,體制纖弱,也使得辭浮于意、輕艷柔靡的詩風表現(xiàn)地特別嚴重。
針對這一流弊,杜牧的詩從立意高遠、風格朗健、稍有拗句,使柔美的詩呈現(xiàn)出一種氣力健舉的氣勢。杜牧提出了“文以意為主,氣為輔”的文學思想,關(guān)心時弊,縱橫古今,尤其是一些登臨詠懷一類的作品,具有宏大的氣魄和豐富的想象。有時候他會故意寫一些拗句,打破律詩原本的格律,給律詩注入了古詩的風骨。清人趙翼在其詩論專著《甌北詩話》中評杜牧詩說:“杜牧之作詩??至饔谄饺?,故措詞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語,無一平正者”。“牧之詩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揚頓挫之節(jié)尤其所長。以時風委靡,獨持拗峭,雖云矯其流弊,然持情亦巧矣?!?徐獻忠)(唐寅癸簽,卷八)
杜牧是晚唐詩歌的集大成者,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拗梢”是他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這和他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遠大的抱負、出色的文學才華和勇于打破流弊的精神是分不開的,他為晚唐詩歌的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也樹立了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杜牧對于現(xiàn)實生活有著獨特的感受,善于從政治、軍事、社會歷史的角度選擇題材,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對現(xiàn)實獨特的思考。他有著宏偉的政治思想和抱負,文韜武略,關(guān)心國家大事,往往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政治家、軍事家的眼光對世事發(fā)表精辟獨特的見解。他曾經(jīng)說過,“平生五色線,愿補舜衣裳。弦歌教燕趙,蘭芷溶河徨。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nóng)桑?!彼暮芏嘧髌范际且磉_他自己對于政治、對于歷史的看法。他述志詠懷、感慨時事,具有豐富的政治內(nèi)容和激動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政治得失、民生疾苦都是他所關(guān)注的對象,再用剛健拗巾肖的藝術(shù)形式做深刻的刻畫,表現(xiàn)了他高瞻遠矚和慷慨道勁的風骨。深刻的思想、獨到的見解和對現(xiàn)實的極大關(guān)注,無疑讓他的作品更加峭拔健朗。下文將從杜牧的一首律詩來看其“拗悄”詩風的表現(xiàn)。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古今同。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1、跌宕雄渾的意境
明代楊慎云:“律詩至晚唐,李義山而下,惟杜牧之為最。宋人評其詩豪而艷,宕而麗,于律詩中特寓拗峭,以矯時弊,信然?!?《升庵詩話》)杜牧在律體中故作拗句,或出以古意,表現(xiàn)出一種勁直峻峭、氣力健舉的氣勢,以跌宕雄渾的意境,力矯詩壇平弱圓熟之風。
開篇即是作者站在歷史的高度,思接千載,縱橫古今,抒發(fā)興亡之感。筆力貫注,有包舉宇內(nèi),涵蓋千古之勢。六朝文物、天淡云閑、人歌人哭、歷史興亡,這些都是一些器宇軒昂的意象,但是卻都被作者看在眼里,營造了一個氣魄雄偉的意境。清人薛雪評論說,“杜牧之晚唐翹楚,名作頗多,而恃才縱筆處亦不少,如《題宣州開元寺水閣》,直造老杜門墻,豈特人稱小杜也哉!”(清薛雪《一瓢詩話》)說這首詩的文學藝術(shù)成就直逼杜甫,讀來抑揚頓挫,豪邁中又有感慨,情思悠長,寄深沉的情感于廣闊的天地之間。
2、抒情的沉郁頓挫
杜牧寫景,總是和自己深沉的情懷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借景抒情。自己縱橫古今的悲思、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對六朝鉛華的唏噓,都融會在寫景狀物的過程之中。然而那些深沉的感情,卻又不是很明顯地直接表達,不是突然鋪面而來開門見山,也不是很強烈,它需要的是慢慢咀嚼體會,蒼茫復雜的情感,被不動聲色地隱藏在靜靜的山水之中,一種淡淡的卻連綿不絕的深沉的情感,如同細水長流,百轉(zhuǎn)千回。詩人在宣州開遠寺水閣登臨憑眺,想起六朝繁華如今只見連天荒草,同樣是天淡云閑,而人事己非。千古不變的自然景色與世世代代的人世滄桑引起他追慕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范蠡。詩融寫景與懷古于一爐,寫景明麗出新,懷古設(shè)想超脫。全詩情景交融,氣魄壯偉而不流于枯直,有韻致而不流于軟弱。清代許印芳云:“此詩全在景中寫情,極脫灑,極含蓄,讀之再三,神味益出,與空講風調(diào)者不同?!鼻宕ρ┓Q此詩云:“直造老杜門墻”,頗有沉郁頓挫之致。
3、不失健朗
前人評價杜牧的詩有一個很著名的特點:用拗峭之筆,見俊爽之致。這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這個特點。其實詩人的情緒并不高,多種感慨和人世的悲傷都壓在作者的心頭,但是他卻把客觀風物寫得很美,并在其中織入“鳥去鳥來山色里”、“落日樓臺一笛風”這樣一些明麗的景象,詩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輕快流走,給人爽利的感覺。融寫景與懷古于一爐,并賦予深遙的人生哲理,且俊朗明快。明朗、健爽的因素與低回惆悵交互作用。仿佛能超越時空,閱盡塵一世人寰,感慨品評,使全詩呈現(xiàn)渾遠蒼茫,俊爽而略顯迷茫之致。
4、音律上的拗峭
杜牧的律詩常有不依照律體常格而加以變化的詩句,從而傳達古意,營造與古體詩相似的跌宕開合、勁直峭拔的氣勢和雄渾廣闊的意境。
對于這首詩的格律法度,很多人都提出異議,如謝棒在《四溟詩話》中就說:“杜牧之《開元寺水閣》詩……此上三句落腳字,皆自吞其聲,韻短調(diào)促,而無抑揚之妙。”《貞一齋詩說》亦云:“杜樊川才甚豪俊,法未完密?!?br />一般來說,古體詩講究氣勢,而律詩講究聲韻的婉轉(zhuǎn)流暢。按照詩法,兩者不能互相混淆。但是杜牧打破了這一規(guī)矩。因為如果律詩太講究聲韻,就會華麗柔靡,流于無力,但是如果其中夾雜一些古句,就能夠使律詩在婉轉(zhuǎn)流麗中增加一些質(zhì)樸勁健、峭拔頓挫的特色。
二、原因探索
1、身世經(jīng)歷
杜氏是魏晉至唐朝三百多年的高門貴族,祖父杜佑曾經(jīng)做過唐朝的三朝宰相。但是杜牧出生的時候正是唐朝社會經(jīng)濟發(fā)生劇烈變化的時期。他出生的時候,距安祿山起兵之時已經(jīng)四十八年了,在這四十八年間,變故迭出,使唐朝由原來的太平盛世而陷于內(nèi)憂外患之中。宦官專權(quán)、民生困窘。
杜牧是一個有著憂國熱情,而且在政治上有著遠大的抱負的人,生平留心當世之物,論證談兵,卓有見地。對于治亂興亡、古人得失以及當世的政治時弊,都很關(guān)注而且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與見解。談兵論政、縱古論今、指陳時弊。胸懷匡國壯志,胸襟開闊,性格耿介,氣概不凡,風流倜儻,豪爽高華。政治上的豪情抱負使他的詩歌一方面有許多以反映時弊、論政談兵為題材的詩,另一方面也使他的詩歌多表現(xiàn)出一種豪宕雄渾、勁健挺拔的氣勢。
2、仕途坎坷
杜牧豪放有為,但是由于他性情耿介,特立獨行,不屑于逢迎權(quán)貴,仕途卻并不順利。二十六歲進士及第,聞名遐邇,制策登科。本可以飛黃騰達,青云直上,但是等待他的卻是幾乎終生的幕僚生涯與遠守僻郡。朝廷之中的宦官專權(quán)、政治黑暗讓他很是厭惡?;潞3粮。瑧巡挪挥?。杜牧一直壯志未酬。
仕途的失意與理想的不能實現(xiàn),使他經(jīng)常在詩中寄托自己懷才不遇的抑郁,蘊含著深沉的情感。例如前面提到的《開元寺水閣》中。就是作者登高望遠,感慨古今,最后想到范蠡的功成身退而自己卻還是壯志未酬,唏噓感嘆。他的很多懷古詩也是這樣,在表達自己對歷史的深沉思考的同時,也會有物是人非、懷才不遇的感慨。但是杜牧性格中的豪放曠達、瀟灑不羈又會使他經(jīng)常把自己的豪情壯志或者深沉的情感用曠達之情曲折地表現(xiàn)出來。這是在壯志難酬的情況下一種特殊的豪放之情,基調(diào)仍然還是達觀的。例如:《九日齊山登高》發(fā)出了“古今往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的曠達之語。
3、韓愈、杜牧的影響
杜牧對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非常推崇,而在四人中,特別崇拜杜甫和韓愈,他曾經(jīng)說過:“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和續(xù)弦膠!”意思是愁悶的時候把杜甫、韓愈的詩拿來讀,就如同讓仙女麻姑的長指甲瘙癢一樣痛快,可惜他們的才華、杰作今天沒有人能夠繼承,就好像不能把斷了的弦再連起來一樣。杜牧對于杜甫、韓愈的作品進行了很高的評價,自己的行文風格也受到了他們很大的影響。
對于杜甫的詩文有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其憂國憂民、沉郁頓挫,而杜牧也借鑒了這一點。杜牧和杜甫一樣,都有經(jīng)邦濟世之志、滿腹豪情,然而生逢亂世,壯志未酬:對國家的命運、人民的疾苦都有深刻的認識以及獨特的見地。這些都反映在他們的詩作之中。所不同的是杜牧的沉郁之中還帶著陽剛、峭拔、勁健、俊爽的特點,不像老杜那樣悲戚、勞苦,也就是說,杜牧在杜甫詩沉郁頓挫的風格中減卻了愁苦憂傷之氣而增加了豪放之情。
唐初繼承六朝遺風,作文多用駢體,大多辭浮于意,流弊很多。韓愈等人提倡“古文運動”,提倡反映現(xiàn)實、表達思想的新文體,講求氣勢,喜作拗峭挺拔的古詩。韓詩之雄健宏偉、拗峭挺拔等風格特點,杜牧也有所借鑒和吸收。杜牧有些詩也寫得跌宕起伏、變化多端、格調(diào)拗峭、跌宕豪放,明顯受到了韓詩的影響。另一方面,韓愈經(jīng)常自鑄偉辭、詰屈聱牙,杜牧的詩作雖然也有拗句,但是他盡量避免韓詩的奇崛怪異,吸收其雄奇跌宕的特點,而且在詩中更多地表現(xiàn)出明麗流暢的氣息。
5、以矯時弊
晚唐之時,華麗柔美的詩風大行其道,尤其在七律之中,由于有一套完整而嚴密的格律,使晚唐使人偏向于單純玩弄技巧:內(nèi)容上,晚唐人多用以抒寫個人的傷感和調(diào)悵,氣勢單薄,體制纖弱,也使得辭浮于意、輕艷柔靡的詩風表現(xiàn)地特別嚴重。
針對這一流弊,杜牧的詩從立意高遠、風格朗健、稍有拗句,使柔美的詩呈現(xiàn)出一種氣力健舉的氣勢。杜牧提出了“文以意為主,氣為輔”的文學思想,關(guān)心時弊,縱橫古今,尤其是一些登臨詠懷一類的作品,具有宏大的氣魄和豐富的想象。有時候他會故意寫一些拗句,打破律詩原本的格律,給律詩注入了古詩的風骨。清人趙翼在其詩論專著《甌北詩話》中評杜牧詩說:“杜牧之作詩??至饔谄饺?,故措詞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語,無一平正者”。“牧之詩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揚頓挫之節(jié)尤其所長。以時風委靡,獨持拗峭,雖云矯其流弊,然持情亦巧矣?!?徐獻忠)(唐寅癸簽,卷八)
杜牧是晚唐詩歌的集大成者,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拗梢”是他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這和他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遠大的抱負、出色的文學才華和勇于打破流弊的精神是分不開的,他為晚唐詩歌的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也樹立了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廣西民族文化的“出圈”傳播
- 鄂南文化在文創(chuàng)設(shè)計中的應用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gòu)與意義衍生
- 探討數(shù)字時代文學經(jīng)典的價值重構(gòu)與意義衍生
- 文化自信自強視域下推進縣域文化建設(shè)研究
- 非遺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研究
- 傳承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浙學與當代浙江精神發(fā)展路徑探索
- 從“三蘇”文化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表現(xiàn)形式
- 從湘西苗繡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的難題 ——— 一種社科法學的視角
- 民族文化元素在國際時尚市場中的再利用與轉(zhuǎn)化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